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5 09:09
作者 | 沈天香
編輯 | 李國政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隨着銷量增加、毛利率提升以及費用控制,我們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2025年3月21日,蔚來創始人、CEO李斌在2024年業績電話會上説。
盈利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根據當天公佈的財報數據,2024年,蔚來再次刷新虧損紀錄——淨虧損224億元,同比擴大8.1%。
對比來看,初代造車新勢力中,2024年理想汽車盈利80.5億元,並且已經連續兩年盈利;小鵬汽車虧損大幅收窄,從2023年同期的103.8億元收窄至57.9億元;零跑虧損28.2億元,但已在第四季度實現利潤轉正,是第二家盈利的造車新勢力。
蔚來鉅虧,並非單純因為銷量。實際上,2024年它收穫了史上最好的交付成績——22.2萬輛新車,同比增長38.7%。同時,其總營收為657.316億元,同比增長18.2%。
幾項數據透露了蔚來虧損的原因。
一是研發。雖然蔚來2024年的研發費用比2023年減少2.93%,但仍高達130.37億元,為新勢力中最高,如理想當年的研發投入是111億元;小鵬64.6億元;零跑最低,僅29億元。
二是銷售以及行政費用。2024年,蔚來行銷費用上漲22.17%,為157.41億元。官方稱,該費用增長主要與新品牌、新產品相關的銷售及營銷活動增加,以及銷售和服務網絡擴張、相關人員成本增加有關。
三是投資收益減少。2024年,蔚來的利息及投資收入為8.5億元,同比減少61%,但利息開支從上一年的4億元增加至7.98億元。其股權投資應占收入從2023年的6439萬元,變成去年虧損5億元。
雖然蔚來一直以來都自稱為長期主義的擁躉,地基挖得足夠深,希望蓋一個100層的樓,但理想很豐滿,現實總是很骨感。對造車而言,最重要的是在通往長期主義的路上,先保證自己能活下去。
「現在很多人教我做CEO,我該聽勸時就必須聽勸,(如果)連勸都聽不到,那就真的很麻煩。」李斌在3月14日的內部講話中説。
更早前,他卻説:「現在全網教我做CEO,但我從上大學開始就創業掙錢了,也不是沒掙過錢。」
在競爭對手的高壓之下,在所有關心蔚來能不能走下去的人的鞭策之下,李斌正帶領蔚來突圍,方向是加速自我革新與戰略聚焦。
降本增效大改革
近來,網絡上很多人唱衰蔚來。
一方面,這家新勢力多次被「黑公關」,遭遇其它車企員工抹黑造謠經營狀況,以及換電站着火視頻被惡意解讀等,讓一些人對蔚來產生誤讀或者不信任感。
另一方面則是銷量原因。今年2月,蔚來和樂道雙品牌交付量僅為13192輛,排名大幅下滑,落后於小鵬、理想、零跑、小米、極氪等一眾新勢力。
蔚來方面認為,造成銷量不佳的原因包括:受春節影響,且2月本身是銷售淡季;「5566」(ET5/ET5T/ES6/EC6)車型面臨2025款切換;樂道銷量表現未及預期。
在業績電話會上,李斌解釋説,樂道知名度只有蔚來的1/3,現已增加對樂道品牌的營銷投入,並且,根據調研數據,負面輿情對其銷量影響大概在30%-40%。
此外,樂道正在大規模擴張渠道,從去年首款車型上市時的105家門店,增加到當前超400家,但新增門店的運營效率尚在爬坡階段,60%的銷售人員為近3個月加入,正在加強培訓。
關於樂道和蔚來合併的問題,李斌稱,樂道還是會保持獨立的銷售網絡,不會在門店層面進行合併。
但蔚來最近也嘗試在一些區域,管理團隊同時負責兩個品牌的銷售和服務,還嘗試在內部設置激勵體系,讓兩個品牌的銷售團隊互相幫助賣車,以提振銷量。
此次業績電話會上,內容多針對降本增效展開,與一周前李斌的內部講話內容相似。
李斌早有危機感,去年1月他寫了一封全員信,大講提高經營意識。歷經去年一整年的思考,今年陸續將管理動作落地。「整個公司圍繞業務核心、成本核心、費用投資核心,去看把錢花在哪里,去抓投入產出和效率提升。」李斌説。
目前,蔚來開始在內部推行「基本經營單元」(CBU,Cell Business Unit)制度。
這是爲了提升組織效率、實現經營目標而設立的經營機制,將公司所有經營工作拆分為多個互不重疊的「基本經營單元」,每個單元都必須建立明確的ROI(投資回報率)指標和業績獎懲規則。對應到實操層面,就是每個部門都要單獨結算成本,明確已投入和計劃投入的成本。
換句話説,要明確每一分錢花在哪里,包項目里每個人的時間、工作、支出都算清楚賬。對於項目,低產出的,該停就停;高產出的,該加資源就加資源。對於人,要讓給公司創造價值的人把作用發揮出來;讓渾水摸魚的人暴露出來。
電話會上,蔚來還講到提升毛利率的兩方面措施。
