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能源工廠投產、純電P7下線,廣汽本田開啟電動化反攻

2025-03-27 21:16

經濟觀察報 周信/文 3月26日,廣汽本田能源工廠落成典禮暨全新純電車型P7下線儀式在廣州舉行。之所以選擇這一天舉辦新車下線儀式,是因為26年前的同一天,第一臺國產雅閣在廣汽本田工廠下線。從燃油車工廠到新能源汽車工廠,從傳統燃油車到智能電動汽車,此次新工廠落成和純電車型P7的下線,標誌着廣汽本田這家老牌合資車企的徹底轉型。

由於海外母公司Honda的電動化技術迭代速度難以匹配中國市場的激進需求,儘管2022年3月廣汽本田也發佈了全新電動品牌極湃(e:NP),並推出了e:NP1極湃、e:NP2極湃2等純電動車型,但因未完全擺脫「油電共生平臺」的侷限,未能形成差異化競爭力,從2021年開始廣汽本田遭遇連續四年銷量下滑。

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市場已呈現明顯的「紡錘形」結構,10萬—20萬元區間陷入慘烈內卷,3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則由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和特斯拉把持。廣汽本田的主力燃油車型如雅閣、皓影的市場份額正被比亞迪漢、Model 3等新能源車侵蝕,因此廣汽本田亟需通過高端化的新能源車實現品牌上攻。

目前本田打破技術單向依賴,通過「全球製造體系+中國本土創新」的融合來發展新能源汽車。本田中國從2024年起分別在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投建了兩座新能源汽車工廠,並在2024年4月發佈了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電動品牌「燁」,全球首發了「燁GT CONCEPT」、「燁S7」和「燁P7」三款車型,后兩款車型分別由廣汽本田和東風本田投產銷售。

在生產製造方面,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總投資35億元、年產能12萬輛,集合了30多項全球領先、50多項國內領先、近60項Honda全球首次應用的技術工藝,以通過全球製造技術與中國本土化創新經驗的融合,徹底改變其電動化落后的標籤。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中國本部本部長五十嵐雅行表示,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是Honda在中國推進電動化戰略的重要基地,Honda將融合全球經驗與中國本土創新能力,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加速開拓電動化市場。

在產品方面,當新能源汽車創新陷入智能與續航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廣汽本田表示,品質信任將成為穿透周期的稀缺價值。廣汽本田P7主打高品質,以「不同、不暈、不累、不慌、不懸、不卡、不怕、不糙」八方面的功能價值,切入競爭激烈的中高端市場。同時,廣汽本田聯合博世、松下等世界級供應商,以及寧德時代科大訊飛等中國企業,提供科技與品質的雙重支撐。

P7採用新開發的本田雲馳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通過150萬公里極端測試,扭轉剛度達到4萬牛·米/度,標配13個安全氣囊,並採用2K清漆工藝、「120%合格率」出場檢驗標準。此外P7還配備寧德時代90度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智能電子外后視鏡、Honda CoPilot Pro智駕輔助系統高速領航輔助、應用科大訊飛方案的Honda Connect 4.0智能AI語音助手、ADS自適應電磁減震系統、前排雙頭枕BOSE音響、27種 AI智慧燈語、EV專用靜音胎等配置。

廣汽本田認為,在內卷的市場環境中,製造根基和長期主義定力不可拋棄,也需要繼續深化本土化,因此將燃油車時代的品控基因與智能製造結合,以「可靠」對抗新勢力的「激進」,並放棄對海外技術的絕對依賴,深度融入中國供應鏈與創新生態。

儘管戰略已定,廣汽本田要真正從新能源汽車市場突圍仍存在多重考驗,P7需直面Model Y、比亞迪唐、樂道L60等競品,在新車定價和產品定義方面,廣汽本田還需進一步打磨。此外,在城市NOA、智能座艙和座艙生態方面,P7仍需加大投入力度。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