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31 08:10
電氣設備7203 下跌1.7%,表現弱於大盤。鋰電池跌3.02%,新能源汽車跌1.4%,電氣設備跌1.7%,光伏跌0.46%,風電跌7.05%,核電跌1.26%,發電設備跌4.63%。漲幅前五為電投產融、賽摩電氣、弘訊科技、ST 聆達、合縱科技(維權);跌幅前五為ST 旭藍、方正電機(維權)、海得控制、*ST 中程、天能重工。
行業層面:人形機器人: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在國會山會見了美國議員,並敦促美國開啟一項國家機器人戰略;智元舉辦首屆供應商大會,攜手百余家合作伙伴開創機器人發展新篇章;科盟發佈行業首創的Peek 諧波減速器;具身智能初創公司它石智航宣佈完成天使輪1.2 億美元融資。儲能:特斯拉上海工廠首批Megapack 儲能系統出口;陝西發改委:發佈2025 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含3.89GWh 新型儲能;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開展電網公平開放專項監管工作的通知,重點監管儲能。電動車:仰望U7 發佈,起售價62.8 萬;雷軍宣佈小米YU7 中文名叫「御7」,預計年中上市;億緯鋰能(維權)全極耳圓柱電池新品首發,推動工具鋰電邁入高倍率新階段;比亞迪2025 年銷量目標550 萬輛,海外市場增速超90%,自研「端到端城區智駕」年內量產;寶馬中國宣佈與阿里達成AI 領域戰略合作,將搭載在新世代車型;百余家供應商聯合倡議支持哪吒汽車債轉股,推動儘快復產復工;李想官宣:理想汽車自研汽車操作系統「理想星環OS」開源;寧德時代 CTO 高煥:為超充犧牲電池可靠性不可取;長安汽車今年將首發全固態電池樣車,預計2027 年量產;剛果(金)預告鈷出口禁令或延長;市場價格及周環比:鈷:SMM電解鈷24.45 萬/噸,+0.4%;百川金屬鈷25.20 萬/噸,+2.9%;鎳:上海金屬網13.21 萬/噸,+1.1%;碳酸鋰:SMM 工業級7.22 萬/噸,-0.2%;SMM 電池級7.42 萬/噸,-0.2%;電解液:MM 磷酸鐵鋰1.95 萬/噸,0.0%;SMM 三元動力2.38 萬/噸,0.0%;前驅體:SMM 四氧化三鈷21.13 萬/噸,-0.6%;三元523 型7.90萬/噸,0.0%;正極:SMM 磷酸鐵鋰-動力3.36 萬/噸,-0.1%;三元811 型14.95 萬/噸,0.0%;三元622 型13.30 萬/噸,0.0%;負極:百川石油焦0.28 萬/噸,-8.1%;DMC 碳酸二甲酯:電池級DMC0.59 萬/噸,0.0%;EC 碳酸乙烯脂0.47 萬/噸,0.0%;六氟磷酸鋰:SMM5.93 萬/噸,0.0%;百川5.70 萬/噸,-1.7%;電池:
SMM 方形-鐵鋰523 0.338 元/wh,0.0%;圓柱18650-2500mAh 4.06 元/支,0.0%。新能源:逆變器2 月出口4.54 億美元,同增2%、組件2 月出口14.4 億美元,同降43%;3 月28 日緬甸突發地震,影響光伏硅片拉棒核心的西部地區;英法德睿BC 項目16GW 預計在今年5 月迎首片下線;本周硅料43.00 元/kg,環比持平;N 型210 硅片1.60 元/片,環比漲3.23%;N 型210R 硅片1.50 元/片,環比漲7.14%;雙面Topcon182電池片0.31 元/W,環比持平;PERC182/雙面TOPCon182 組件0.70/0.80 元/W,環比持平/持平;玻璃3.2mm/2.0mm 22.25/13.75 元/平,環比持平/持平。風電:本周招標 5.27GW:陸上 5.27 GW/海上暫無;本周開/中標 暫無:陸上 暫無/海上暫無;本月招標10.49 GW:陸上 8.69 GW/海上1.8GW;本月開標均價:陸風暫無,陸風(含塔筒)2117 元/kW。
