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3家上市OTA業績均實現大漲

2025-03-27 07:00

轉自:中國旅遊報

□ 本報首席記者 王 瑋

在很多人看來,2024年旅遊市場展現的顯著韌性,在3家上市OTA的最新財報中被更具象地體現出來。近期,攜程、同程旅行、途牛陸續發佈2024年財報:途牛實現上市以來首次全年盈利,「2024年淨利潤創歷史新高」是同程旅行的業績亮點,攜程去年賺了172億元。那麼,OTA去年業績大漲的背后有哪些推動力?

各有精彩之處

連虧10年的途牛2024年終於開始盈利了。近期,途牛公佈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途牛歸母淨利潤約7717.4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途牛近幾年的一個收入增長點來自酒旅直播。2024年途牛在多平臺的年度直播交易總金額與覈銷金額同比增長均超過了100%。當然,給途牛帶來增量空間的不止這一項業務,2024年途牛線下門店的交易額同比增長超50%。途牛副總裁齊春光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前年開始,途牛旅遊調整了門店佈局策略,從過去追求「面」轉向某一城市的單點突破。線上滲透率不高的下沉市場是他們佈局的重點目標。如今門店擴張已不再粗放散漫,從途牛業績數據反饋來看,講求佈局策略的門店更容易獲得市場。

同程旅行過去一年實現營收、淨利潤雙增長。其中,淨利潤達27.9億元,同比提升26.7%。

同程旅行業務板塊有所調整是去年業界的一個關注點。同程旅行收入原本主要由住宿業務、交通業務和其他業務構成,2024年收入構成調整為核心在線旅遊平臺業務(包括住宿預訂服務、交通票務服務、其他)和度假業務(包括線下旅行社業務及景區運營)兩大部分。這跟其2023年收購北京同程旅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海南呀諾達圓融旅業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兩家企業財務並表后,度假業務去年收入達31.41億元,為公司貢獻了18%的營收。

當然,在線旅遊平臺業務仍是同程旅行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最賺錢的是交通票務服務,實現營收72.29億元。對此,同程旅行方面表示,這主要受益於出行產品融合效益。同程旅行將服務從飛機、高鐵等交通「主動脈」滲透至公交、地鐵等日常交通網絡,將大小交通組合是同程旅行的產品亮點。

2024年,攜程淨利潤達172億元,同比增長72%。這樣的增速也讓業界頗為羨慕。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和商旅管理是攜程的四大業務板塊。2024年,這幾部分的營收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住宿預訂業務達到216億元,成為營收貢獻最大的一塊業務,增幅達到25%。攜程這部分業務的穩步增長,也從一個方面説明酒店和OTA目前的合作模式較為穩固。「作為匹配供給與需求的第三方服務商,OTA幫助商家達成交易后會收取一定的佣金。同時OTA也會拿出一部分資金和資源吸引消費,在增加平臺交易量的同時,實現與酒店的共贏。」有業者説。

總體來看,大眾旅遊消費活力的持續釋放是OTA保持盈利的關鍵因素。在多數業者看來,旅遊市場迸發出的強勁活力,進一步激發了遊客的出遊意願。

發力跨境旅遊

一年多來,隨着多項利好入境遊的政策陸續落地,相關市場的消費提振效果在OTA平臺上有了比較直觀的表現。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攜程全年入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00%。其中,來自免籤國家的遊客全年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50%。

組織各種推廣項目,上架一系列產品和服務……攜程為承接這波流量,做了一番功課。比如,針對入境遊客買票難的情況,攜程在海外平臺上架了超1.1萬家國內景區的門票,與64家入境遊熱門景區合作,設置國際版售票機,語言涵蓋英語、日語、韓語等。數據顯示,去年,攜程平臺上入境遊門票銷量同比激增595%。截至2024年年底,國際版售票機已服務近1.5萬境外遊客線下購票。

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市旅遊發展大會上表示,攜程將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2024年,途牛自營跟團遊產品品牌「牛人專線」交易額同比增長超30%。途牛也將一部分增長原因歸結為入出境消費的增長。

隨着國際航線的不斷恢復以及互免簽證國家數量的增多,佈局跨境旅遊市場再一次成為多家旅企的發力點。出海找增量正是同程旅行去年在忙的事。

2024年上半年,同程旅行推出國際旅遊預訂平臺HopeGoo,並在去年7月將首個海外客户體驗中心落地馬來西亞吉隆坡,為國際旅行者提供更細緻的服務。此外,截至今年1月底,同程旅行旗下藝龍酒店、愛電競酒店、莫林酒店、雲之尚酒店等品牌已拓展到日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

有業者分析,對於一直深耕國內下沉市場的同程旅行來説,儘管這一市場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但競爭也相當激烈,國際化發展是同程旅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必然選擇。

一波操作下來,2024年,同程旅行的出境旅遊相關業務出現了高速增長。其中,國際機票票量同比增長超過130%,國際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超過110%。

AI大模型助力

AI大模型等新技術也給旅遊行業帶來提升體驗、降低成本等價值,包括攜程、同程旅行在內的多家OTA從去年開始紛紛加大AI應用創新開拓的力度。

攜程在2023年發佈了旅遊行業首個垂直大模型「攜程問道」。2024年,推出基於AI驅動並融合用户搜索數據、真實評價的「旅行熱點」和口碑榜,此外,「線路規劃」功能可幫助用户自動生成定製路線和每日概覽,提高用户決策效率。據梁建章披露,2024財年,攜程聊天機器人的總對話量增加了200%。

進入同程旅行APP,喚醒「程心AI」,輸入關鍵詞,讓它規劃一段出遊行程,不一會兒屏幕便跳出了推薦計劃,其中涉及的酒店、機票,可以直接點擊預訂……2024年,同程發佈首款旅遊專屬生成式AI「程心」;今年3月7日,「程心AI」完成與DeepSeek的技術融合,推出「AI+實時預訂」服務,3月24日,同程旅行又發佈了「程心AI」升級版,並推出服務國內及國際遊客的全新域名,可以用9種語言為遊客提供行程規劃服務。

記者瞭解到,現在很多OTA已經將平臺用户90%以上的普通諮詢、退改服務等需求交給AI來處理。AI對於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也在相關財報數據中有所體現。同程旅行的2024年員工人效比較2023年提升了43%,表明公司人員效率在快速提高,其中不乏智能化技術的貢獻。

有業者分析,AI大模型對OTA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領域,一是通過實時洞察和數據分析為用户提供個性化的旅行建議。二是端到端的服務能力、模型和開放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有競爭力的服務、標準和產品定價依據。

在AI變革的浪潮下,不少企業管理者已經意識到,旅遊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對新技術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之上的。

同程旅行CEO馬和平表示,同程旅行未來要提升旅遊智慧化水平,為用户提供更具效率的消費決策支持。

「攜程將加大對人工智能的投資,將人工智能創新作為發展的重點之一。」在梁建章看來,AI大模型在旅遊業擁有巨大潛力,AI將為OTA提供新的獲客渠道。

用AI驅動服務效率提升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很可能隨之發生改變,各方嘗試的成果也會在OTA下一階段的業績數據上有所體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