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F1圍場里的時間賽:腕錶品牌為何重倉賽車經濟?

2025-03-29 15:14

Formula 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簡稱 F1)從來都不只是速度的競爭,贊助商的加入推動了雙方共贏,其中腕錶品牌一直是這條黃金賽道上的玩家。

去年10月,LVMH集團正式宣佈取代勞力士,成為 F1新的全球合作伙伴,合作期為十年。據路透社報道,LVMH將每年的贊助金額提高至略高於1億美元。此前《福布斯》曾報道過勞力士對該賽事每年贊助金額約為4500萬美元,也就是説,贊助費用直接翻倍。LVMH集團旗下品牌 Louis Vuitton、Moët Hennessy以及泰格豪雅TAG Heuer也將亮相F1賽場。

剛落幕的F1中國大獎賽上海的賽道仍有余温,而商業的競爭早在比賽開始前就開始了。開賽前,泰格豪雅在上海張園打造限時展覽,講述品牌和F1的淵源;IWC萬國表則邀請了品牌大使、梅賽德斯-AMG馬石油F車隊車手喬治・拉塞爾(George Russell)與新秀車手基米・安東內利(Kimi Antonelli)出席上海門店,共同慶祝品牌與車隊逾二十載的深厚合作友誼。

泰格豪雅在上海張園開展先鋒限時展 泰格豪雅在上海張園開展先鋒限時展

腕錶品牌為何押注F1?F1賽事的全球影響力是其吸引贊助商的關鍵因素之一。F1全年24站賽事覆蓋六大洲,每站平均吸引超億級觀眾。圍場內的賽道廣告、賽車塗裝、車手服飾,乃至領獎台定製獎盃,均為品牌提供高頻曝光場景。

尼爾森數據顯示,到2025年F1全球粉絲達8.265億,而中國市場更是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以超2億粉絲成為增長最快的市場,較去年激增39%。《2024年上海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F1中國大獎賽吸引超20萬人次到場觀賽,直接經濟影響14.06億元,產出效應39.28億元,今年的賽事現場觀眾更是超過22萬人次。

更重要的是,F1觀眾畫像與奢侈腕錶目標客羣重疊度較高,以高淨值人羣為核心,兼具年輕化與科技導向特徵。此前,RICHARD MILLE與法拉利聯名款腕錶RM UP-01定價超千萬人民幣,仍被藏家迅速搶購,印證了賽事粉絲的消費力。

除了用户畫像的契合,F1賽事所代表的精密機械、技術創新、極致性能與腕錶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機芯研發、材料科學、精準計時等形成共鳴。RICHARD MILLE曾提出打造「手腕上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的願景,與車隊的合作也不僅限於商業贊助,更有技術支持。比如今年F1中國大獎賽期間,RICHARD MILLE與法拉利聯手推出第二款合作腕錶RM 43-01 Ferrari陀飛輪雙秒追針腕錶,是雙方團隊兩年磨合的成果。

法拉利車手漢密爾頓與勒克萊爾佩戴RM 43-01 Ferrari 法拉利車手漢密爾頓與勒克萊爾佩戴RM 43-01 Ferrari

今年二月,從總代理商瑞時鍾表 (香港) 有限公司全面接管部分地區的分銷業務,採用自營模式的GP芝柏表也從與阿斯頓·馬丁的合作中汲取靈感。例如與阿斯頓·馬丁沙特阿美高知特F1車隊聯合推出的限量版腕錶——Laureato Absolute絕對桂冠腕錶阿斯頓·馬丁F1,不僅色彩選用阿斯頓·馬丁競賽綠,其錶殼材質取自F1賽車的鈦金屬粉與碳元素混合材料。

GP芝柏表絕對桂冠腕錶阿斯頓·馬丁F1®限量款 GP芝柏表絕對桂冠腕錶阿斯頓·馬丁F1®限量款

再看F1「新晉計時官」泰格豪雅,1958年推出的Rally Master組合計時系統見證了賽車運動的黃金年代。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法拉利與豪雅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每位車手都被贈予一枚由黃金打造的卡萊拉1158腕錶。

1986年,初代泰格豪雅F1系列腕錶橫空出世,且這種聯繫延續至今。2025年LVMH鍾錶周期間,泰格豪雅發佈了五款F1系列全新力作,包括泰格豪雅F1系列紅牛車隊聯名款及其他四款計時碼錶。此外,泰格豪雅還成為摩納哥大獎賽的賽事冠名合作伙伴,並再度擔任賽事官方計時。

還有腕錶品牌在場外發力。例如2024年亨利慕時H. Moser & Cie. 與Alpine F1合作,揭曉了合作的首個成果——Streamliner疾速者系列圓柱遊絲陀飛輪鏤空腕錶Alpine限量版。今年,又打造全新拍賣孤品:疾速者系列圓柱遊絲陀飛輪鏤空Alpine特別款腕錶。此次腕錶拍賣所得收益將資助致力於普及安全飲用水的AQUA PEARLS基金會。

亨利慕時疾速者系列圓柱遊絲陀飛輪鏤空Alpine特別款腕錶 亨利慕時疾速者系列圓柱遊絲陀飛輪鏤空Alpine特別款腕錶

品牌們的競爭不限於場內外,隨着女性觀眾佔比增加、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腕錶品牌的F1敍事或將從「男性硬核競技」轉向「多元文化共融」,這場圍場里的時間賽,或許纔剛剛進入暖胎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