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利潤下滑超三成,理想汽車如何守擂?

2025-03-30 17:3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尺度商業

  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可以説是變化最快的市場。曾經的利潤王者,或許在短短一年之內就會面臨利潤大幅下滑的局面。

  這正是當前理想汽車的處境。在近期公佈的2024年業績公告中,理想汽車2024年交付量和營收保持增長,實現歸母淨利潤超過80億元,表現十分突出,但較2023年淨利潤減少了近38億元,同比下降31.9%。

  業績發佈后首個交易日,理想汽車港股大跌7.16%。截至3月28日收盤,理想汽車港股市值為2132.32億港元。

  作為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理想汽車究竟怎麼了?

  「蔚小理」生變,理想汽車利潤下滑3成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上,長期存在着這麼一種説法:因為特斯拉公開了電動汽車相關專利,所以國內才造出了新能源汽車。

  這個説法有着明顯的事實性錯誤,不值一駁。不過,以「蔚小理」為代表的國內造車新勢力創始人與特斯拉之間確實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2014年4月,特斯拉在國內交付第一批汽車,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都是首批Model S車主。此外,據媒體報道,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擁有多輛特斯拉汽車,且購買過特斯拉股票,收益頗豐。

  在國內造車新勢力中,「蔚小理」是最受關注的存在。一方面,這三家車企銷量較高,另一方面是,這三家定位中高端市場的新勢力車企,均有着獨特的路線:蔚來主打換電和用户服務,小鵬主打智能駕駛,理想主打增程路線和家庭用車定位。

  在其他造車新勢力仍處於虧損中時,憑藉毛利率更高的增程車型,理想汽車最先實現盈利。在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車首次實現了季度盈利,當季淨利潤達到1650萬美元。

  到2023年,理想汽車營收1238.51億元,是第一家站上了營收千億車企牌桌的造車新勢力。同時,在2023年理想汽車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實現了118.09億元的淨利潤。

  但自2024年開始,「蔚小理」三家車企的經營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

  2023年1月底,原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加入小鵬汽車,擔任總裁,隨后小鵬汽車啟動了全面變革。2024年7月,小鵬汽車正式發佈MONA M03車型,10月發佈小鵬P7+車型,這兩款性價比突出的車型直接帶動小鵬汽車銷量起飛。

  2024年12月,小鵬汽車月銷量超過3.4萬輛,創出歷史新高。銷量大增的情況下,2024年業績虧損顯著收窄。在業績會上,何小鵬表示,「我們非常有底氣地相信,在我們堅持AI研發大投入的同時,會穩步走向小鵬在今年四季度的盈利。」

  與此同時,2024年全年淨虧損高達224.02億元的蔚來汽車,同樣喊出了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的目標,引發市場高度期待。李斌表示,「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公司業績報表可以看到改善;第三季度持續深化成本費用的控制。蔚來有信心在第四季度實現單季度盈利的目標。」

  在兩家友商預期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最先盈利的理想汽車卻迎來了利潤大幅下滑的局面。今年3月14日,理想汽車發佈2024年業績,這份業績報告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2024年,理想汽車全年交付量同比大增33.1%,達到50.05萬輛。實現營業總收入1444.60億元,同比增加16.6%。

  但理想汽車毛利率由2023年的22.2%下滑至20.5%,車輛毛利率為19.8%,同比下降了1.7個百分點。歸屬於理想汽車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80.32億元,較2023年118.09億元的淨利潤減少了近38億元,同比降幅高達31.9%。

  在蔚來和小鵬即將盈利的2025年,理想汽車將如何出招守擂?

  純電+智駕+出海,理想汽車守擂

  理想汽車作為國內第一家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其成功來自於多個方面。首先,理想旗下車型主打家庭用車定位,一度被冠以「奶爸車」的稱呼。大空間、「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設計,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其次,理想汽車選擇了增程路線,降低了消費者的續航焦慮。同時,相較於同級別純電車型,增程車型成本更低,毛利率更高,幫助理想汽車更容易實現盈利。

  最后,理想汽車在車型開發上,沿用了「套娃」策略。從最初的理想ONE到理想L系列四款車型,均採用同一平臺,極大地降低了開發成本,助力其實現大規模盈利。

  但隨着市場競爭加劇,理想汽車對旗下車型進行降價,並推出了售價更低的L6系列車型。2024年,理想汽車交付量大增但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是車型降價和L6車型佔比較高。

  此外,首款純電車型MEGA車型銷量不及預期以及在研發上的投入增加,也極大地影響了理想汽車的利潤表現。

  目前來看,在20萬以上汽車市場,理想汽車面臨的競爭逐漸加劇,問界、智界系列車型表現不俗,小米SU7更是以強大的產品力和營銷能力成為20萬級以上市場最大黑馬,搶走了大量潛在客户。

  這種情況下,理想汽車一方面通過降價提升競爭力。今年2月底,理想汽車推出限時優惠政策,訂購理想L系列可至高立省3.8萬元,其中尾款至高立減1.6萬元,3年0息金融方案最高節省利息2.2萬元。

  另一方面,面對2025,理想汽車則從純電、智駕、出海三方面佈局。

  純電車型是理想近年來發力的重要方向,但由於理想MEGA出師不利,這項業務進展有所推迟。

  在2025年,理想汽車將推出兩款純電SUV車型,其中一款即為已經公佈的理想i8,將在7月發佈,另一款車型理想i6預計將在下半年發佈。從公佈的官圖來看,理想i8外觀同樣極具辨識度,主打快充和智能駕駛。

  不過,上文提到,純電車型較增程車型更難盈利。目前除特斯拉外,市場上沒有第二家主打純電車型的車企實現盈利。推出純電車型,理想短期內或將繼續面臨毛利率和淨利率下滑的壓力。

  除純電車型外,理想老款車型也有新的變化。據理想汽車副總裁劉傑微博透露,理想L系列及理想MEGA不會推出2025款車型,但會以現款車型為基礎在今年5月推出「智駕煥新版」,主打升級的智能駕駛硬件,電池、電驅動、外觀和內飾將與現款車型一致。

  具體來看,理想AD Max智駕系統將從英偉達雙Orin-X芯片升級到英偉達單Thor-U芯片,AD Pro將從地平線J5芯片升級到J6M芯片。

  Thor芯片是英偉達最新一代智駕芯片,據介紹頂配版具備高達2000TOPS的算力。但是,這款芯片從發佈后卻屢次難產,目前量產的Thor-U算力大幅減少,單顆芯片算力為500TOPS。這款芯片實際表現,仍有待上車之后進行驗證。

  除產品迭代外,海外市場也是理想汽車2025年的發力方向。

  近日的財報電話會上,理想汽車宣佈,公司管理層已經明確了國際化和海外市場是公司的核心戰略之一,2025年是理想汽車海外市場正式開啟的元年。

  從披露的信息來看,理想汽車將依託目前在中亞等市場已樹立起來的豪華品牌形象,繼續加大市場拓展,同時也在加大中東、拉美、亞太等市場的拓展。

  綜合來看,隨着市場競爭加劇,理想汽車的領先優勢逐漸被趕上,這個造車新勢力領頭羊需要尋找到新的發展方向。2025年,理想汽車能否憑藉純電車型、智駕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扭轉利潤下滑局面,成功守擂,尺度商業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