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4 19:21
轉自:北京商報
上市近三年時間,叮噹健康持續虧損。近日,叮噹健康發佈2024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叮噹健康全年營收46.69億元,同比減少3.87%;股東應占虧損3.76億元,同比擴大66.73%。經歷2022年股東應占虧損28.33億元的斷崖式下滑,2023年叮噹健康股東應占虧損有所收窄,但仍虧損2.26億元,2024年叮噹健康的虧損趨勢並未得到扭轉。對於期內虧損增加,叮噹健康方面表示,主要原因為考慮到公司若干子公司業績表現上的挑戰,公司於2024財年計提分攤於相關子公司的商譽確認減值虧損約1.99億元及其他無形資產確認減值虧損680萬元。
三年虧損近34.35億元
叮噹健康2024年實現總收入46.69億元,同比減少3.9%。從增長趨勢來看,自2021年之后,叮噹健康的營收增速便呈現下滑態勢,到2024年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對於總收入減少,叮噹健康方面表示,由於整體市場需求放緩,以及部分區域競爭加劇。在此情況下,公司主動調整與優化部分非核心城市,暫停了包括重慶、南京、濟南、福州等城市的智慧藥房連鎖經營,將資源聚焦深耕優勢區域,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拓展並加密佈局當地智慧藥房網絡。
收入放緩的同時,叮噹健康的虧損金額也在不斷擴大。
財報顯示,叮噹健康2024年股東應占虧損3.76億元,同比擴大66.73%。而在2022年,叮噹健康股東應占虧損曾經歷斷崖式增長,一度高達28.33億元,雖然2023年股東應占虧損有一定幅度收窄,但2024年虧損又再次擴大。
叮噹健康給出的解釋是,主要原因為考慮到公司若干子公司業績表現上的挑戰,公司於2024財年計提分攤於相關子公司的商譽確認減值虧損約1.99億元及其他無形資產確認減值虧損680萬元。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由於業績表現未達預期,2024年叮噹健康管理層確認與收購天津智慧藥房、四川智慧藥房、杭州智慧藥房、河南智慧藥房、廣東智慧藥房及仁和藥房網相關的商譽減值虧損分別為187.7萬元、738.3萬元、658.2萬元、530.5萬元、2627.2萬元及1.49億元。另外,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於預期停止營運,公司管理層確認與收購廣州智慧藥房、北京叮噹有品及好心情健康相關的商譽減值虧損分別為130.9萬元、106.6萬元及3.8萬元。
收購資產成為「累贅」
叮噹健康前身為叮噹快藥,致力為用户提供簡化的實時藥品購買體驗,在配送服務覆蓋地區內,產品全天候28分鍾內派送予購買者。
為擴大線下藥店規模,叮噹健康曾在2020年收購實控人旗下處於虧損的藥店資產。
2020年11月,叮噹健康旗下叮噹快藥科技與仁和藥業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現金1.89億元收購藥房網45%股權。同年12月,叮噹快藥科技以現金0.29億元收購宏濟珠海持有的藥房網7%股權。兩項收購於2020年12月完成。
在被收購前,藥房網處於虧損狀態。此次收購對叮噹健康來説,雖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線下藥店規模,增加了市場份額和渠道資源,但也帶來了商譽減值等問題。
一華東頭部藥企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商譽減值反映出叮噹健康在過往收購及業務整合過程中存在的潛在問題。一方面,在收購時對目標業務的盈利預測可能過於樂觀,未能充分考慮到后續市場競爭加劇、行業環境變化等風險因素。另一方面,收購后的業務整合工作或許也存在不足。不同區域的智慧藥房在運營模式、供應鏈體系、客户羣體等方面存在差異,若整合過程未能有效協同各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反而可能因內部協調不暢,增加運營成本,降低運營效率,最終導致子公司業績下滑,觸發商譽減值。
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近年來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愈發擁擠。叮噹健康聚焦深耕的優勢區域,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面臨着激烈競爭。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指出,眾多傳統醫藥零售企業向線上拓展,電商巨頭憑藉強大的流量和供應鏈優勢涉足即時送藥領域,美團買藥等更是分食市場,這使得叮噹健康在價格、時效性等方面的先發優勢逐漸消散,市場份額受到擠壓,營收增長遭遇瓶頸,進而影響其盈利狀況。
市值蒸發超過95%
成本結構也是導致叮噹健康虧損的重要因素。從歷年財報數據來看,履約開支、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等一直佔據較大比重。以2023年為例,叮噹健康履約開支同比增加10.8%至4.92億元,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同比增加7.1%至9.73億元。2024年叮噹健康履約開支有一定幅度壓減,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爲了維持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銷售及市場推廣等費用繼續擴大。
叮噹健康主要包括線上直營、業務分銷、線下零售等板塊。線上直營作為重要收入來源,2024年收入為32.75億元,同比減少7.2%。此外,叮噹健康線下零售板塊近年來表現不佳,2022年線下零售錄得收入6.7億元,同比增加18.5%;2023年線下零售錄得收入6.43億元,同比減少4.5%;2024年在收縮非核心城市佈局的情況下,線下零售業務受到更大沖擊,收入進一步下滑至6.22億元。
就業績增長、扭虧為盈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叮噹健康方面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覆。
醫藥投資人士朱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實現盈利是評判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指標,若業績持續虧損,二級市場投資者往往不會給予積極迴應。目前投資者對叮噹健康的印象也還停留於「燒錢換市場」,這也導致其股價在上市后迅速跌破發行價。
2022年9月14日,叮噹健康正式登陸港交所。但從股價上看,叮噹健康幾乎「上市即巔峰」,發行價12港元/股,截至當日收盤,叮噹健康總市值約為161億港元。一直到2023年2月,叮噹健康的股價始終在12港元/股附近徘徊,隨后開啟下跌周期。截至3月24日收盤,叮噹健康收報0.5港元/股,下跌1.96%,總市值約6.6億港元,較上市之初蒸發約154億港元。
另外3家已在港股上市的互聯網醫療企業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基本面也均好於叮噹健康。
其中,京東健康已在2022財年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淨利約3.83億元;阿里健康也在2023財年扭虧為盈,年度利潤約為5.34億元;而平安好醫生也於一周前發佈2024年業績公告,公司所有者應占利潤8142.8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