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5 19:13
未來已來,唯變不變。商道恆常,守正創新。如何在AI驅動的產業變革中,進一步全面鞏固、加速提升數字化能力和水平,加力發展新動能,平安正給出新解。
文|蘇璟凡
在AI智能涌現重構人類認知座標系的時代浪潮中,金融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智變。
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以迅猛之勢席捲AI界,並在金融領域掀起巨浪。它代表了AI技術的革新與突破,重塑了行業標準與競爭格局,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亦開啟了對DeepSeek系列模型的應用探索。
「非為如何應對變革,而是成為變革本身;非求在浪潮中生存,而要順勢而為、把握浪潮新方向。」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2024年報致辭中表示,改革創新是中國平安2025年經營方針的重要主題,全面數字化戰略是2025開年的首要任務。
乘着AI的時代浪潮,中國平安這艘綜合金融巨輪正沿着「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並行、科技驅動戰略的「主航線」不斷向前行駛。在中國平安金融巨頭的標籤下,科技底色是驅動這家龍頭保險企業走向長牛的原生基因。
而這一切亦反映在資本市場的信心上,2024年,中國平安收穫了一份靚眼的成績單,成績單中的多項數據則折射出資本市場和公眾對於公司的信心。
2024年,中國平安交出了一份靚眼的「成績單」,數據顯示,公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1218.62億元,同比增長9.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7.8%;營業收入10,289.25 億元,同比增長12.6%。
成績單的背后亦是中國平安不斷夯實科技底座、長期投入的效果顯現。當前,中國平安自研垂直AI大模型,並加速賦能生態應用。同時,聚焦核心技術研究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控,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080項,位居球金融科技、醫療健康專利前列[微軟用户1] ,構建行業領先的五大實驗室、九大數據庫,搭建三層大模型體系,形成垂域行業壁壘,持續推動大模型與業務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
近日,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平安目標價,A股目標價從59元提升至65元,港股目標價從65港幣提升至67港幣,並特別指出中國平安是摩根士丹利最看好的首選推薦[微軟用户2] 之一。同時,高盛在發表中國市場策略報告中,特別列出該行篩選的中國人工智能投資組合名單,中國平安作為「收入加強者」的重要代表,入選該投資組合。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在科技驅動時代,2025年中國保險業真正進入「科技金融」新紀元,「AI價值戰」時代正在來臨,人工智能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正引領金融行業新一輪變革。中國平安將強化科技賦能,加速推進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平臺的深度融合發展,開啟全面數字化戰略新篇章。
基石:夯實支撐底座、賦能核心場景
科技基因正融入中國平安的發展血脈,其領先的科技能力,為AI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平安首席科學家肖京近日[微軟用户1] 表示,AI是近年科技創新領域主陣地,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佈局,彼時打通全集團數據孤島,構建數據平臺,並且打造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夯實技術底座,現在已經全方位覆蓋人工智能所有領域。同時,公司也建立了完善的算法、數據研發組織機構,可以支持新技術快速研究、迭代測試、部署、應用等。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在科技人才方面,我們從十幾年前就着手打造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人才隊伍,目前平安集團有超過3000名科學家,正在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崗位重點招聘。」肖京如是説。
從數據來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已擁有超2.1萬名科技開發人員、超3000名科學家的一流科技人才隊伍,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080項,其中生成式AI專利申請數位居全球第二。
場景應用上,中國平安也將科技深度融入業務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在多個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平安通過構建「953」護城河來實施AI科技築底。「953」戰略包括九大數據庫、五大實驗室和三大科技公司。九大數據庫包括金融數據庫、醫療健康數據庫、經營數據庫等,這些海量數據是AI創造價值的核心基礎;五大實驗室則確保平安在AI科技的前沿地位;三大科技公司(平安金科、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負責內部賦能和場景深度應用和開發。
2024年11月6日,中國平安憑藉產品服務、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的領先創新優勢入圍亞洲金融科技創新者榜單榜單,位列保險科技領域第一。中國平安作為中國最大的金融保險集團之一,在全國擁有約 2.4 億零售客户,在保險產品創新,人工智能技術驅動醫療服務方面表現亮眼。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在2024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平安集團對於科技定位非常清晰,科技是支撐底座,核心定位是賦能。現在以及未來科技投入和發展過程中,如何讓人工智能和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金融主業和醫療健康養老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為主業創造價值,是公司的定位。
郭曉濤強調,「在AI拐點接近來臨時刻,我們非常期待,也相信科技能夠讓我們的主業持續健康的超越市場,穩健增長。」
中國平安對科技的重視程度,亦能體現在2024年報中。據不完全統計,「科技」至少被提及125次,「數字化」至少被提及40次,「AI」被提及27次,「人工智能」被提及10次。同時,年報顯示,中國平安緊密圍繞主業轉型升級需求,運用科技賦能金融業務降成本、提效率、控風險。
躍遷:從「老樹開新花」到「沃土生奇苗」
AI浪潮正在重構全球金融保險業,中國平安如何挺立潮頭?
