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AWE36氪「未來+ 」採訪間:AI技術場景化落地,打造智慧生活幸福「黑科技」

2025-03-26 18:22

3月20日,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於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作為家電行業的風向標,今年的AWE以「AI科技、AI生活」為主題,總展示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幾乎涵蓋國內外所有家電巨頭,展會現場人聲鼎沸,十分火爆。

在這個「萬物皆可AI」的時代,今年AWE的亮點之一,便是全方位、場景化展現現代家電與AI技術的融合趨勢,推動AI技術從概念走向消費應用。為深度解讀AI技術如何影響現代人與家電的關係,探索未來智慧家電的進化方向,本次AWE現場,36氪不僅牽頭五家俱身智能企業,打造AWE首個「機器人特色展區」,具象呈現具身智能技術在家電行業的巨大優勢與市場潛力;並在展區同步搭建「未來+ 」直播間,以「直播探展+視頻訪談」的形式立體式解讀AI技術加持下的「幸福科技」。

36氪「未來+ 」直播間

01 36氪機器人特色展區,解鎖具身智能家電市場應用潛力

在AWE W3館的核心區域,36氪攜手Cyan青心意創、大象機器人、高擎機電、雲跡科技、擎朗智能五家機器人企業,打造AWE首個機器人特色展區,呈現包括Orca I人形機器人、米塔星球仿生機器寵物、Mini π等多款創新產品,成爲了AWE現場一道炫酷的風景,吸引現場圍觀人羣紛紛拍照留念。

36氪機器人特色展區

其中,Cyan青心意創專注於通用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設計與研發,它帶來的Orca I人形機器人集成高精度感知模塊,可實現雙臂絲滑操作、擬人直膝行走與人機智能交互,Orca在展出期間四處探展交互、大秀直膝步態,吸引不少觀眾駐足圍觀;大象機器人作為專注於機器人研發生產、平臺軟件開發及智能製造服務的中國新高科技企業,它帶來的米塔星球仿生機器寵物、輕量級六軸協作機械臂和末端執行器都別具特色,成爲了機器人展區的「小明星」;高擎機電是一家專注於迷你人形機器人研究與開發的科技公司,其Miniπ&Mini Hi系列憑藉精巧機身和靈活動作,在展區完美展現穩定、大步持續行走演示,成為全場焦點;雲跡科技作為機器人服務智能體研發及商業化的先行者,它的機器人「UP」系列是全球首批推出的複合多態機器人產品之一,可以通過「1+N+AloT」模式,執行配送、清掃、收垃圾等多任務協作,已在酒店、醫療機構、工廠及社區等場景提供適應性強、可擴展的服務;擎朗智能作為全球知名的具身服務機器人頭部企業,主要提供服務機器人產品和完整解決方案。它帶來的輕量小微場景水洗機器人C20、高端配送機器人T10、酒店/樓宇配送機器人W3三款機器人產品,可以應用於商業清潔、餐飲配送、酒店服務等多元場景。

Cyan青心意創:Orca I人形機器人

雲跡科技:複合多態機器人UP

擎朗智能:樓宇配送機器人W3

大象機器人:米塔星球仿生機器寵物

高擎機電 Mini π

具身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為家電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更開啟了智能生活的無限可能,推動家電行業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場景化服務轉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具身智能還會進一步打破傳統家居產品的邊界,賦予用户更貼心、更放心的智能體驗。

02 直播探展重磅來襲,沉浸式體驗家電產品「黑科技」

3月20日一早,36氪「未來+ 」採訪間便通過直播探展的形式,帶領觀眾沉浸式體驗AWE2025展會上的那些家電「黑科技」。從洗衣機、廚房用品,到空調、熱水器、掃地機器人,36氪直播間主持人走遍AWE10大展館,探訪十幾款前沿產品,通過採訪產品負責人以及實地體驗產品的方式,讓觀眾瞭解AI技術在不同家電場景的落地應用與未來創新方向。

在松下洗護展臺,主持人引領觀眾重點了解了即將上市的松下臻薄系列洗衣機,以及與保時捷設計聯合打造的ALPHA洗護P5/H5套裝。其中,臻薄系列洗衣機憑藉極致超薄機身+緊湊安裝尺寸的設計,與主流櫃體相比,可節約50mm的尺寸,釋放更多空間,可適配家居實現無縫嵌入,重塑家居空間美學。超大筒徑通過增強摔打力度和舒展空間,顯著提升洗衣與護理效率,結合6維減震降噪系統與 AI機劑算法技術,實現動態降噪減震的同時,兼顧高效潔淨與靜謐體驗; ALPHA洗護P5/H5套裝的極簡箱體歷經19道精密工藝,呈現未來科技質感。搭載松下首創的α-Watch智控星環移動旋鈕、機劑結合的α-Box智洗墨盒以及諸多極致的洗滌烘乾技術,為用户帶來真正的品質享受。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杰華表示:「通過融合前沿技術與藝術設計,希望我們的產品不僅能滿足用户高端洗護功能需求,還能給予用户美學的情緒價值。」

松下洗護展臺(左) 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杰華(右)

