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5 22:20
(來源:梧桐樹下V)
文/梧桐多米
小米集團-W(01810)發佈公告,於2025年3月25日通過先舊后新方式配售股份。
這是繼2018年小米集團IPO募資370億港元、2021年可轉債募資40億美元后的第三次大規模融資。
這是港股常見的「先舊后新」配售方式。
1、大股東出售舊股
雷軍通過其控股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賣方)將持有的8億股舊股以每股53.25港元的價格配售給不少於6名獨立機構或個人投資者,募資約425億港元。承配人獲得股份后即可自由交易,無需鎖定期,確保資金快速到賬。
2、公司發行新股補足
小米隨后向雷軍等額發行8億股新股(認購價與配售價相同),恢復其持股數量。此操作最終實現股本擴容3.1%,總股本增至約251.1億股。
在股權結構上,這次配售雷軍持股比例將從24.10%微降至23.4%,絲毫不影響他對小米的控制權。其他股東合計持股從75.9%稀釋至73.6%,新增投資者持有3.1%股權。
「先舊后新」這種配售方式有3點好處。
1、沒有鎖定期,承配人獲得股份當日即可交易,流程較傳統增發縮短2-3周。
2、可以在股價的高位鎖定成本,小米股價過去一年累計漲幅達285%,此時配售可降低單位募資成本。
3、能規避監管審批,在港股規則下無需額外審批,減少市場波動風險。
這由於此次配售導致股本被攤薄,小米今日股價下跌了6.32%,成交額突破718億港元創歷史天量,部分投資者因股權稀釋和短期收益攤薄選擇離場,而高盛、中金、花旗銀行等機構則關注中長期價值,認為此舉有助於優化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有望下降2-3個百分點),加速SU7車型產能爬坡,併爲即將啟動的2027年海外汽車市場佈局儲備彈藥。
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是一門需要「燒錢」擴張的生意。
小米集團3月18日發佈2024年度全年財報,2024年全年營收3659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5.0%。2024年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328億元。集團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27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41.3%,其中包括智能電動汽車經調整淨虧損人民幣62億元,平均每臺車虧損4.53萬元。
2025年是新能源車「淘汰賽」階段。
小米汽車志在衝刺全球新能源車第一梯隊,在國內要面臨比亞迪、華為圍剿,海外要應對特斯拉價格戰和蘋果造車威脅,小米需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單車成本。小米此舉與比亞迪同期港股435億港元的配售形成呼應,是車企在行業高景氣周期搶佔融資窗口的共性策略。
此次配售是小米在股價高位進行的戰略性資本運作。
通過高效資本運作,既抓住股價高位窗口降低融資成本,又為正處於關鍵投入期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注入「彈藥」。短期雖引發市場震盪,但長期看為汽車、AI等核心業務注入關鍵資源。成敗將取決於資金使用效率及生態協同的兑現能力,若戰略落地順利,小米或成為「智能出行+AIoT」時代的領軍者。
投資者短期需要注意技術性拋壓,建議關注54港元支撐位,長期需重點關注2025年Q2交付數據及AI產品迭代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