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葯將迎來春天?網紅私募:2025年創新葯,就是2005年房地產

2025-03-28 12:33

3月28日,一夜之間創新葯集體被看好,醫藥股近期有點主升的感覺,今日A股醫藥股幾乎是為數不多上漲的板塊。其中,干細胞指數、創新葯、減肥藥漲幅居前。

根據wind數據,冠昊生物漲14.81%,首藥控股漲超10%,康弘藥業神州細胞科倫藥業信立泰等紛紛走高。

在香港市場,醫藥股集體走高,尤其B字頭創新葯代表,其中,樂普生物漲近20%,再鼎醫藥漲超11%,亞盛醫藥漲8.6%,康方生物、翰森製藥、三生製藥等紛紛大漲。

醫藥股大漲背后,一是醫藥板塊已連跌三四年,不少的醫藥基金經理被罵的體無完膚,目前wind醫藥生物PE45.74倍,位於均值位置,是歷史峰值的近一半,雖未低估,或存在反彈需求。

二是政策方面對醫藥領域的優化:新葯不集採,競爭不充分、規模小的品種不納入,告別「唯低價」集採政策。對此,申萬宏源表示,徵求意見稿是醫保局「唯低價」集採政策轉變的重要拐點,無底線低價時代過去,高質量時代到來。

中信建投醫藥首席賀菊穎、製藥及生物科技首席袁清慧發表研報,用詞為「創新葯2025: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國金策略用詞:港股創新葯 「估值擴張彈性、空間」 強於A股,估值性價比高。

知名私募網紅博主陳宇(他是北京神農投資的執行董事、總經理,管理規模10-20億)綜合市場觀點:2024年5月19日中國科技股股迎來春天,漲了將近1年;而2025年創新葯,就是2005年房地產。

金石雜談查詢發現,比如萬科,2005年股價還不足1塊錢,到了2027年股價飆升至15元以上,造就了10倍大牛股行情。

不過,這幾年醫藥股跌的太過猛烈,大部分的股民已經有了創傷,對於創新葯行情充滿疑惑:有股民表示:一日遊行情;一吹就跌;因為買的藥,所以吹藥。

(金石注:目前無法説是否創新葯迎來春天,但看到了政策方面的「唯低價」集採政策轉變,醫藥股是否迎來春天不知道,但筆者也謹慎看好。關於創新葯觀點,僅做溝通交流,不構成投資建議,大家自己評估再做決策)

中信建投認為,創新葯企在2024Q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虧損實現縮窄,研發費用基本持平。在政策上,集採與醫保談判常態化,商保帶來潛在增量,對創新葯的支持力度有望進一步增加。國家政策鼓勵創新葯發展,新技術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出海迎來新機會,我們持續看好創新葯行業。

國金策略首席張弛認為,市場 「波動率」 上升,重點推薦港股創新葯。從短期看毛利率有望修復,長期營收將改善,驅動邏輯有三點:一是AI賦能縮短研發周期、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提振創新葯企IRR水平;

二是全球醫藥產業投融資活動回暖,2025年美債利率中樞大概率下移,利於創新葯企融資,改善現金流,如2019-2021年表現出色;

三是財政發力,「丙類目錄」 等政策發佈、「社保注資」 減輕醫保支付壓力,推動創新葯營收增速向上,毛利率修復。港股創新葯 「估值擴張彈性、空間」 強於A股,因含新量高、對美債利率敏感、估值性價比高 。

受益標的:諾誠健華、科倫博泰生物、和鉑醫藥、錦欣生殖、華大基因貝瑞基因潤達醫療金域醫學迪安診斷、微創機器人聚光科技奕瑞科技惠泰醫療維力醫療派林生物華蘭生物新里程、康臣藥業、桂林三金康龍化成泰格醫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