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最大忽悠,又搞到錢了

2025-03-26 20:13

作者:信瀚

還得是老賈。

時隔91天,又入賬3個億

近日,當他的微博宣佈法拉第未來(FF)再獲4100萬美元(約合3億人民幣)融資時,輿論場再次分裂。

有人冷笑:「賈總不要造車,改行賣課,做‘融資導師’絕對比造車賺得多」、「PPT造車還能割韭菜?」也有人感嘆:「他憑什麼總能拿到錢?」評論區那是一個熱鬧。

更多人則困惑,為什麼這個揹負20億美元債務,被貼上「老賴」「PPT造車鼻祖」標籤的男人,總能從資本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銀?

從樂視崩塌到FF九死一生,賈躍亭的「造車夢」已燃燒十年。這十年間,他經歷了股價跌破1美元退市紅線、個人破產重組、量產車僅交付15輛的至暗時刻,卻也上演了七個月融資超1億美元的絕地反擊,且每次融間隔越來越短,金額卻步步高昇。

這讓人想起,蔚來李斌曾被調侃「最會融資的車企CEO」,但賈躍亭用實際行動證明:在資本遊戲里,他纔是真正的頂級玩家。

01

為什麼還有人相信賈躍亭?

賈躍亭的「不可替代性」。

當老賈帶着他的法拉第未來(FF)第七次宣佈融資成功時,市場反應幾乎成了條件反射般的分裂,有人怒斥「騙子又來圈錢」,有人驚歎「這纔是真正的融資導師」。

但拋開情緒,答案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殘酷,那就是賈躍亭的「不可替代性」恰恰來自他的「污點」,這看似很矛盾,卻精準踩中了資本市場的人性弱點。

為什麼有人敢信一個屢次跳票的「老賴」?說白了,他不是靠「完美人設」贏取信任,而是用「缺陷價值」製造稀缺。當其他車企還在為融資焦頭爛額時,他卻把「失信者」的身份玩成了另類籌碼。畢竟,放眼全球幾乎找不到第二個能同時在中美市場講出「雙城故事」的造車人。

這一定位,幾乎是為老賈量身定製。

美國電動車市場滲透率至今不足7%2萬至5萬美元的大眾市場更是特斯拉、Rivian都未啃下的硬骨頭。賈躍亭一邊高舉「技術下放」大旗,宣稱要把售價30萬美元的FF91技術壓縮到平價車型FX上,一邊用「中國供應鏈成本優勢」撩撥中東和亞洲資本的焦慮。

這些金主,既想分特斯拉的蛋糕,又怕被馬斯克「割韭菜」,而賈躍亭的「夾縫戰略」恰好提供了替代的可能性。

更絕的是,他深諳資本對「硬科技標籤」的飢渴,把FF91上尚未成熟的端到端自動駕駛技術,包裝成AI革命的火種,硬生生在PPT上畫出一個「技術烏托邦」。

這些看似完美的戰略拼圖,卻又建立在賈躍亭個人IP的「資產」之上。

當別的老闆躲在幕后時,他凌晨三點直播工廠加班、在抖音賣衍生品、甚至把「還債回國」寫成公開信小作文。這種近乎自虐的「表演式創業」,反而讓部分資本產生了詭異的心理投射。如果連這個「滿身污點」的人都能翻身,投資的超額回報將不僅是金錢,更是參與救贖的精神快感。

迴歸人性,更現實的是,賈躍亭的IP早已超越FF本身。

這個被貼上「老賴」標籤的男人越是掙扎,越會讓他們覺得,即便造車失敗,賈躍亭的IP價值,仍可能通過輿論流量、跨境資源甚至「還債回國」的終極敍事來二次變現。

説到底,相信賈躍亭的人,從來信的都不是車。他們押注的,是一個「商業賭徒」對人性弱點的極致利用。

02

押注FX 車型,拆東牆補西牆

如果説融資能力是賈躍亭的「面子」,那麼FX車型就是他的「里子」。

儘管融資成績亮眼,但FF的生存危機並未解除。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FF)看似手握1億美元融資,但在造車行業的「燒錢黑洞」面前不過是杯水車薪,甚至還不夠支付FF過去半年的運營虧損。