公司層面:比亞迪:24 年營收7771 億,同比+29%,歸母淨利403 億,同比+34%,其中Q4 營收2749 億,同環比+53%/+37%,歸母淨利150 億元,同環比+73%/+29%。三花智控:24 年營收279.5 億,同比+13.8%;歸母淨利31.0 億,同比+6.1%,經營淨現金流43.7 億,同比+17.3%,其中Q4 營收73.8 億,同環比+32.3%/+7.2%,歸母淨利8 億,同環比+4.7%/1.2%。璞泰來:擬授予3200 萬份股票期權,行權價15.43 元/股,激勵262 名核心人員,考覈目標25-27 年歸母淨利分別為23/30/39 億。宏發股份:24 年營收141.0億,同增9.1%,歸母淨利16.3 億,同增17.1%,其中Q4 營收32.3 億,同環比+6.1%/-11.1%,歸母淨利3.6 億,同環比+24.8%/-14.9%。天齊鋰業:1)24 年營收130.6 億,同比-67.8%;歸母淨利-79.1 億,同比-208.3%;其中Q4 營收30 億,同環比-58%/-18%,歸母淨利-22 億,同環比-175%/-345%。2)向24 名激勵對象授予共計44.14 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16.71 元/股。良信股份:24 年營收42.4 億,同比下降7.6%,歸母淨利3.1 億,同比下降38.9%。福萊特:24 年營收186.8 億,同比下降13.2%,歸母淨利10.1 億,同比下降63.5%。麥格米特:發佈定增預案,募資總額不超過 26.6 億元,不超過1.6 億股,董事長認購不低於3000 萬元,主要投資研發中心、長沙智能產業中心等。驕成超聲:兩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3.4%公司股份。永興材料:24 年營收80.7 億,同比下降33.8%,歸母淨利10.4 億,同比下降69.4%。精達股份:24 年營收223.2 億,同比增加11.6%,歸母淨利5.6 億,同比增加31.7%。金雷股份:24 年營收19.7 億,同比增加1.1%,歸母淨利1.7 億,同比下降58%。南網科技:24 年營收30.1 億,同比增加18.8%,歸母淨利3.7 億,同比增加29.8%。運達股份:24 年營收221.9 億,同比增加18.5%,歸母淨利4.6 億,同比增加12.2%。伊戈爾:24 年營收46.4 億,同比增加27.8%,歸母淨利2.9 億,同比增加39.8%。西高院:擬於4 月17 日至7 月16 日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49.74 萬股,佔總股本3%。阿特斯:預計2025 年組件出貨量30 至 35GW,儲能系統出貨量11 至13GWh。東方電纜:24 年營收90.9 億元,歸母淨利10.1 億元,同比增長0.8%,其中Q4 營收23.9 億,同環比+22.0%/-9.0%;歸母淨利7604 萬,同環比-57.3%/-73.6%。
金風科技:24 年營收567.0 億,同比+12.4%;歸母淨利18.6 億,同比+39.8%。
投資策略:機器人:Tesla 明確Optimus 今年過萬的產能、英偉達開源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初創公司密集發佈產品更新,科技公司全面入局,25 年國內外量產元年共振,催化劑眾多,行情從T 鏈放大至1+N,當前位置核心公司僅為100 萬臺機器人銷量情況下機器人業務15-20x 的估值,我們繼續全面看好T 鏈確定性供應商和壁壘較高的絲槓、減速器、傳感器、運控等環節,也全面看好國內人形配套企業。儲能:美國大儲需求持續旺盛,歐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大儲需求大爆發,國內6 月后新能源入市將極大提高儲能質量;歐洲户儲去庫完成,出貨明顯恢復,工商儲需求也開始起量,亞非拉等新興市場光儲平價需求繼續上量;我們預計全球儲能裝機23-25 年的CAGR 為40-50%,看好儲能逆變器/PCS 龍頭、美國大儲集成和儲能電池龍頭。電動車:2 月電動車89 萬輛,同環比+87%/-6%,智駕下沉+新車型快速迭代,全年預計25%-30增長。歐洲2 月9 國合計銷量17 萬輛,同環比18%/2%,符合預期;短期看,4 月排產環比增長5-10%,Q2有望恢復至24Q4 水平。且供需關係持續好轉,B 價格談判已落地,C 價格已陸續落地,盈利看鐵鋰和6f 盈利將改善。當前鋰電核心標的已跌至15x 的低估位置,強烈看好,首推寧德、比亞迪、科達利、億緯、裕能、富臨、尚太、天賜、天奈、璞泰來等鋰電龍頭公司。工控:工控25 年需求弱復甦,3C 需求向好,新能源影響減少,傳統行業需求好,同時佈局機器人第二增長曲線,全面看好工控龍頭。光伏:①協會制定0.69元/W 成本線,出口退税下降至9%;②行業自律已基本落地,限產有望使得企業走出內卷困境,后續能耗雙控等供給側改革政策可期!需求端,25 年全球裝機預計10-15%增長,國內531 搶裝開始,硅料、硅片、電池價格持續上漲,組件價格尤其是分佈式明顯上漲,Q2 是較好的時間窗口,依次看好逆變器、受益供給側改革的硅料、玻璃、一體化組件龍頭、格局好的輔材和電池新技術。風電:25 年國內海風10GW+,同比翻倍以上,陸風100GW+,同增25%,風機價格去年底企穩回升,鑄件價格談漲5-15%落地,葉片等仍在談判中,繼續看好風電,推薦海纜、鑄件、海塔、葉片和整機龍頭等。電網:25 年電網投資確定增長,海外AI數據中心旺盛需求持續,國內AI 數據中心新一輪基建開始,繼續推薦AI 電氣、特高壓、出海、柔直等方向龍頭公司。
