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萬青少年日均使用3小時,AI Agent設備「聽力熊」認為10后孩子最需要共情|涌現新項目

2025-03-25 13:20

文|鄧詠儀

編輯|蘇建勛

一句話介紹

聚焦4-14歲人羣的AI智能硬件——Teeni.AI「隨身智能體」。 

團隊介紹

袁琳(CEO):創始人兼CEO,原ROOBO營銷副總裁,曾參與創立兒童機器人第一品牌 「布丁機器人」,完成多筆超億元戰略合作,從事互聯網產品運營工作十余年,是產品、運營、品牌營銷等多個領域專家,帶領團隊實現多項業務突破和創新方向變革。 

夏崇彥(總裁/硬件負責人):歷任 ROOBO硬件產研負責人,2016-2017年布丁機器人年銷量超10萬台,管理智能硬件累計出貨量5000萬台,激活設備超500萬台,曾任愛立信核心網軟件研發與項目管理。 

張馳(首席科學家&CTO):西湖大學AGI 實驗室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專注多模態大模型與生成式AI,發表近30篇頂會論文。曾任騰訊大模型科學家,連續兩年入選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融資進展

近期,正式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商湯國香資本領投,ZMC capital跟投,歷史投資人包括藍馳創投、國香資本。 

產品及業務

TeeniAI基於「AI agent」(智能體)這一概念,構建了面向4-14歲用户的「專屬隨身智能體」硬件產品系列,目前產品分為入門級的T系列、進階的X系列(一體式智能體),以及多模態能力更強的分體式隨身智能體。 

2022年,團隊先用T系列以百元級定價切入聽力機市場,當時的聽力機市場仍為離線設備為主,設計落后。聽力熊保留了傳統機械按鈕以及極簡設計,降低使用門檻,加入AI大模型相關功能,實現了產品更新,從而獲得第一波迅速增長,積累了數十萬用户,當年營收就已達千萬元級。 

△來源:Teeni.AI 

在聽力熊產品中,團隊設計了一整套圍繞兒童成長的AI系統。除了聽書、學習等場景,聽力熊可以記錄用户的成長事件,形成獨屬於這個用户的記憶系統,家長端則可以定期查看周報,來提升親子互動效率。 

在大模型浪潮來臨后,聽力熊團隊發現青少年對AI陪伴的需求大大加強,快速迭代推出X系列,定位是更高階的「AI夥伴」。 

△來源:Teeni.AI 

聽力熊的X系列加入了更多的多模態功能,基於內置的TeeniGPT,孩子可以即拍即問,進行創意創作。 

同時,聽力熊團隊也基於通義、DeepSeek等模型訓練了自己的大模型,對進駐產品里的經典IP角色做專項訓練,這會讓孩子的體驗更真實。 

一個例子是,2025年春節期間,聽力熊團隊迅速基於DeepSeek,訓練了基於哪吒IP的Agents形象,日均Token調用量峰值達30億次。 

2025年,聽力熊還將推出面向全球市場的新品Pocket Robot。這一產品除了目前產品的基礎功能,還會額外增強多模態能力,支持多視角攝影記錄與實時翻譯。 

自上市以來,聽力熊系列產品增速顯著,2024年,聽力熊產品累計激活量已經超過50萬台,月留存超過55%,已成為通義等大模型調用量最大的青少年終端。

並且,聽力熊已經聯合微軟、科大訊飛、豆神教育、喜馬拉雅等企業建立內容合作。當前,在聽力熊上的內容,除了常規的英語學習,也有大量的歷史故事、新聞等等內容。 

核心壁壘

創立之初,聽力熊就重新讓「聽力機」這一品類得到更新——從離線的傳統復讀機,基於大模型升級成為搭載AI智能體的硬件產品。從第一代產品起,聽力熊在就一直具備語音、攝影模塊等多模態能力,讓孩子有更好的和現實世界交互的體驗。 

同類產品中,聽力熊已經達到高活躍度和粘性。基於TeeniGPT所訓練的經典IP角色,聽力熊能提供了很好的AI角色對話體驗。 目前,聽力熊用户日均使用時長超3小時,AI交互頻率高達每天89次。

從團隊背景看,均為從事機器人行業超過10年的行業老兵,團隊曾孵化機器人品牌「布丁機器人」,年營收最高達數億元。 

Founder思考

10后出生的孩子是阿爾法時代,到2025年全球約20億人。這代孩子的部分特點第一是思想早熟,第二是非常個性化,認為自己獨一無二,覺得自己很酷,拒絕被PUA,不太聽父母的話。 

