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金電新】鋰電行業3月洞察:動儲裝機高增,鈷價漲幅強勢

2025-03-27 10:53

g+

目錄

1.本月洞察硫化鋰技術多元並進,專利&降本為量產關鍵

2.行業景氣度跟蹤及覆盤

需求:全球新能源車、儲能終端跟蹤覆盤

量&價:1-3月景氣度超預期, 原材料多環節成本上漲

周期:行業庫存仍處在低位,2025年延續補庫行情

3.覆盤:指數及個股走勢

 ▫板塊行情回顧

重點個股行情回顧

4.投資建議

5.風險提示

摘要

投資邏輯

本月行業重要變化:

1)鋰電:3月21日,碳酸鋰報價7.4萬元/噸,較上月下降0.9%;氫氧化鋰報價7.0萬元/噸,較上月下降0.4%。

2)整車:2025年2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83萬輛,同比+79.6%,環比-6.7%;1-2月累計批發172萬輛,同比+48%。

行情回顧:

20253月以來,鋰電關聯板塊中半數跑贏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銅箔、汽零和特斯拉概念等環節漲幅靠前,相對滬深300的漲跌幅分別為12%8%5%。多數環節月度成交額較上月有明顯增長,儲能、人形機器人、特斯拉概念、充電樁、固態電池、汽零和低空經濟等環節環比提升幅度較大,市場給予較高關注度。鋰電關聯板塊多數環節3年曆史估值分位較高,市場整體持樂觀態度;固態電池、鋰礦和鋰電銅箔等環節的當前估值水平相對歷史處於低位,未來可能存在估值修復機會。

本月研究專題:硫化鋰技術多元並進,專利&降本為量產關鍵

硫化鋰在固態電池成本中佔比近70%,當前市場報價超過500萬元/噸。其高昂的成本以及日韓企業早期在相關領域的專利佈局,成為硫化物固態電池產業化的關鍵掣肘。以國內恩捷股份為代表的企業,通過佈局固相法工藝,不僅在專利上避開了日韓企業密集部署的液相法技術路徑,還通過工藝優化降低了對高成本原料及設備的依賴。隨着生產規模的擴大,這些企業或可率先實現硫化鋰的產業化應用。

本月行業洞察:

新能源車:20252月持續超預期,中國&歐洲銷量走勢強勁。20252月,中國/歐洲十國/國新能源車銷量分別82.9/19.9/11.6萬輛,同比分別80%/27%/6%,滲透率分別47%/26%/10%。歐洲十國2月銷量同比增速超預期,與避免受到碳排放考覈標準罰款相關,其中意大利2月迎來爆發、同環比均增長超100%,主要系其政策降低新能源車税收。美國2月銷量持續疲軟,1-2月累計增速不及預期,主要系特斯拉在美銷量連續4個月負增長,或與聯邦補貼退坡及能源政策轉向相關。國內2月同比高增與補貼政策刺激及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相關。

儲能:20251-2月中美裝機高增,儲能系統價格回升。20252月國內裝機為3GWh,同比+192%、環比-65%1-2月累計裝機11GWh,累計同比+58%,顯著高出全年預測值。美國1月儲能併網0.6GWh,同比+73%,環比-86%,同比符合年初預測值。此外,根據CNESA20252月國內2h儲能系統中標價格為901/Wh,同比-37%、環比+15%,儲能系統價格止跌回升。

鋰電排產跟蹤:3環比變動2%23%,同比增長11%75%,延續高景氣預期20251-3月,碳酸鋰/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預排產累計同比預計達36%100%,其中單3月電池、碳酸鋰等環節同比超70%,除負極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壓縮利潤空間導致排產意願降低等,其余材料同增30%60%。景氣度較高主要系鋰電行業庫存水平較低,2024年底以來國補電動車政策加碼,以及中美歐儲能需求共振等刺激排產大幅提升。

