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4 17:37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3月18日,虎牙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交出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財務數據顯示,全年總收入60.8億元,同比下滑13.1%;NON-GAAP淨利潤同比激增125.6%至2.7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入9430萬元,實現三年來首次轉正。
然而,在亮眼數據的背后,直播業務持續萎縮、用户增長瓶頸、行業競爭白熱化等隱憂仍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儘管虎牙宣佈未來三年派息不少於4億美元,並延長股票回購計劃,但市場對「利潤增長依賴成本削減、核心業務持續萎縮」的質疑愈演愈烈。
財報發佈當日,虎牙股價暴跌18.28%,換手率高達6.33%,成交量激增至1426萬股,顯示拋壓集中釋放,市場情緒恐慌;3月19日,虎牙股價再跌6.74%;3月20日,續跌7.23%。短短三個交易日,虎牙總市值蒸發了近三成。
直播「失血」難題待解
虎牙是一家以直播為核心業務、遊戲相關服務多元化發展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旗下產品包括國內知名直播平臺虎牙直播、聚焦全球泛娛樂直播和遊戲直播平臺Nimo等。平臺涵蓋多個遊戲品類和電競賽事,匯聚眾多世界冠軍級簽約戰隊、職業選手及頂流主播,擁有完備的版權賽事和自辦賽事體系。
立足遊戲直播領先優勢,虎牙在新戰略下重點發力遊戲分發、遊戲道具銷售和遊戲廣告等遊戲相關服務,致力於滿足全球遊戲愛好者、內容創作者以及行業合作伙伴不斷變化的需求,持續擴大在遊戲行業的影響力。
自從虎牙2018年上市,便與騰訊結下了不解之緣。2023年,歡聚時代徹底退出虎牙的股權結構,騰訊成為其最大股東。而隨着持股比例的進一步上升,虎牙的管理層也在經歷着重大調整。2023年5月,騰訊副總裁林松濤被任命為新董事長,令虎牙的管理層迅速「騰訊化」,這一變化將虎牙的創始團隊逐漸替換為騰訊人馬。
截至今年1月末,騰訊持有虎牙1.5億股股份,佔其總股本的66.59%;與之相對的,歡聚時代則完成了「清倉式」減持,徹底退出虎牙的股東名單。
在騰訊的扶持下,虎牙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個集齊英雄聯盟五大賽區直播權的直播平臺,其中包括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韓國冠軍聯賽(LCK)、北美冠軍聯賽(LCS)、歐洲冠軍聯賽(LEC)、太平洋冠軍聯賽(PCS)的獨家直播權。
然而,這些「第一」榮譽卻未能轉化為亮眼的業績。
2022-2024年,虎牙實現營業收入92.20億元、69.94億元、60.79億元,分別同比下滑18.77%、24.50%、13.09%;實現淨利潤-4.87億元、-2.05億元、-0.48億元,累計虧損7.4億元;NON-GAAP淨利潤-2.81億元、1.19億元、2.69億元。
2024年Q4,營收為14.96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7億元,且已經連續13個季度收入下滑;淨虧損1.72億元,NON-GAAP淨利潤12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2018年上市至今,虎牙累計虧損金額(以淨利潤為統計口徑)高達7.43億元。
自成立以來,虎牙的核心收入長期依賴直播業務,2024年直播收入佔比仍高達78%(47.45億元),而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及其他業務收入雖同比增長145.4%至13.3億元,但佔總收入比例僅21.9%。儘管這一數據較上一年的7.8%顯著提升,但距離真正的收入多元化仍有差距。
作為虎牙的營收支柱,直播業務正艱難前行,並顯得步履蹣跚。2024年直播收入較2023年的64.5億元鋭減26%,其中第四季度直播收入11.24億元,同比下降16.3%,主要系用户付費意願下降及行業競爭加劇。