‍ 他們是抖音、小紅書、B站等社交平臺的主力創作者,聚焦在小學生穿搭、二次元、谷子文化等,羣體圈層化明顯。有部分孩子甚至因為孤獨、缺少家長陪伴會嚴重依賴網絡和社交媒體、被負面的社會內容影響從而產生心理和情緒問題。 

‍ 大模型的出現,即能滿足孩子們的個性化需求又能解決心理陪伴的問題。通過AI智能體,每個孩子都可以擁有不一樣的數字分身和夥伴,還能拓寬學習過程中知識體系的寬度和深度。

從產品定義上,最好先做升級,不是一上來就顛覆。比如,我們還是會搭載很多學習內容。 

‍ 需要正視的一個事實是:哪怕今天,整個中國市場用户,長期、每天用AI的用户是很少的。大部分家長還存在路徑依賴,買AI教育硬件的首要考慮點,還是學習,這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 如果你走得太超前,你就需要花大量的市場費用去教育。現在做好商業化的邏輯是:用當下的技術去滿足當下用户人羣的認知,纔會真正產生價值。 

‍ 但DeepSeek出來后,市場又變化了,全中國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AI,所有的家長現在的心態是無比焦慮,覺得孩子一定要摸到AI。 

‍ 當這個因素出現后,AI Agent就迎來了好時候。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讓孩子不停的摸到AI,而不是做一個單純的學習產品硬塞給他們。很多學習機類的產品,家長買完孩子就閒置了,是不會主動去用的。

Deepseek給市場帶來最大的變化,也是商業模式上的變化:消費者會願意主動尋找AI產品,而不是猛打廣告。 

‍ 現在的商業不需要靠硬宣傳。以前國內行業做消費電子的年代,是喊金句slogan、請明星代言。但現在世代人羣在變化,10后根本不需要那些東西。他們最反感廣告,他們完全不崇尚國際大牌,也不愛奢侈品,要的是共情,要代表他們的個性。

很多廠商在做角色扮演,但很多人只抄到形。沒抄到魂。大家寫Prompt、訓練角色的策略、語言風格等都是不一樣的。捏角色是你要去賦予這個角色的情感,不能只依靠大模型的能力,做個萬能的助手,要不然就會OOC(行為脱離角色)。 

‍ 孩子心目中想的角色,一定要和角色本人是適配的,你不能對李白、哪吒都問今天天氣怎樣,吃了什麼,一個萬能的角色跟Siri沒有區別。不然,孩子沒有跟他做朋友的慾望,只會覺得對方很傻。

端側AI絕對是最大的方向,也是因為阿爾法世代人羣的變化。以前的小孩喜歡小天才手錶,但再大一點,比如7歲往后,就是開始嫌棄手錶的年紀了。他們需要一個更代表個性主張的產品,要做陪在他們身邊的智能體。 

‍ 現在的大語言模型就像十年前我們寫的機器人bot,並沒有那麼了不起。還有很多人説AI原生硬件,但是你説原生這個事情,我覺得有點太早期。AI不陪伴一個人兩三年,你叫什麼原生?你就不足夠了解我。 

‍ 能達到AGI的前提是,是讓智能體跟孩子成為共同體,離不開你了,孩子纔會覺得什麼時候都得有聽力熊,你要陪我,就像真正的朋友和夥伴一樣。

《智能涌現》訪談小記

2024年,AI硬件毫無疑問是創投熱點。不同於市面上很多顛覆原有硬件形態的產品,聽力熊選擇了一個有許多革新點的舊品類——聽力機,抓住存量用户的換機需求,另外基於大模型做了全新的產品定義,從而快速贏得第一批數十萬的新用户。 

針對10后的阿爾法世代人羣,聽力熊也很好地抓住了他們獨立、自主的特質,在2024年大模型技術突飛猛進之時,迅速抓住AI Agent(智能體)的技術浪潮,引入到產品中,迅速提升了體驗。 

在運營層面,聽力熊也有不少亮眼的策劃——如配合春節等假期,引進哪吒等經典人物IP,讓產品經歷多次小破圈,提升用户粘性,也增加了產品內容層面的壁壘。 

在產品定義上,聽力熊為當下的AI硬件創業者提供了一條路徑參考。在中國,如今廣大的普通用户,對大模型等AI技術接受程度依然處於早期階段,教育市場是有難度的。在融資市場低迷、消費意願正在復甦的階段,尋找存量品類的新機會,或許是一條更現實可行的路徑。 

封面來源|企業授權

👇🏻 掃碼加入「智湧AI交流羣」👇🏻

歡迎交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能涌現」,作者:鄧詠儀,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