在研發和生產層面,通過車型的平臺化和體系化,提升零件的通用化率。比如座椅骨架平臺化,可以帶來10%的成本下降;統一車上的智能硬件接口,使數據線和數據接口的成本直接降低一半,至1000元/車;自研的神璣9031芯片接下來上車,會比原本4顆orin芯片成本降低1萬元等。
在組織體系層面,有成本分析和管理團隊,每個定點如果超過成本覈算的7.5%,就需要委員會審批。2024年,蔚來整車BOM成本實現10%降本,2025年也有激進的降本目標。
雖然改革已經在進行中,但需要一定時間發揮效果,預計今年一季度財報數據不會很好看。
李斌表示,銷售淡季疊加蔚來品牌產品換代的影響,一季度毛利率承壓,同時,費用端繼續支持新品牌和新產品的品牌建設、服務網絡搭建等方面投入,更積極的財務改善要等二季報。
初代新勢力終局,不盈利就會死
至2024年,初代造車新勢力走過第一個十年關鍵節點。浪花淘盡英雄,上百個叫得出或叫不出名的品牌從大眾視野中消失,初代新勢力只留下蔚來、理想、小鵬、零跑及曾被稱為「黑馬」的哪吒。
后者正在生死線上苦戰突圍。根據媒體報道,3月19日,哪吒汽車在上海總部舉辦了一場百人規模的供應商大會,以解決拖欠供應商貨款問題。
哪吒拿出緩兵之計,希望將欠供應商款的70%債務轉為母公司合衆汽車的股權,而30%債務以現金清償,不過要作無息分期。供應商們儘管多少不情願,但沒有更好的辦法。
繼去年資金鍊斷裂后,哪吒汽車一直在積極自救,但市場已經失去信心,無論是其國內銷量還是出口量都同比暴跌。1-2月,其國內和海外總銷量不到兩千輛。
沒有錢,又失去市場信心,一切努力都是空談。很多人認定,哪吒汽車已無力迴天。他們猜測,正處於多事之秋的蔚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哪吒?
不過,可以肯定,蔚來沒那麼容易倒下。
一方面,根據財報,蔚來賬面上還有419億元現金儲備,構成短期運營的安全墊,管理層明確該現金流足以覆蓋未來12個月的經營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流動負債達623.1億元,超過了流動資產618.9億元。
另一方面,李斌的融資能力不可小覷。僅今年3月以來,蔚來先后獲得了來自合肥建翔投資有限公司、安徽高新輿文蔚源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約28億元投資,還有寧德時代對蔚來能源不超過25億元的戰略投資。
但蔚來面臨的形勢確實嚴峻。
從今年4月起,蔚來將進入密集的產品發佈周期,一直持續到年底,蔚來、樂道、螢火蟲等3個品牌都有重要車型上市。然而,市場競爭加劇,它們的銷量能否達到預期還是未知數,尤其是后兩者。
樂道面臨的挑戰最典型。有觀點認為,該品牌所處的中高端市場競爭尤為激烈,在競品的價格攻勢之下,樂道的優勢被大幅削弱。比如小鵬汽車發佈的新款G6和G9,價格進一步降低,對樂道形成威脅,另還有小米SU7、Model Y等強勁對手帶來的壓力。
換電模式的戰略價值亦有很大爭議。雖然蔚來與全球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牽手佈局換電,其換電模式形成從單打獨鬥轉向生態共建的趨勢,但很多人仍然認為這並非主流。
「留給換電的時間很有限,首先是充電技術提高,補能速度越來越快,如比亞迪發佈充電5分鍾續航超400公里的技術。加上固態電池躍躍欲試,換電最終只會成為一種補充形式,而非主流。」一名行業資深人士對幫寧工作室説。
還有人表示:「動力電池標準、規格不統一,換電模式就無法推廣。固態電池商業化之時,就是換電模式退出之日。」
蔚來已經在換電路上走了6年,建立了護城河,而這個戰略是否正確還是一個迷。無論如何,蔚來顯然不可能在這條路上「調頭」了。
對蔚來而言,2025年是生死局,是終局之戰。
根據蔚來最新規劃,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同時,蔚來品牌做到20%的毛利率、樂道15%。
但資本市場的信任天平正在搖晃,因為這已是李斌第三次調整盈利時間表。他曾在2023年表示,蔚來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盈利,后又推迟至2024年。
2024年12月,他在媒體面對面活動上提出,要錨定2025年銷量翻番、2026年實現盈利的目標。現在,他的目標再次細化——蔚來要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單季度盈利,為2026年全面盈利鋪路。
懸念來了——這次蔚來真能實現盈利目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