鋰電價格:3月鈷價漲勢強勁,正負極積極順價,電解液原料跌價。2025年初至今,鋰電材料多環節出現漲價,電解鈷月內漲幅近60%帶動正極、電芯環節漲價,測算部分仍有順價空間;負極原料低硫石油焦成本衝高回落、月內降幅達21%,負極測算已基本完成順價。電解液價格下跌6%7%反映原料6fDMC跌價。

投資建議:

2025年,鋰電板塊景氣度與新技術雙輪驅動,有望迎來BETA級行情。從周期角度關注海外資本擴張、漲價細分賽道等,格局角度細分賽道龍頭仍是最佳配置策略,成長角度看好固態電池等新技術,重點推薦: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維權)科達利,及蔚藍鋰芯等。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儲能市場需求不及預期,歐美政策制裁風險等

正文

本月研究洞察:硫化鋰技術多元並進,專利&降本為量產關鍵

硫化鋰為固態電池產業發展的關鍵材料,降本為核心目標。

硫化物固態電池核心材料,硫化物電解質及鋰硫電池正極的合成均依賴硫化鋰,當前受制於高成本和設備瓶頸產業化仍面臨巨大挑戰。成本角度看,國內硫化鋰報價在500萬元/噸以上,約佔硫化物電解質成本的80%,導致20Ah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成本約為液態電池成本的4~5倍,嚴重製約其商業化進程;此外,硫化鋰產業化專用設備的開發面臨較高技術壁壘,現有材料體系難以滿足其工藝需求,進一步推高製造成本。

從物理性質看,硫化鋰是一種具有反螢石結構的白色至黃色晶體,熔點較高。

由於其化學性質非常活潑,不能直接存在於自然界中,在空氣中易水解產生劇毒硫化氫氣體,一般需要在隔絕水氧的環境中生產、儲存和運輸,應用於硫化物電解質時對其純度和粒徑要求極高,以達到高電導率標準。

從技術路徑上看,日韓企業製成硫化鋰工藝成熟、專利佈局早,多選擇液相法工藝,利用石油煉化尾氣硫化氫為原料進行合成。

代表企業韓國三星SDI的全固態電池已於2024年進入中試階段,日本豐田與出光興產的固態電解質先導試驗工廠預計2027年投產,年產量達數百噸。2016年國內啟動跟進,主流廠商長期沿用日韓液相法工藝,並在其基礎上迭代優化形成均相還原法,引入硫粉和還原劑替代有毒硫化氫氣體,安全性相對提高,產品純度及粒徑更易控制。此外,佈局碳熱還原固相法及CVD為主的氣相法。

從專利佈局看,液相法呈現日韓主導格局,國內固相法、氣相法另闢蹊徑。日本自2010年起開始佈局並主導硫化物技術路線,豐田、出光興產相繼建立液相法工藝標準,形成嚴密技術壁壘,LG化學與豐田、三星SDI進一步形成專利交叉授權網絡,在液相法領域積累大量核心專利,后日本長期處於領先地位。在固相法領域以球磨法為主,配備相應設備專利,已初步實現量產。氣相法則在海外佈局較少。

國內主流廠商長期沿用日韓液相法工藝,目前在該領域的專利佈局相對薄弱。考慮專利規避問題,國內企業佈局固相法,如恩捷股份通過佈局可常壓連續製備硫化鋰碳熱還原法專利,可避開日韓專利限制。此外,氣相法如廈鎢新能佈局技術,目前仍處於發展階段,未來或有一定發展空間,也可避開專利限制。

從成本角度看,固相法制硫化鋰或存在較大降本潛力。當前硫化鋰價格較高,約為500~1000萬元/噸,據測算,如果硫化鋰成本降低至100萬元/噸,硫化物電解質成本有望降低至50萬元/噸,固態電池成本將逐漸接近液態電池。從技術路徑看:

