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6 17:00
今年 2月份 ,工程機械 行業 龍頭 企業 三一重工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正在 籌劃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如果順利完成上市,其將成為在 「 A+H 」兩地 上市的企業 。實際上, 在「三一系」中,除三一重工、三一重能、三一國際之外,另一家企業德力佳傳動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佳」)也正在IPO,若其能順利上市發行,德力佳將成為「三一系」的第四家上市公司。
此次,德力佳擬通過IPO募集資金18.8億元,用於投入年產1000台8MW以上大型陸上風電齒輪箱項目,以及汕頭市德力佳傳動有限公司年產800臺大型海上風電齒輪箱汕頭項目。項目實施后,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司市場地位,增強公司整體競爭力,有利於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市場佔有率位列全球第三
據 招股書披露,德力佳成立於 2017年,主要從事高速重載精密齒輪傳動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核心產品為風電主齒輪箱 , 下游應用領域目前主要為風力發電機組。
風電主齒輪箱是風電機組中最關鍵的部件之一,對風電機組的作用十分關鍵。德力佳的風電主齒輪箱產品具備等強度、等剛度、輕量化、平臺模塊化、高功率密度、高傳動效率和高可靠性等優點,可適用於不同地理氣候條件,適配中低風速、高海拔、高低温、海上潮濕腐蝕等嚴苛複雜工況。
從全球下游風電行業來看,受益於行業的飛速發展,風電主齒輪箱市場容量逐年擴張。根據QY Research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規模大約為56.88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88.26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期間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5.40%。
圖1:全球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收入及增長率
近年來,隨着我國節能減排、「雙控」「雙碳」政策目標的推進落實,我國風電行業亦迎來高速發展。風電主齒輪箱作為風電整機制造的核心部件,其市場規模也隨之迅猛擴張。根據QY Research統計數據,2023年中國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規模大約為31.36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42.63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期間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33%。
圖2:中國風電用主齒輪箱市場收入及增長率
風力發電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德力佳的業務規模和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根據QY Research統計,2023年德力佳的全球市場佔有率為12.77%,位列全球第三,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為20.68%,位列中國第二。
風電主齒輪箱作為直接影響風力發電機組總體性能和壽命的核心部件,其發展狀況深受風電行業政策變化的影響。在「雙碳」政策的指引下,大力發展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已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風電行業的快速發展。不過隨着風力發電平價上網政策的推進和國家補貼的取消,風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降低風機成本已成為下游風機制造商的共識。對此,德力佳表示:「如果未來國家對風電行業開發的支持力度降低,將對風電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公司的營業收入及利潤水平,公司存在因產業政策調整對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目前來看,大多數風機制造商的主齒輪箱大多依賴外部採購,但個別下游廠商已初步具備自產自研齒輪箱的能力,從而減少了對上游供應商的採購需求。例如,作為德力佳的前五大客户之一的遠景能源,已實現風電主齒輪箱的批量自產,2024年對德力佳的採購規模已經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滑。對此情況,德力佳坦言:「未來若其他客户也採用自產齒輪箱的生產模式,自建風電主齒輪箱生產線,可能降低對公司產品的採購需求,從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因此,上游供應商需及時關注產業鏈內的需求變動,警惕下游客户向上遊延伸所帶來的風險。
前五大客户貢獻九成以上收入
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德力佳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62億元、31.08億元、44.42億元、13.72億元;同期的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2.91億元、4.84億元、5.74億元、2.31億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18%、23.10%、23.66%、25.80%。 報告期內,德力佳的業績規模呈快速上漲趨勢,但受到「搶裝潮」結束影響,總體毛利率存在波動。