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開源大模型,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構企業價值創造的底層邏輯,對金融保險業亦影響深遠,而全面數字化成為平安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與「領頭雁」。
當前,中國平安旗下多家子公司已完成DeepSeek佈局。諸如,平安銀行已經在DeepSeek技術應用上展現出系統性佈局與階段性成果。據業績報告顯示,截止2024年末,已上線知識數據Agent、風險RiskGPT、CoPArtner代碼輔助平臺、辦公智能助手等大模型應用場景超 200個。
其中,數字化營銷與風控領域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營銷端通過AI深度整合客户畫像、市場動態及決策偏好,構建起"需求洞察-策略生成-動態優化"的營銷體系,使得財富管理的資產配置方案真正實現"千人千面";風控端則依託DeepSeek多源數據融合能力,打造覆蓋信貸全周期的智能決策體系,通過客羣分層、人機協同等模式,實現風險識別準確率與經營效率的提升。
平安人壽快速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上線專為壽險打造的DeepSeek智能平臺,並率先在產品銷售、人員培訓及客户服務三大核心場景落地應用。同時,平安健康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並已完成部署及部分場景應用驗證,在其「平安醫博通」多模態大模型和「平安醫家人」醫生工作臺基礎上,藉助於強大的通用能力提升在垂類領域的訓練效率和訓練優勢,再度探索提升醫療AI技術賦能及場景應用,推進AI大模型在複雜醫療場景的應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中國平安已成功搭建通用模型、垂直領域模型、應用模型三層大模型體系,構建起完善的數據、模型、功能協同的研發和組織架構,實現前沿算法和技術快速上線、測試和部署,並將AI產品及解決方案深度應用於「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路線中,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商業價值,形成了強勁的金融新質生產力。
肖京介紹,目前中國平安通用、垂直領域、應用這三層大模型基本就可以覆蓋所有場景的需求,而且能夠自主選擇、適配不同場景使用。他認為,因部分場景需要在手機、iPad等端側使用,需要的模型性能、精度等皆不同,這就需要更大、更復雜的模型來實現。
展望前路,肖京亦透露,未來我們還要做的事情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把垂域模型做深做強;二是要打造一系列的工具平臺,包括智能體平臺,包括模型訓練、蒸餾、推理的工具平臺,有這些平臺以后,就能基於各種場景快速打造一個模型矩陣,這個模型矩陣是一個快慢思考結合的、適配各種場景的模型體系;三是要幫助業務一起把模型體系能夠很好地跟業務結合起來,賦能三類場景:
一類是存量的業務場景,我們叫做「老樹開新花」,存量場景升級,這就是我剛纔講的77類場景。
第二類是「新枝發新芽」,一些原來做不到的業務,通過DeepSeek升級以后,能夠覆蓋一些新的場景。
第三類是「沃土生奇苗」,這是基於AI完全從0到1打造的原生應用場景,這三類場景我們會持續深挖。做好這些工作之后,才能充分發揮大模型平臺、智能體平臺的能力,真正把我們的業務提效。
重構:價值燈塔估值升維
DeepSeek的橫空出世,引發中國科技資產重估浪潮,中國平安亦迎來價值重估。
從中國平安AI科技賦能主業邏輯來看:首先,科技賦能金融、醫療、養老生態,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平安累計獲得人工智能國內外競賽冠軍30項,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080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
同時,沉澱海量數據訓練大模型,持續深化金融和醫養領域垂直大模型建設,積累30萬億字節數據,超3.2萬億高質量文本語料等,打造全球最大金融、醫療數據庫之一;深挖業務場景,廣泛應用、服務於全集團85個垂直大模型場景,加速推進生態圈建設和數字化轉型,全面支撐"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
其次,在數字金融領域,科技賦能金融業務效率優化、成本降低和風險防範。從案例來看,2024年,平安AI坐席服務量約18.4億次,覆蓋平安80%的客服總量;通過智能覈保、智能理賠、智能續期,實現93%的壽險保單秒級覈保,壽險保單閃賠佔比達56%,壽險保單復效提升27%;提升風控水平,平安產險反欺詐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119.4億元,同比增長10.4%。
同時,在醫療健康領域,助力服務提升,打造國內領先的醫療養老解決方案。平安健康構建多模態大模型,打造12個系列的業務模型羣,AI賦能醫療全流程業務場景,"平安家醫"服務效能提升約62%。自主研發AI輔助診療系統,目前已覆蓋超過2000種疾病的診斷知識,智能推薦準確率達99%,輔助診斷準確率在95%以上。
中國平安AI科技賦能主業風格鮮明。與市場上其他類似的產品相比,中國平安的AI+金融產品最大的特點是把業務和技術緊密結合。諸如,與傳統車險相比,中國平安的AI+車險也展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其在智能理賠場景進行了全方位專利佈局,發明專利申請公開量達800余件,外觀設計專利公開量近50件等。
平安千億研發投入鍛造的AI賦能新引擎,能否撬動估值座標系重構?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佈的中國壽險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該機構持續看好平安強健的資產負債表、AI賦能的業務運營、有吸引力的估值及股東回報和其「綜合金融+醫療養老」雙輪戰略,並將其作為最看好的行業首選投資推薦[微軟用户1] 。
同時,高盛在最新研報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中國股市AI投資框架,其中平安是被列入「非科技領域收入增強型(AI驅動營收增長)」這一主題類別中的保險公司;瑞銀則在研報中指出,平安擁有強勁的數據基礎設施、特定領域人工智能模型的基礎以及專門的人工智能開發團隊,已利用AI優化營運。
在資本市場的認知圖景中,中國平安曾長期被錨定在"綜合金融"的象限座標內,這層濾鏡模糊了其底層邏輯中躍動的科技基因,更讓二級市場的估值模型始終難以突破傳統資產負債表框架。當生成式AI重構產業估值範式,這家金融巨擘,正通過巨大數據的算法穿透力,啟動和了新的敍事和估值邏輯,科技勢能的裂變正在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