  1. 氣相法:制硫化鋰需要高温高壓環境,設備折舊成本高,短期難以落地量產。

  2. 液相法:日韓企業依託專利已初步實現噸級量產,國內工藝引入水合肼等有機溶劑,產生的廢液、廢氣回收工藝複雜,處理成本較高。

  3. 固相法:原料易獲取、成本較低,國內企業如恩捷股份自研碳熱還原法專利,製作工藝避免嚴格的生產環境,從而降低對高成本原料及設備投入,同時可連續制硫化鋰,在放大時能較大降低硫化鋰生產成本。目前恩捷股份已完成小試噸級年產能建設和運行,並搭建完成百噸級硫化鋰中試產線,有望量產后實現硫化鋰降本。

投資建議:固態電池廠商硫化鋰採購方案仍延用海外成熟工藝,如液相法,利好天賜材料贛鋒鋰業等,受益於固態電池產業規模起量。從專利及成本角度看,固相法或具備更大潛力,有待領軍企業如恩捷股份規模降本帶來硫化物固態電池量產掣肘的關鍵突破。

行業景氣度跟蹤及覆盤

2.1 需求:全球新能源車、儲能終端跟蹤覆盤

新能源車:2025年2月持續超預期,中國&歐洲銷量走勢強勁

2025年2月新能源車市場數據明顯超過預期,主要系中國和歐洲市場走勢強勁。2025年2月,根據第三方數據統計,中國/歐洲十國/美國新能源車銷量分別82.9/19.9/11.6萬輛,同比分別80%/27%/6%,滲透率分別47%/26%/10%。我們在2024年策略報告中預測,2025年中國/歐洲/美國/全球新能源車增速預計分別24%/13%/17%/21%。2025年1-2月,中國銷量累計同比增速達48%,明顯高出預測值,與消費補貼政策刺激及2024年同期基數較低相關。歐洲十國1-2月累計同比增速達27%,較1月繼續走高,主要系意大利迎來市場爆發期,2月同比和環比均超100%,或受益於其新能源車税收降低政策;德國、英國、瑞典、西班牙和丹麥等國同比增速超30%,歐洲碳排放考覈政策倒逼車企電動化轉型或為重要影響因素。美國2月銷量持續疲軟,1-2月累計增速不及預期,主要系特斯拉在美銷量連續4個月負增長,或與聯邦補貼退坡及能源政策轉向相關。

儲能:中美同比高增,儲能價格回升

2025年1-2月中、美裝機高增。國內2月裝機為3GWh,同比+192%、環比-65%;1-2月累計裝機11GWh,累計同比+58%,顯著高出全年預測值。美國1月儲能併網0.6GWh,同比+73%,環比-86%,同比符合年初預測值。中美裝機高增反映下游需求高景氣。

CNESA發佈2024年度儲能數據:

價格降幅趨緩,裝機同比高增。2024年,我國新增儲能裝機109.8GWh,同比+136%,新疆及內蒙為裝機規模第一。2024年儲能中標價格下降幅度趨緩,儲能系統價格0.63元/Wh,同比-43%。2024年儲能出海規模大單達150GWh,其中歐洲/北美/東亞分別佔比31%/20%/10%,為出海主要市場。

儲能系統招標:根據CNESA,2025年2月國內EPC、儲能系統招標規模環比+92%、-76%,儲能系統同比-18%;1-2月儲能系統累計招標17.1GWh,累計同比+33%。EPC中標價格為1319.4元/kWh,同比-31%、環比-13%;2h儲能系統中標價格為900.7元/Wh,同比-37%、環比+15%。儲能系統價格止跌回升。

儲能電池銷量&出口:

根據AIBA,2025年2月我國儲能及其他電池銷量23.1GWh,環比32.2%,同比+517.0%;1-2月累計銷量40.6GWh,累計同比+291.1%。儲能及其他電池出口8.3GWh,環比31.1%,同比+4614.4%;1-2月累計出口14.7GWh,累計同比+3216.2%,同比大幅增長與2024年1-2月基數較小相關。