從客户資源看,德力佳已與風電整機行業頭部企業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三一重能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多次被金風科技、遠景能源、三一重能等企業授予「最佳供應商」「優秀供應商」「最佳交付夥伴」「戰略合作伙伴」等榮譽,在行業內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客户集中度方面,報告期內,德力佳向前五大客户合計銷售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94%、98.86%、95.92%、97.89%。對於這一佔比較高的緣由,德力佳解釋稱:「主要系公司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領域,下游風電整機制造行業集中度較高所致。」對此,其也進行了提示:「若公司現有主要客户出現因經營不善、產業政策調整、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導致的業績下滑,或因其自身發展規劃變化而減少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在持有德力佳5%以上股份的股東中,包括風電整機制造龍頭三一重能和遠景能源,報告期內,德力佳向其銷售風電主齒輪箱構成關聯交易。報告期各期,德力佳的關聯銷售佔比分別為74.75%、37.39%、45.43%、57.72%。德力佳稱,若未來公司關聯交易相關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出現不必要、不公允的關聯交易,或公司與三一重能、遠景能源的交易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則可能對公司及股東的利益造成不利影響。」
根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1月,德力佳有限最初設立之時,劉建國、孔金鳳、三一重能及加盛投資共同出資設立德力佳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0萬元,其中,三一重能出資2000萬元佔股20%,為德力佳的創始股東,並且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三一重能持股28%,為德力佳的第二大股東。
不僅如此,德力佳曾以1元價格收購三一重能持有的德力佳增速機(原名北京三一增速機設備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招股書顯示,德力佳增速機設立於2011年3月,設立時由三一重能100%持股。2017 年末,由於三一重能戰略調整,不再自產風電主齒輪箱,故而將自有的風電主齒輪箱相關生產設備作價9368.46萬元轉讓予北京三一增速機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以便后續通過對外轉讓公司股權的形式盤活資產。在德力佳設立初期,其採用租賃方式使用三一重能相關生產設備,由於相關自有生產設備不足,為滿足公司生產需求於2018年收購德力佳增速機以獲得相關生產設備。經各方協商確定,股權轉讓價格定價為1元。
研發投入仍有提升空間
風電主齒輪箱是風電整機的核心部件,由於風電主齒輪箱的設計和製造涉及多學科知識,包括機械工程、材料科學、流體力學、熱力學等,這都使得 風電主齒輪箱成為風電機組中技術門檻最高的部件之一,因此,廠商的研發實力和技術生產水平至關重要, 換句話説,核心技術便是一家風電行業廠商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關鍵因素。
據招股書介紹,德力佳公司具備較強的研發實力,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共取得授權專利57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公司牽頭參與起草了《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齒輪箱設計要求》《風力發電機組傳動系統潤滑油在線狀態監測系統》《風能發電系統風力發電機組球墨鑄鐵件》等7項國家或行業標準。
在技術創新機制方面,為持續技術創新、保持市場競爭力,德力佳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技術創新機制,包括建立完善的研發體系、建立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持續進行研發投入等,這對於確保公司核心技術的先進性,不斷吸引並維持優秀技術團隊的穩定,以及公司的穩定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研發投入情況來看,報告期內,德力佳投入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918.94萬元、4365.00萬元、11982.63萬元、5109.40萬元,對應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66%、1.40%、2.70%、3.72%。從研發團隊情況來看,截至2024年6月末,德力佳的研發人員數量為59人,佔總員工人數的4.50%,其中55.93%的研發人員學歷為碩士及以上,44.07%為本科(含大專)。
與同行業公司相比,中國高速傳動、中國動力、大連重工、杭齒前進、威力傳動、亞太傳動、錫華科技七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在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中,分別為4.59%、4.84%、5.33%,顯著高於同期德力佳研發費用率。2024年上半年,亞太傳動和錫華科技未披露相關數據,威力傳動的研發費用率則由7.69%大幅提高至14.42%,幾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增加到6.81%,亦超過德力佳。
近年來,隨着下游風機大型化進程的加速,風電整機制造商的產品迭代速度明顯加快。對於可能產生的技術風險,德力佳在招股書中作出提示:「如果公司不能準確把握風電行業的發展趨勢,不能及時跟進客户產品的更新換代,將可能影響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未來的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