作為遊戲直播平臺,虎牙的護城河本該建立在「主播-內容-用户」的正向循環上。然而,近年來,這一閉環逐步失衡甚至是斷裂。
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中國遊戲直播市場已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爭奪,2024年行業規模增速降至8%,較2021年的35%大幅下滑。虎牙的老對手鬥魚通過社區化運營與多元化內容穩住了用户基本盤,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憑藉流量優勢切入直播賽道,進一步分流用户時長。
過去兩年,張大仙、騷男等頭部主播相繼轉投抖音,虎牙的主播矩陣逐漸瓦解。頂流主播出走直接導致大量用户流失,也進一步削弱了平臺的內容生產能力。
爲了扭轉局勢,虎牙於2024年推出了「虎億計劃」,未來三年將計劃培養千余名全行業頭部主播,合作超過5000個優質遊戲項目,併爲遊戲商業化主播分成100億。然而,從財報數據來看,該計劃的成效並不理想。
財報顯示,2024年Q4虎牙移動端MAU為8260萬,較上年同期下降3.4%,遠低於同期B站的3.36億。而在更早的2024年Q3,快手的平均MAU已高達7.14億,同樣遠超虎牙同期的數據。此外,2024Q4虎牙付費用户數450萬,付費率僅5.45%,約是B站、快手(15%以上)的三分之一。
這意味着,虎牙賴以建立護城河的「深水區」正在變淺。
為避免護城河徹底乾涸,虎牙不得不開始自救。
多元化轉型仍需時間驗證
在業績轉入下行期之后,2023年虎牙管理層「大洗牌」,首席執行官董榮傑、董事會主席黃凌東等黯然離場。
隨后,虎牙積極推進多元化轉型,加碼遊戲相關業務。
2023年8月,虎牙提出 「三年計劃」,將持續聚焦商業化轉型,通過與遊戲公司加深合作,有效促進道具售賣、遊戲廣告和分發服務收入增長。
次年4月,在虎牙直播星盛典非凡論壇上,虎牙董事會主席林松濤強調,「虎牙將繼續鞏固公司的核心直播業務,同時推動遊戲相關服務的發展,匯聚多平臺力量共創直播新生態,從而推動遊戲直播行業新一輪升級變革」。
從數據上來看,「三年計劃」似乎頗具成效。
2023年8月至2024年4月,虎牙直播整體商業化流水增長顯著,其中道具售賣流水增長1800倍,遊戲分發流水增長12倍,遊戲廣告流水增長2倍。
2024年Q4,虎牙遊戲相關服務、廣告和其他業務收入3.7億元,較2023年同期翻了一倍。雖然全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長145.4%至13.3億元,但在總營收中僅佔21.9%,仍無法改變虎牙對直播業務依賴的局面。
首先,在盈利能力方面,虎牙淨利潤的激增主要源於降本,而非業務內生增長。
2024年Q4,虎牙的運營成本同比下降24%至2.67億元,銷售和營銷費用同比下降44.6%至6280萬元,研發費用同比下降10.0%至1.23億元,雖助力利潤增長,但也可能削弱用户獲取能力,形成「收縮換盈利」的不可持續模式。
再次,虎牙近年的轉型策略有效性仍待評估,「三年計劃」與「虎億計劃」落地效果尚未完全顯現。誠如前文所述,2024年虎牙月活躍用户數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呈現下滑趨勢,且付費率依舊遠低於其他頭部平臺。
除此之外,虎牙還在財報中高調宣傳「AI+直播」戰略,包括引入DeepSeek-R1大模型、開發AI助手及虛擬主播。然而,目前AI應用仍停留在互動功能優化層面,未能顯著提升內容生產效率或創造新營收場景。對比海外平臺如Twitch的AI驅動廣告精準投放系統,虎牙的AI商業化路徑尚未清晰。聯席CEO黃俊洪提出的「AIIP新模式」仍需時間驗證,而資本市場對技術故事耐心有限。
虎牙在2023年啟動的1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截至2024年底僅完成63.6%,且股價持續低迷削弱回購效果。高額派息雖提振股東回報,但也被視為管理層缺乏戰略性投資的信號。瑞銀分析師指出:「派息可能暫時安撫股東,但無助於解決用户增長與內容創新的根本問題。」
要想徹底走出業績低迷的困境,虎牙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