2.2 量&價:1-3月景氣度超預期,原材料多環節成本上漲

3月鋰電排產跟蹤:環比變動2%~23%,同比增長11%~75%。

2025年1-3月,碳酸鋰/電池/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預排產累計同比預計達36%~100%,其中單3月電池、碳酸鋰等環節同比超70%,除負極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壓縮利潤空間導致排產意願降低等,其余材料同增30%~60%。景氣度較高主要系鋰電行業庫存水平較低,2024年底以來國補電動車政策加碼,以及中美歐儲能需求共振等刺激排產大幅提升。

3月鋰電價格跟蹤:正負極積極順價,電解液原料跌價。2025年初至今,鋰電材料多環節出現漲價,電解鈷月內漲幅近60%帶動正極、電芯環節漲價,測算部分仍有順價空間;負極原料低硫石油焦成本衝高回落、月內降幅達21%,負極測算已基本完成順價。電解液價格下跌6%~7%反映原料6f、DMC跌價。

正極:月內電解鈷受到剛果(金)出口禁令影響漲幅逼近60%,當前已止漲回跌;按照三元前驅體、三元正極、鈷酸鋰電芯、三元電芯中電解鈷成本佔比30%、20%、25%、10%測算,對應成本漲幅分別18%、12%、15%、6%,目前除前驅體環節外其余仍有順價空間。

負極:人造石墨順價,原料價格回落。年初至今低硫石油焦、針狀焦生焦漲勢洶洶,當前低硫石油焦已出現回落。按照人造石墨中低硫石油焦成本佔比30%、年內石油焦漲幅近70%測算,人造石墨負極成本上漲約21%,當前已基本完成順價。

電解液:電解液價格出現回落,主要系6f、DMC月內降幅達6%~7%,6f價格下行主要系原料氟化鋰新增產能衝擊;按照電解液成本中6f、DMC佔比50%、5%測算,對應電解液成本下降約4%。目前動力、儲能電解液價格已反映部分跌價。

2.3 周期:行業庫存仍處在低位,2025 年延續補庫行情

行業絕對庫存處於較低水平。

我們通過電動車及電池產量及需求測算行業季度庫存水平,截至2024年底,電動車/動力電池行業累計庫存係數分別1.7/3.7(常態水平為2.5/3.5),維持2024年下半年整體庫存下降趨勢,處在庫存低位。

板塊所處庫存周期階段:

2024年起觸底回升,2025年延續補庫行情。2024年1-3Q需求及庫存同比觸底回升(1Q24/2Q24/3Q24行業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3%/4%/6%,庫存同比增速分別-7%/16%/22%),經歷4Q22-1Q24去庫周期,我們預計電池步入主動補庫階段。

覆盤:指數及個股走勢

3.1 板塊行情回顧

本期板塊漲跌幅:

2025年年初至今,鋰電板塊基本面表現較為活躍,除新能源車外,均跑贏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關聯板塊中,人形機器人、汽車零部件和特斯拉概念等環節漲幅靠前,相對滬深300的漲跌幅分別為42.5%、28.0%和20.4%。

2025年3月以來,鋰電關聯板塊中半數跑贏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其中鋰電銅箔、汽車零部件和特斯拉概念等環節漲幅靠前,相對滬深300的漲跌幅分別為12.1%、8.1%和4.8%。鋰電銅箔環節3月以來的強勁表現,核心驅動力或為複合集流體技術的產業化突破,多家頭部電池廠商通過超薄銅箔技術迭代和複合集流體量產能力,搶佔市場份額並深度綁定終端客户,有望打開行業長期成長空間。汽車零部件環節表現亮眼,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車2月市場爆發的影響,推動零部件需求擴張。特斯拉概念板塊上漲以機器人業務為核心驅動,近期進一步明確Optimus量產預期,與產業鏈進展節奏相匹配,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趨勢明朗。本月鋰電相關板塊多數環節月度成交額較上月有明顯增長,其中儲能、人形機器人、特斯拉概念、充電樁、固態電池、汽車零部件和低空經濟等環節的月度成交額環比提升幅度較大,近期具有較高的市場關注度。

