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6 16:13
「智能講解」人形機器人為參展觀眾帶來定點講解、語音問答等全流程一站式導覽服務,「智慧客廳」根據主人的指令進入家庭影院模式,乘客搭載無人駕駛車輛前往目的地……如今,這些極具「未來感」的場景在生活中變得越來越常見。一場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消費升級正在眾多領域悄然發生。
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這一戰略部署通過政策「組合拳」精準發力,不僅為消費市場可持續增長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各地不斷細化落實、更好地以以技術創新賦能消費升級提出了要求。
作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青島,正以「人工智能+消費」為重要抓手,重塑消費場景、煥新消費體驗,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提振消費活力。
一
新產品、新服務,是「人工智能+」撬動新消費的基石。
從「被動篩選」到「精準捕獲」,從「經驗主義」到「數據驅動」,人工智能具備順應消費者新期待的能力。從供給側來看,能否合理運用這種能力,提供具有競爭力、吸引力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是激發新消費需求,提振消費的關鍵之舉。
當前,青島正充分發揮自身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將大模型與垂直行業結合,以人工智能+催生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新服務,與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家電領域最為明顯。
在剛剛閉幕的2025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海爾AI直驅洗衣機根據衣服的材質精準計算每一個細微的洗滌動作、調整洗滌過程,讓15分鍾速洗程序的洗淨效果提升30%;海信AI電視只需輕按遙控器AI鍵,影迷、球迷、家長、遊戲玩家都能即刻解鎖專屬功能,實現「主動服務」;澳柯瑪全新推出的接入DeepSeek的AI健康管理系統,只需在客廳電視前站定,用户就可以從屏幕上獲取心率、心率變異性、血壓、血氧、血糖等多項指標……
這些創新實踐,既讓智能家居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概念有了具象的產品、服務展示,也以其極具科技含量的高產品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用户的認可,激發消費活力。就拿最近熱度很高的leader懶人洗衣機來説,這款自帶AI智能投放系統的高科技產品,自3月16日上線以來,目前在京東的預約人數已經超過9萬台。
二
場景,是引發「人工智能+消費」化學反應的催化劑。
人工智能是共性技術、賦能技術,必須與應用場景結合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以人工智能+撬動新消費模式,更是如此。誰能率先在更多消費場景中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應用,誰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人工智能+消費」帶來的發展紅利。
當前,青島正越來越多地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重塑消費場景,為消費生活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
比如,面向文旅展會,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展示中心展出了搭載大模型的全自主智能講解機器人,可以實現全展區精準導航、自主避障、定點講解、語音問答等功能,並可採用中、英、西、法、德等多種語言,輕松接待國際客户。
針對社區零售、家政維修等關係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板塊,以薩利用自身的「AI+大數據」技術優勢獨家開發的小程序,已經接入上百家新零售、家政供應商,平臺上線以來,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的市民提供了繳費、就業、公益等40余項功能服務,累計訪問量超500萬次。
與此同時,青島運用新場景打造新業態,不僅為產業升級添助力,還在培育更多消費模式。比如,青島市北區藉助浪潮社會治理智能平臺智慧停車系統,用户既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周圍空余停車位,還可提前預約。藉助車牌識別技術等,用户還可以實現微信或支付寶等平臺的無感支付,重塑用户消費體驗。
三
説到底,人工智能不僅僅是技術賦能,更是一場產業變革。因此,以「人工智能+」撬動新消費的持久動力,還是在於產業生態的發展壯大。
當前,青島正通過系列政策「組合拳」進一步塑強人工智能發展優勢。
加快算力佈局,夯實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基礎底座。近年來,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青島移動、青島聯通等多個算力中心建成啟用,目前青島算力總規模超4100P,賦能企業數量超3.6萬家。日益豐沛的算力基礎設施無疑將為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10+1」重點產業發展提供先決條件。
堅持場景牽引,在交通運輸、康養領域等重點領域開放更多應用場景,以場景引項目、帶產業。目前,青島已經開放了涉及市南區、市北區等八個區(市),共121條道路用於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測試;在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內,已經集聚起一批具有創新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相關企業,覆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智慧城市、畜牧養殖等多個場景領域。
依託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力海洋領域大模型、垂直領域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細分賽道。其中,在垂直領域大模型中,青島已經涌現出了創新奇智「奇智孔明AInnoGC」工業大模型、以薩技術「數智八斗」大模型,海爾智家HomeGPT大模型等10余個垂直大模型,均已投入商業化應用,賦能傳統制造企業升級轉型的同時,更逐漸成為新產品、新服務的催化器,拓寬場景應用的「放大器」。
政策扶持也是產業生態構建的重要一環。據悉,青島每年將發放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的「算力券」,支持企業購買算力服務,按照實際支付算力費用不超過20%的比例,給予企業最高100萬元補貼。
與此同時,青島也在加強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深化產教融合等,壯大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態。近日「山大智能助手」面向該校7萬余名師生正式上線,首周用户量便超7500人;青島農業大學發佈的新農科教育教學大模型,已逐步應用於智慧農場、智慧牧場等教學場景……越來越多的駐青高校把發展重心向人工智能領域傾斜,為青島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發展壯大提供了不竭動力。
當人工智能開始理解消費行為的深層邏輯,當產業發展逐步實現從催生新產品、新服務到拓寬新場景、壯大新生態的演進,挖掘消費潛力、激活消費活力的引擎纔將被真正點燃。
據悉,青島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目標是,預計到2027年達到1200億元。可以想見,這場由「人工智能+」撬動新消費的青島實踐,在高成長性消費賽道的開闢過程中,必將催生更多可能性。(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