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7 18:05
來源:燕梳師院
兩度改名,三次易主。從海爾紐約人壽到海爾人壽再到北大方正人壽,不難看出這家險企的艱辛歷程。經營之路荊棘密佈,2022年至2024年,累計淨虧損近30億元。在經營不佳之際,合規問題猶如懸頂之劍,2025年,首張百萬罰單的主人公正是它。
01
虧損7個億
北大方正人壽仍延續了上年虧損。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9.5億元,淨利潤-7.19億元。
將時間維度拉長,發現公司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潭。2019年—2023年,其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3.57億元、35.79億元、43.42億元、41.91億元、48.59億元。同期,實現淨利潤0.09億元、-10.08億元、1.56億元、-8.09億元以及-14.29億元。
從五年經營趨勢來看,保險業務收入從2019年的33.57億元增至2023年的48.5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約9.7%。然而,淨利潤卻呈現「過山車」式波動,五年累計虧損逾30億元,反映出經營成本高企、投資效率低下及市場環境變化的多重壓力。
針對2024年的虧損,北大方正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當前利率持續走低,隨着「750天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的下探,迫使險企在保障客户利益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採取更加穩健的策略。因此,需計提更多的責任準備金預防風險,從而直接導致企業利潤的波動。
通過觀察,這並不是公司的首虧,而是連續虧損后的再次虧損。對於公司方的迴應,似乎不能完全獲得股東和市場的認同。
不僅如此,風險綜合評級也在「吃緊」。2024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均為C。該公司表示,因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時間維度影響尚未完全消失,公司可資本化風險得分仍處於較低水平,影響評級結果。公司將根據償二代監管要求,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水平,加強風險綜合評級各大類風險及其子類風險的管控。
償付能力上,幾經「告急」。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3.35%、125.63%。預測下季度顯示,兩項指標分別下滑了14.64個百分點和12.47個百分點,離監管的「紅線」越來越近。
02
服務與產品層信任危機
業績上的低迷暴露了公司服務與產品層的風險。
最新償付能力顯示,2024年度的綜合退保率為3.04%。具體而言,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北大方正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年度退保率為3.94%、4.14%、24.42%。從產品來看,分別是聚寶盆終身壽險(萬能型)、北大方正人壽聚寶盆(金典版)終身壽險(萬能型)、安行保兩全保險 B款,且年內累計退保分別達9183.44萬元、1719.80萬元和5057.05萬元。
與此同時,綜合退保率居前三位產品分別為:北大方正人壽愛無憂(臻享版)終身重大疾病保險、北大方正人壽安心(臻享版)終身壽險、尊享守護兩全保險(C款),年度累計退保率分別為0.3%、0.52%、135.02%。
對於「尊享守護兩全保險(C款)」年度累計綜合退保率高於100%,公司解釋稱,該產品以月繳件為主,由於首期費用率較高,導致前幾個保單年度的會計準備金額較低,從而使得綜合退保率指標的分母較低。
內控漏洞也不容忽視。2025年伊始,一紙百萬罰單將北大方正人壽推上風口浪尖。因「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欺騙投保人、編制虛假的客户信息」違法違規行為,被處以235萬元高額罰金。
過去,類似「財務數據造假」已成為北大方正人壽的歷史違規問題之一。2021年4月,因關聯交易數據錯誤被罰30萬元。同年12月,因財務數據不實再被罰15萬元,顯示內控體系長期薄弱,影響經營穩定性。
當財務造假與業績虧損疊加,或許公司的合規危機已演變為生存危機。
03
「小平安」模式
從股權結構上來看,平安集團通過平安人壽持股66.51%的新方正控股,間接控制北大方正人壽51%的股權。成功入主后,推動北大方正人壽完成17億元增資,註冊資本從28.8億元增至45.8億元,以緩解償付能力壓力。增資后,平安進一步鞏固了控制權,併爲后續業務整合提供資金支持。
從人事佈局上來看,核心管理層「平安化」。2024年8月,總經理韓光獲批上任,擁有28年平安人壽從業經歷,歷任平安人壽副總經理、分公司總經理等要職,被視為平安戰略執行的「關鍵抓手」。此外,副總經理汪海龍、副總裁胡潔、副總裁兼董事會祕書範向軍、審計責任人徐軍華等均有平安任職背景。
從戰略協同上來看,平安看中北大方正旗下北大醫療資源,計劃將保險與醫療場景深度融合,例如開發「保險+健康管理」產品,增強客户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北大方正人壽的LOGO已煥然一新,採用「生命綠」和「活力橙」兩種色彩組合,恰好與「平安橙」相呼應。
2024年,北大方正人壽進行了銷售渠道的「加減」優化,將代理人渠道視為發展的核心。
最新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北大方正人壽通過個人渠道、銀保渠道、其他渠道以及團險渠道獲得的簽單保費分別為33.98億元、15.42億元、7.35億元和0.39億元。其中,個人營銷渠道貢獻了公司近六成的保費收入。個人營銷渠道平均保費為1.37萬元,擁有5366名營銷員,但其脱落率達到了42.55%。
另外,有跡象顯示北大方正人壽正在縮減其電銷中心的規模。目前,僅成都和山東兩個電話銷售中心仍在官網上列出。
監管文件顯示,2025年1月,監管部門批准了撤銷北大方正人壽成都和湖北電話銷售中心的申請。在此之前,公司已於2024年5月宣佈關閉青島分公司的電話銷售中心;同年6月,陝西電話銷售中心也被批准撤銷。
在「小平安」模式下,北大方正人壽能否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