重點推薦標的:寧德時代(動力&儲能電池全球龍頭、盈利能力和排產均超預期)、三花智控(熱管理全球龍頭、特斯拉機器人總成空間巨大)、比亞迪(電動車銷量持續向好且結構升級、全民智駕超預期)、陽光電源(逆變器全球龍頭、海外大儲優勢顯著、估值極低)、匯川技術(通用自動化弱復甦龍頭Alpha明顯、聯合動力持續超預期)、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鋰電上量盈利向好並走出特色之路、消費類電池穩健)、錦浪科技(歐洲去庫完成逆變器迎來拐點、新興市場銷售提升提供支撐)、科達利(結構件全球龍頭優勢突出穩健增長、大力佈局機器人)、雷賽智能(伺服控制器龍頭企業、機器人關節批量優勢明顯)、宏發股份(繼電器恢復穩增長、高壓直流持續穩增長)、德業股份(新興市場開拓先鋒、户儲爆發工商儲蓄勢)、富臨精工(高壓實鐵鋰領先、機器人佈局深厚)、浙江榮泰(雲母龍頭增長確定、微型絲槓優勢明顯)、固德威(組串逆變器持續增長,儲能電池和集成逐步恢復)、禾邁股份(微逆去庫尾聲重回高增長、儲能產品開始導入)、偉創電氣(變頻伺服傳統行業為主持續增長、大力佈局人形機器人)、鳴志電器、湖南裕能(鐵鋰正極龍頭強阿爾法、新品放量和價格見底盈利反轉)、天奈科技、璞泰來(負極龍頭盈利拐點確立、隔膜塗覆持續增長)、尚太科技(負極龍頭份額提升超預期、成本優勢大盈利能力強)、天賜材料(電解液&六氟龍頭、新型鋰鹽領先)、帝科股份、金盤科技(干變全球龍頭、海外訂單超預期)、麥格米特(多產品穩健增長、AI 電源未來潛力大)、晶澳科技(一體化組件龍頭、盈利率先恢復)、上能電氣(逆變器地面地位穩固、大儲PCS 放量在即)、容百科技(高鎳正極龍頭、海外進展超預期)、阿特斯(一體化組件頭部企業、深耕海外大儲進入收穫期)、三星醫療(海外配網和電錶需求強勁、國內增長穩健)、東方電纜(海纜壁壘高格局好,海風項目開始啟動)、日月股份(大鑄件緊缺提價可期,盈利彈性大)、鈞達股份(Topcon 電池龍頭、擴產上量)、科華數據(全面受益國內AI 資本開支新周期、數據和數能雙星驅動)、科士達(受益國內AI 資本開支新周期、UPS 龍頭)、盛弘股份(受益海外和國內AI 資本開支、海外儲能新客户拓展)、思源電氣、平高電氣(特高壓交直流龍頭、估值低業績持續超預期)、許繼電氣(一二次電力設備龍頭、柔直彈性可期)、通威股份(硅料龍頭受益供給側改革、電池和組件有望改善)、福萊特(光伏玻璃龍頭成本優勢顯著、價格底部有望企穩反彈)、禾望電氣(大傳動優勢明顯、內部變革激發活力)、欣旺達(消費鋰電盈利向好、動儲鋰電逐步上量)、中偉股份、華友鈷業(鎳鈷龍頭、前聚體龍頭)、明陽智能(海上風機龍頭、風機毛利率修復彈性大)、中國西電、晶科能源(一體化組件龍頭、Topcon 明顯領先)、隆基綠能(單晶硅片和組件全球龍頭、BC 技術值期待)、天合光能(210 一體化組件龍頭、户用分佈式和渠道佔比高)、聚和材料(銀漿龍頭、銅漿率先佈局)、愛旭股份(ABC 電池組件龍頭、25 年大幅放量)、三一重能(成本優勢明顯、雙海戰略見成效)、福斯特、曼恩斯特(磨頭龍頭持續高增、多品類擴張佈局固態)、金風科技(風機毛利率恢復、風電運營穩健)、新宙邦、艾羅能源(深耕歐洲户儲、新興市場和新產品起量明顯)、國電南瑞(二次設備龍頭、穩健增長可期)、海興電力(海外渠道深厚、電錶及AMI 模式高增)、星源材質(干法和濕法隔膜龍頭、LG 等海外客户進展順利)、當升科技、恩捷股份(濕法隔膜龍頭)、天順風能、北特科技、祥鑫科技、斯菱股份、德方納米、昱能科技、永興材料、中礦資源、贛鋒鋰業、威邁斯、儒競科技、派能科技、元力股份、大金重工、科士達、安科瑞、中熔電氣、天齊鋰業、日月股份、TCL 中環、振華新材、三一重能、弘元綠能、金風科技。建議關注:良信股份、峰岹科技、廈鎢新能、英維克、明陽電氣、多氟多、天際股份、東方電氣、中信博、東威科技、宇邦新材、海力風電、新強聯、通靈股份、快可電子、中科電氣、美暢股份、璉升科技、信捷電氣、大全能源、通合科技、帕瓦股份(維權)、金雷股份、禾川科技、嘉元科技、東方日升等。
風險 提示:投資增速下滑,政策不及市場預期,價格競爭超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