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將多家中國服務器、大模型廠商列入實體清單,有何影響?

2025-03-26 19:31

來源 | 《財經》雜誌 作者 | 《財經》研究員 吳俊宇 周源 編輯 | 謝麗容

對中國的服務器、大模型廠商來説,被限制使用的美國技術或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英偉達、英特爾、AMD等公司的服務器芯片,美光、希捷、西部數據等公司存儲設備,思科等公司的網絡設備

(圖片來源: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官網) (圖片來源: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官網)

特朗普政府上臺兩個多月,首次將一批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3月26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下稱BIS)發佈兩項規則,將全球82個實體納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52家中國企業和機構。理由是,「這些實體從事的活動違反了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美國商務部需要「進一步限制中國人工智能和先進計算能力」。

這52家中國實體,包括12家中國AI(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公司,以及40家航空航天領域的公司。其中,12家中國AI產業鏈公司包括,寧暢信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下稱「智源研究院」)、中科可控旗下服務器品牌Suma,以及浪潮信息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的多個公司。

它們被美國政府指控「獲取或試圖獲取美國原產物項以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特別是「開發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和先進計算芯片用於國防目的」。

智源研究院公開聲明稱,其對於民辦非營利科研機構被加入實體清單表示震驚,強烈反對這一毫無事實依據的錯誤決定,要求美國相關部門予以撤回。

2018年以來,美國多次將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中國政府曾對此反覆闡明立場。

2025年1月1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外交部發言人曾表示,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動輒揮舞制裁大棒,嚴重侵害中國等國企業正當權益,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干擾全球產供鏈穩定,損害了包括美國企業在內全球各國企業共同利益。這種做法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和霸道霸凌,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實體清單是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制定的「口袋名單」。被列入該名單的企業,需要向BIS申請許可證,才能購買受美國管制的技術或貨物。

對中國的服務器、大模型廠商來説,被限制使用的技術或產品包括但不限於,英偉達、英特爾、AMD等公司的服務器芯片,美光、希捷、西部數據等公司存儲設備,思科等公司的網絡設備。

被BIS列入實體清單后,后續將採取哪些應對舉措?《財經》就此分別向浪潮信息、寧暢信息產業發出了置評請求。截至發稿前暫未取得迴應。

衝擊中國服務器市場

實體清單對智源研究院、Suma服務器影響有限。前者是一家非盈利研究機構,后者長期服務國產化市場。此次實體清單衝擊最大的是浪潮信息、寧暢信息這兩家服務器廠商。

浪潮信息是全球第二大、中國最大的服務器廠商。該公司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831.3億元,同比增長72.8%。浪潮在x86服務器、AI服務器等多個市場份額均位居首位。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全球服務器出貨量282萬台,浪潮信息佔比11.3%。也就是説僅一個季度浪潮信息的出貨量就接近32萬台。國際市場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浪潮2024年一季度在中國x86服務器市場份額27.1%。x86芯片服務器目前在全球服務器大盤中佔比約為80%。

寧暢信息成立於2019年,是中國第三大AI服務器廠商,目前在中國x86服務器市場暫未進入前五強。中科曙光2019年曾被特朗普政府列入實體清單。隨后,一批中科曙光離職高管創立了寧暢信息。

目前,浪潮信息、寧暢信息的x86服務器芯片主要來自英特爾、AMD,AI服務器芯片主要來自英偉達。

一位中國政企數字化行業資深人士對《財經》解釋,被列入實體清單,意味着供貨權捏在BIS手中。BIS一旦拒絕許可,中國服務器廠商就將無法獲取芯片等關鍵部件,出貨量也將隨之大幅下滑。

這位人士判斷,BIS一旦拒絕許可,中國服務器市場將會空出超過25%的市場份額。這部分份額可能會被聯想、新華三、超聚變等企業填補。但他認為,聯想、新華三、超聚變即使吃下這部分市場,也並不安全。因為后續隨時可能面臨BIS的斷供風險。

這並非沒有先例。《財經》瞭解到,華為2018年曾是中國第二大服務器廠商,在中國的x86服務器市場份額高達18%,年出貨量超過80萬台。2019年5月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后,x86服務器業務兩年內份額歸零。華為2021年被迫將該業務出售給超聚變。

如何應對斷供風險?

被列入實體清單並不意味着會被立刻斷供,其中存在小範圍博弈空間。

核心原因是,BIS這份實體清單會影響一批美國的上游供應鏈廠商。浪潮信息、寧暢信息在全球服務器市場出貨總額遠超11%。上游的英偉達、英特爾、AMD等芯片廠商,美光、希捷、西部數據等存儲廠商,思科等網絡設備服務商均是其供應商。

失去重要客户,對這些美國企業的業績也會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一位中國頭部科技公司戰略規劃人士的看法是,特朗普政府如果下手過重,有可能招致一批美國企業的不滿,尤其是英特爾。因此,爭取美國企業施壓BIS許可供貨,是一條可能的路徑。

上述政企行業人士的看法是,最終的影響範圍取決於BIS的許可程度。以華為為例,2019年被BIS列入實體清單后,x86服務器芯片、手機5G基帶芯片、安卓操作系統迅速被斷供。華為的個人電腦、手機等消費者業務后續3年-4年仍被BIS批准獲取英特爾、高通等公司的芯片。

一種被行業人士廣泛認同的觀點是,爭取許可證只是過渡手段。放棄僥倖心態,轉向國產芯片纔是長線方案。

一位熟悉浪潮業務的行業專家的觀點是,浪潮信息應對斷供可能早有準備,浪潮信息的母公司浪潮集團早在2023年3月就被列入實體清單。對浪潮信息來説,斷供早就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他看來,美國的出口管制雖然可能在短期對浪潮造成衝擊,但長期來看這有利於其業務轉型。

他進一步解釋,浪潮信息服務器出貨量很大,但毛利不高,現金流壓力也大。被列入實體清單后,可以藉機重新規劃業務。

放棄英偉達、英特爾、AMD,採用國產芯片被認為是一種可能的選擇。

上述政企行業人士進一步解釋,浪潮信息、寧暢信息的服務器芯片如果被斷供,后續可能的替代選擇包括——華為的鯤鵬、昇騰,中科海光等國產芯片。不過切換產品線要時間,也要關注國產芯片產能情況。

《財經》瞭解到,目前浪潮信息、寧暢信息服務器年出貨總量遠超100萬台,鯤鵬、昇騰、海光等國產芯片的產能暫時難以滿足這一量級的需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