36氪還探訪了實時互動雲服務商聲網。本次AWE展會上,聲網搭建了包含對話式AI開發套件展區、智能互動陪伴展區、以及平行操控展區在內的三大沉浸式體驗區。對話式AI開發套區集中呈現AI玩具、家庭機器人、桌面機器人、空間戒指、翻譯耳機等多種AI硬件產品,讓智能硬件開口説話,體驗人與AI實時對話。智能互動陪伴區聚焦互動看護 + AI陪伴類場景,展示包括嬰兒攝像頭、寵物相機、逗寵機器人、智能音箱、家庭機器人、兒童手錶等家居互動看護及陪伴產品。平行操控區則展示瞭如何通過超低延迟的實時音視頻回傳,在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等多種應用場景下,實現高實時、高可靠、高質量的實時接管與遠程控制體驗保障。聲網AIoT行業產品總監馮曉東表示:「聲網將對話式AI開發套件軟硬件開源,就是爲了幫助任何AI智能硬件開口説話,企業夥伴只需專注業務邏輯創新,技術難題交給我們破解。」

聲網展臺(左)聲網AIoT行業產品總監馮曉東(右)

當前,AI技術已經開始密集落地到硬件設備當中,電視便是其中的「重頭戲」之一。2024年,三星提出「AI for All」戰略,佈局AI電視賽道。在AWE三星展臺,科氪主理人王炫翔帶領觀眾見證了在AI技術加持下,電視這個傳統品類展現出的智慧科技光芒。從被譽為「未來顯示技術」的MICRO LED,到全新的Vision AI解決方案讓AI賦能畫質、音質,再到The Frame畫壁藝術電視用Mini LED背光把電視變成藝術品,三星的每一款產品都在重新突破電視的可能性,開啟人們關於未來生活的想象。

36氪探訪AWE三星電視展臺

36氪還探訪了萬得廚、老闆電器、添可展臺。民以食為天,看AI大模型如何顛覆傳統的烹飪方式,賦能智慧烹飪;在格力展臺,看AI如何讓空調「越用越省電」,黑科技做到吹風不吹人;在舒福德展臺,主持人體驗了擁有助眠、防打鼾功能的智能牀;在雲鯨展臺,看加入了自研大模型的掃地機器人如何實現與用户語音交互、成為智能清潔的一把好手……可以明顯感知到的是,在AI大模型的賦能之下,家電正在從「能被控制」進化到「能主動決策」,而這一切的指向,均是讓人類生活更簡單、更省力、更幸福。

36氪「未來+ 」直播間直播探展

03 「未來+ 」採訪間落地展區,聚焦大咖高能觀點

直播探展之外,36氪「未來+ 」採訪間也通過的直播對談和深度專訪的形式,幫助觀眾高效獲取智慧家電行業的精華信息。

技術發展與市場需求向來是密不可分的雙生關係,機器人技術的進步自然讓人們對它有了陪伴、協作等等新的需求。3月20日下午的採訪間中,螞蟻集團NEXTA創新實驗室項目負責人何思翀深度對話大象機器人全球商業總裁CMO陳昊天,邀請他分享陪伴型寵物機器人的行業現狀與市場格局。陳昊天認為,由於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寵物機器人對於歐美、日韓等養寵普遍地區的部分老年人來説是剛需,並且已經催生了日本的機器貓咖店、北歐暖手機器貓這樣的新場景。而國內老年人消費習慣不同,但隨着經濟和文化發展,國內一線城市未來可能有類似需求。陳昊天同時表示,陪伴型寵物機器人這個賽道的創業是非常有情懷的,非常感性的,大家將自己想象的事情創造出來,它能夠讓人類社會發生一些改變,這讓人抱有激情。

螞蟻集團NEXTA創新實驗室項目負責人何思翀對話大象機器人全球商業總裁CMO 陳昊天

面對如今信息焦慮、睡眠焦慮的時代,AI如何幫助人們解決睡眠焦慮、快速入眠?麒盛科技總經理黃小衞分享了舒福德是如何通過技術創新來重塑睡眠產業的競爭格局。他談到:「我們在C端看到的用户絕大部分的睡眠問題,其實可能只需要通過調整一下寢具就可以得到改善。舒福德智能牀的核心圍繞着用户在睡眠的需求而展開,我們對用户在8小時的睡眠環境下真正遇到的問題的解讀,這個纔是我們一切出發的原點。同時,我覺得在現在的AI時代下,我們如何提供更高級別或者更高精準的睡眠服務產品給到用户,如何把在醫療端的一些方法或技術轉化為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產品,這是一切的關鍵。」未來三年,黃小衞認為AI大模型腦機接口、不同類型的傳感器都有可能被整合到智能牀的產品里面去,讓智能牀能全面性、系統化地去理解用户,幫助用户解決睡眠問題。

麒盛科技總經理黃小衞

在36氪「未來+ 」採訪間的最后一個深度專訪環節,科沃斯機器人全球GTM總監吳奇首先分享了科沃斯地寶X9系列新品及技術。談及AI對家用服務機器人的賦能,他表示,科沃斯一定會積極擁抱AI、擁抱大模型。「我們擁抱AI的方式,是通過AI技術去提升產品對於用户複雜家庭環境的理解,為用户提供更系統、更優化的清潔方案,幫助用户提升清潔體驗和效率。」此外,作為在全球 80 多個主要國家和地區都有佈局的領先出海品牌,吳奇分享了科沃斯的整體出海戰略:第一,把技術進行更多形式的複用;第二,不斷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第三,對現有已經拓展好的市場繼續深耕。

科沃斯機器人全球GTM總監吳奇

作為科技與產業創新的觀察者與躬身入局者,36氪始終密切關注人工智能與智能家電的行業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未來,36氪將繼續聚焦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探索AI還將為家電行業帶來怎樣的深刻變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