FF 91 2.0每輛車的生產成本高達30萬美元,而截至20253月累計交付還不足20輛,甚至不及新勢力品牌單周銷量的零頭。這意味着單是維持現有產線運轉,每月就需要吞噬至少1000萬美元,更別提FX車型研發測試所需的黑洞級投入。

更致命的是,FX車型的量產倒計時已不足200天,4100萬美元融資中60%需優先償還供應商欠款,剩余資金連完成ADAS系統極端天氣測試都捉襟見肘。

賈躍亭個人揹負的20億美元債務,如同一顆定時炸彈,而FF自身也像一臺失控的碎鈔機,2024年前三季度淨虧損2.35億美元,平均每月燒掉2600萬美元。也就是説,即便最新融資到賬,也只夠支撐到2025年三季度。

更諷刺的是,FF的「交付神話」早已淪為黑色幽默。畢竟FF的漢福德工廠至今產能爬坡失敗,此前交付的車輛中,超過半數被曝存在軟件故障。

相比之下,FX車型的2025年底量產承諾,更像一場豪賭。

特斯拉Cyber Cab已官宣3萬美元成本價和2026年量產計劃,FF卻要用2-5萬美元定價的FX對抗這個龐然大物,而它所謂的「技術底牌」竟是尚未驗證的「FF91技術下放」只能説,留給FX的時間不多了

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遊戲,在賈躍亭20億美元個人債務和樂視5.3億元新恢復執行債務的陰影下愈發荒誕。

債權人可以容忍拖延,但絕不會接受FF突然暴斃導致債務清零,於是賈躍亭不得不依賴「擠牙膏式融資」,用最小劑量維持公司運轉,甚至不惜讓關聯方FF Global Partners參與投資,一切只為等待那個遙不可及的「量產奇蹟」。

當賈躍亭用中東基金的錢給員工發工資時,樂視的債主們仍在法院門口排隊。今年2月,北京四中院恢復執行賈躍亭及樂視系5.3億元債務,而這只是其147億元債務冰山的一角。

彼時,賈躍亭手中唯一的底牌,或許只剩那句說了近8年的「下周回國」。

03

賈躍亭為何從不認輸?

這種近乎偏執的堅持,首先源於20億美元債務的死亡倒逼。

從山西縣城起步到創立樂視網,他通過多次「豪賭」實現階層跨越。隨后在視頻網站競爭中孤注一擲購買版權,甚至拒絕優酷、土豆的合併路徑,選擇獨立擴張。這種「賭性」不僅成為其商業標籤,也內化為一種生存邏輯。

截至目前,賈躍亭在國內的債權人名單里,擠滿了金融機構和散户投資者。他比誰都清楚,只有FF成功量產並盈利,才能通過股權增值償還債務、解除限高令、重啟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説:「我不是騙子,只是把戰略想得太超前,節奏錯得太離譜」。

這種執念,使其在面對債務危機時,催生了造車史上最激進的賭局。於是乎,我們看到一個詭異的循環:賈躍亭越是被罵「騙子」,越要拼命融資續命,融資次數越多,債權人越不敢讓他倒下。真可謂:流水的金主,鐵打的賈躍亭。

這種「債務綁架」在拒絕恆大200億人民幣收購提議時達到高潮。他寧可讓FF陷入資金鍊斷裂危機,也要死守控制權,只因失去FF意味着徹底喪失「翻身籌碼」。

因此,他的所有行動,都圍繞一個核心目標展開:還債、回國、翻身。他在多次反覆強調,如果有天夢想實現,最想做的是儘快回國。可是,當賈躍亭把還債期限定在兩年時,這場賭局的倒計時已經開始,要麼FX車型成為爆款,要麼他真的會成為「最執着的騙子」。

在這場持續十年的資本長跑中,賈躍亭的「不認輸」早已超越商業邏輯,當債務成為動力、當失信成為籌碼、當希望比現實更值錢,他還有什麼可值得期待的呢?

或許最殘酷的真相是,賈躍亭越拼命證明「我要回國」,資本市場越需要他永遠留在美國

債權人不敢讓FF死,投資者也不願FF死,而賈躍亭自己更不能讓FF死,一旦他真的踏上歸途,就真的失去「造車夢」這面盾牌了。

只要賈躍亭還在鏡頭前表演「奮鬥」,就總有人相信下一個「下周回國」不是謊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