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31 11:23
特斯拉最近在中國官網上悄悄做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完全自動駕駛」(FSD)這個曾經高調宣傳的名詞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謹慎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文字遊戲,而是一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正在經歷的「祛魅」運動。特斯拉的改名,或許標誌着那個「自動駕駛即將顛覆世界」的狂熱時代,正在被現實和法律狠狠拉回地面。
特斯拉的這次改名,幾乎是對過去幾年激進宣傳的一次「自我打臉」。這些改動看似微小,實則暗藏深意。「自動」二字的消失,意味着特斯拉在法律和監管面前,終於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為什麼?因為全球監管機構已經受夠了車企的「自動駕駛」文字遊戲。
2023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對特斯拉Autopilot展開調查,認為其命名和宣傳存在誤導,可能導致消費者過度依賴系統。在中國,工信部也在今年2月發佈新規,要求車企在OTA升級前必須完成審批,避免未經測試的功能隨意推送給用户。
特斯拉這次改名,本質上是在規避法律風險。畢竟,如果一輛車宣傳「完全自動駕駛」,而事故發生時仍需駕駛員負責,那車企就可能面臨虛假宣傳的指控。
更耐人尋味的是,特斯拉這次改名的時間點,恰好撞上了FSD在中國的推廣困境。
3月17日,特斯拉宣佈在中國市場開啟FSD限時免費體驗,計劃向HW4.0硬件車型推送城市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功能。然而,僅僅一周后,推送就被緊急叫停。
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根據工信部新規,需要完成HW3.0和HW4.0硬件的軟件審批。」 換句話説,特斯拉的FSD功能更新涉及核心參數調整,必須先通過監管審覈,才能推送給用户。
這暴露了一個殘酷的現實: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仍然受制於政策約束,無法像軟件更新一樣隨意「狂飆」。
行業集體「戒欺」:自動駕駛的泡沫正在破裂?
特斯拉的改名並非孤例。近年來,全球車企都在悄悄調整自動駕駛的宣傳口徑:奔馳 在德國獲批L3級自動駕駛,但嚴格限定使用場景(如高速擁堵路段)。蔚來、小鵬 等中國新勢力,已將「自動駕駛」改為「智能駕駛」,並強化用户接管提醒。這些現象表明,自動駕駛行業正在從「畫大餅」階段進入「務實」階段。
過去十年,車企和科技公司熱衷於用「完全自動駕駛」「L5級無人駕駛」等概念吸引投資和消費者。但現實是,真正的無人駕駛仍然遙不可及,而過度宣傳已經導致多起致命事故,引發監管重拳。
特斯拉的這次改名,或許是一個分水嶺——自動駕駛的「神話時代」結束了,接下來是「技術兑現期」。
寫在最后:
特斯拉的FSD從「完全自動駕駛」變成「智能輔助駕駛」,看似只是幾個字的調整,實則折射了整個行業的轉向。
自動駕駛的泡沫正在被戳破,狂熱的資本故事讓位於現實的法律和技術挑戰。 未來,誰能真正做出安全、可靠的智能駕駛系統,誰才能笑到最后。
而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説,記住一點就夠了:你的車離「自己開」還遠得很,手別離開方向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