月度板塊估值:本期多數鋰電相關版塊的3年曆史估值分位較高,市場對鋰電板塊整體持樂觀態度;固態電池、鋰礦和鋰電銅箔等環節的當前估值水平相對歷史處於低位,未來可能存在估值修復的機會。

3.2 重點個股行情回顧

2025年年初至今,板塊重點公司比亞迪(+31.6%)、科達利(+25.7%)、貝特瑞(+13.7%)、億緯鋰能(+9.0%)、中偉股份(+1.0%)、恩捷股份(+0.7%)股價上漲並跑贏滬深300指數(-0.5%);贛鋒鋰業(-0.7%)、天賜材料(-2.3%)、寧德時代(-3.8%)、天齊鋰業(-4.6%)、湖南裕能(-12.5%)、尚太科技(-13.5%)、容百科技(-25.6%)股價下跌。

投資建議

2025 年,鋰電板塊景氣度與新技術雙輪驅動,有望迎來 BETA 級行情。

(一)周期:電池投資時鍾轉動到產能利用率觸底提升,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和部分產能緊缺賽道全面行情啟動。2025年起歐美需求啟動,出海公司率先開啟新一輪資本擴張,出海結構性行情開始演繹。漲價角度看,部分環節如高壓實鐵鋰、六氟磷酸鋰等需求增速高於供給增速,隨着行業產能利用率邊際上行,高壓實等供需平衡表大幅改善的賽道或出現量價彈性。

(二)格局:細分賽道龍頭仍是最佳配置策略。從成本和產品差異度看,電芯、結構件、負極、鐵鋰、三元前驅體、隔膜等賽道,龍頭公司產品和成本競爭優勢明顯,行業將維持龍頭公司作為行業最優質產能的產能利用率率先打滿的態勢,業績兑現度最確定、彈性也最強。

(三)成長:①固態等產業化加速。隨着產業研發投入力度大幅加強,固態電池產業化將加速。從技術迭代roadmap角度看,負極將是率先開啟技術革新:複合集流體+硅碳,隨后是殼體、電解質等。固態電池的產業化前景是確定的,但迭代到固態的技術路線是漸進式的,材料的技術革新行情將會按照技術和產業邏輯依次展開。②主業穩健佈局第二增長曲線。伴隨鋰電主業企穩,機器人、半導體等板塊成為第二增長曲線,市值空間呈現向上拐點。

推薦:

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科達利、蔚藍鋰芯,建議關注:豪鵬科技欣旺達星源材質東方電熱信德新材、湖南裕能、富臨精工中科電氣、尚太科技、容百科技、璞泰來萬潤新能龍蟠科技、天賜材料、恩捷股份。

 風險提示

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若新能源汽車需求不及預期,電池產業鏈的排產或不及預期。

儲能市場需求不及預期:若儲能需求不及預期,電池產業鏈排產或不及預期。

產業鏈排產提升、 稼動率提升不及預期: 若下游不及預期, 則產業鏈或排產提升不及預期,稼動率提升不及預期。

歐美政策制裁風險:歐美地區可能出臺限制國內電池出口的措施,對電池及材料公司的利潤構成影響。

原材料價格上漲風險: 若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未來上漲, 則對部分產業鏈企業盈利產生影響。

新技術進展不及預期風險: 若新技術的量產、應用進展不及預期, 部分企業的業績增長將受影響。

往期報告

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鋰電行業3月洞察:動儲裝機高增,鈷價漲幅強勢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3月26日

報告發布機構: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證券分析師:姚遙

SAC執業編號:S1130512080001

郵箱:yaoy@gjzq.com.cn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