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5 19:58
【解剖大盤】
昨天港股回到20日線,但量能萎縮是個隱患,加上隔夜美股又在漲,今天港股沒有穩住,跳空低開往下,收盤跌2.35%。今天倒是放量了2853億,實際上刨掉小米(01810)的718億還是縮量的。
説特朗普不擔心美股是假的,其在內閣會議上再次呼籲美聯儲降息。他上周在社交媒體發帖稱,鑑於計劃中的關税對經濟造成的可能衝擊,美聯儲降息會好得多。
關税依舊是市場最關注的頭號話題,特朗普繼續拿關税來威脅,當地時間24日特朗普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宣佈對汽車、木材、芯片徵收額外關税。他還表示,可能對多國減免關税徵收。此外,特朗普還進一步説明,並非所有關税都會在4月2日生效,對購買委內瑞拉能源的國家所徵收25%的關税將在現有水平上累加。他還説,歐盟已經同意將汽車關税降至2.5%,跟美國一樣的水平。實際上歐洲並沒有相關行動,據媒體,印度對削減55%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税持開放態度,這些商品目前的關税税率從5%到30%不等。特朗普的全球對等關税將於4月2日生效,將影響印度對美國出口總額的87%,價值660億美元。對原產於美國價值超過230億美元的商品,印度準備大幅降低、甚至有些完全取消關税。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是輿論先行。注意,外資正在悄然迴歸印度股市,為今年以來首次。數據顯示,在截至3月21日的一周內,外國投資者淨買入了5.15億美元的印度股票,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的首次淨買入。看上去這個體量也不大。
昨天談到小米集團的融資行為,其實小米並非是等米下鍋,賬上還有不少現金,但未雨綢繆,多備點現金總沒壞處,汽車行業投入巨大,量產需要錢的地方多,何況,后面還有一個燒錢的機器人項目,長遠看,發展前期都不錯。但今天走勢卻跌了6.32%,主要原因是大環境不好,遇到退潮期,而且業績利好也已經釋放,缺乏有效對衝。今天放巨量718億,顯示承接還可以。
今天影響市場情緒的是AI,3月25日,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09988)主席蔡崇信在香港舉行的匯豐全球投資峰會上表示,開始看到美國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建設出現泡沫苗頭,許多投資公告都是「重複」或相互重疊的。3月24日,高盛分析師團隊下調了機架級AI服務器銷量預測,2025年及2026年預計出貨量分別從3.1萬臺和6.6萬臺下調至1.9萬臺和5.7萬台(以144-GPU等效計算)。這導致了整個AI板塊集團調整,如算力個股新意網集團(01686)跌超7%。華虹半導體(01347)跌超6%。
實際上這是誤解,蔡崇信的講話説的是美國的IDC有泡沫苗頭,包括星際之門的大手筆投入,這種説法沒毛病,因為美國還沉浸在AI大幅領先的預想之中,搶先堆算力也很正常,問題是在中國DS的衝擊之下,下游應用端並沒有太大的改善,IDC的需求並沒有那麼多。看看日本的軟銀承諾要投幾千億美元,現在還會投嗎?當然不會。而國內很多大廠在IDC的投入都挺大,不斷加註,因為看好中國AI前景。輿論媒體亂帶節奏疊加大盤下跌,資金就先砸為上。
機器人也表現不好,3月23日,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興興現身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被問及「人形機器人走到普通的尋常百姓的家庭里大概還需要多久」時表示:不是最近兩三年能實現的。這當然是保守的説法,按照現在機器人日新月異的發展,預計年底就會有大的改觀。短期機器人還是缺乏勁爆的催化。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資金被動收縮做防禦。集中在公用事業的高速公路,如安徽皖通高速(00995)、廣深鐵路(00525)等,還有電力的華能國際(00902)、物流的安能物流(09956)等等。東方電氣(01072)拉起估計炒的核聚變概念,這個題材在A股很火。而航空類則是因為出了2月數據不錯,中國東方航空(00670)、南方航空(01055)、國航(00753)均不錯。私人飛機龍頭西鋭(02507)財報很不 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由於G7發佈后訂單需求激增,公司交付量保持在創紀錄的一年。訂單量從2023財年的519架增加至2024財年的633架,同比增加114架。2024財年的收入創歷史新高,從10.7億美元增至12億美元,同比增長12.1%。今天大漲超17%。
3月25日,國家衞生健康委決定組織開展2025年人口高質量發展研究揭榜攻關活動。公開徵集遴選一批具備較強研究能力的單位揭榜攻關,形成一批創新性理論和政策對策研究成果,為優化新時代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重慶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生育有關決策部署,目前,正按國家統一部署推進相關工作。同時,相關部門已起草了促進生育、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的相關文件。看來國家對於刺激生育這塊已經在採取措施,錦欣生殖(01951)漲3.5%。
據《上海證券報》在「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獲悉,計劃投資15億元人民幣的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項目落地上海寶山區。該項目計劃建設國家級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以上海電氣(02727)為龍頭,通過投資、併購及產業調整等多種方式,進行上海市工業母機相關產業的整合,培育打造世界級工業母機集羣。
央行官網發佈公告,宣佈將開展4500億元MLF操作。值得注意的是,本月起央行將MLF操作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為多重價位中標,這意味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誌着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預計採用多重價位中標后,MLF資金成本將總體下降,緩解銀行淨息差壓力。
【板塊聚焦】
2025年全球最大煙草巨頭菲利普莫里斯旗下ZYN品牌20款尼古丁袋獲FDA認證,標誌口含煙正式脱離「灰色地帶」,美國市場進入合規化爆發期;全球尼古丁袋市場從2020年6.77億美元飆升至2025年70.6億美元(CAGR 60%+),美國獨佔76%份額(ZYN市佔率超70%)。
思摩爾國際(06969):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煙代工商,其產品覆蓋封閉式電子霧化設備及煙彈,部分煙彈可能使用合成尼古丁作為原料。
華寶國際(00336):其子公司華寶香精是國內領先的香精香料供應商,可能為電子煙液提供配方支持,間接涉及合成尼古丁應用。
【個股掘金】
中國國航(00753):擴大旅遊消費刺激航空需求提升 國際線供需加速修復
近日,6家航空公司陸續披露2025年前2個月經營數據情況。整體來看,6家航空公司的2月客座率均超過80%。中辦、國辦近期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擴大文體旅遊消費。中國國航將於3月27日舉行董事會會議以審批全年業績,公司之前預告2024年大幅減虧,估算全年扣匯扭虧,符合預期。
點評:擴大旅遊消費有望刺激支線航空需求提升。國航是中國航空業的領軍企業,是中國唯一一家可載國旗飛行的民用航空公司,還承擔着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的專機任務等,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國際形象。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為主要基地,擁有覆蓋全球的航線網絡,其國際航線網絡全面,在歐美等地區的航線優勢明顯,能夠提供連接世界各大城市的直航服務,可滿足旅客多樣化需求。2024-2025年冬春季,計劃執行445條航線,其中國際客運航線105條,地區航線13條,國內航線327條。持續新開和增班多條國際航線,國內航線也加密優化,充分享受國家免籤政策利好紅利。投資收益:持有國泰航空29.99%的股權,國泰航空能為國航持續貢獻不菲的投資收益。租賃業務:中國航空需求增長,民用客機超半數靠租賃,中國國航作為大型航空公司,涉及大量飛機租賃業務。中國國航國際航線佔比高,美元負債多,人民幣升值可帶來匯兌收益,降低租賃成本。2025年航油成本下降仍為航司利潤釋放最直接因素。2025年機隊周轉繼續恢復,助力收入增長與成本攤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