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4 11:25
來源:二套房研究員
在美國爆火的個股槓桿和反向ETF在港股上市了,不用熬夜就能交易英偉達、特斯拉、MicroStrategy等熱門美股兩倍漲跌,而且當DeepSeek震撼AI市場、特朗普政策牽動全球時,亞洲投資者可以搶先一步利用信息差抓住美股暴漲暴跌的機會。
不想熬夜盯盤,又想抓住英偉達暴漲暴跌的投資機會?現在,這個願望可以實現了。
今天,在美國已經爆火一陣的個股槓桿和反向ETF在香港上市了,由南方東英推出,是亞洲首批這類產品。二套房研究員專門找南方東英量化投資部主管王毅聊了聊。
這次新上的產品一共有九隻ETF,包括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AI一哥英偉達、馬斯克的特斯拉,還有加密貨幣相關的Coinbase和MicroStrategy。
這些個股槓反產品通過掉期合約實現追蹤目標股票的兩倍表現或反向兩倍表現,簡單來説就是:股票漲1%,兩倍槓桿ETF漲2%;股票跌1%,反向兩倍ETF漲2%。
王毅提到這批產品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不用熬夜交易了。以前想交易英偉達,要麼熬到半夜,要麼用美股夜盤交易商(最近還出過問題)。現在好了,白天就能交易,而且還能吃信息差。比如DeepSeek模型出來震撼AI圈,或者特朗普又說了什麼刺激市場的話,亞洲投資者可以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而這時美國人還在睡覺。
另外,和香港市場已有的渦輪相比,ETF機制更透明,價格也更公開。
以后這類產品肯定會越來越多,甚至可能擴展到熱門中概股上。
王毅提到:「這是一個漸進的路徑,就像香港市場指數槓桿反向產品的發展歷程一樣,最初只允許做非港股指數的產品,然后才逐步允許做恆生指數、國企指數等港股相關指數的產品。未來我們也可以期待看到針對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港股熱門股票的個股槓反產品。」
大家可以期待一下。不過也要提醒一句,這類產品主要是為日內短線交易設計的。用得好,確實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捕捉市場波動並放大收益;但如果長期持有,可能會因為每日平衡機制導致嚴重的價值損耗。極端行情下,也可能出現追蹤偏差。
只有瞭解這些,才能在享受「兩倍刺激」的同時,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個股槓桿和反向ETF:放大收益與風險
個股槓桿和反向ETF是專注於單隻股票的交易工具,通過期貨、掉期、期權等衍生品放大或反向複製其每日回報。
以南方東英即將上市的這批產品為例,它們利掉期合約來追蹤個股每日的2倍或-2倍表現。這意味着,如果英偉達股價一天上漲1%,那麼2倍槓桿的ETF理論上會上漲2%,而2倍反向ETF則會下跌2%。
產品的設計初衷也決定了就是給短期交易者用的,不是給長期投資者準備的。美國市場數據顯示,這類ETF平均持有時間也就一天半左右,標的也大多是波動性高的科技股。
那麼南方東英是怎麼選標的的?王毅説主要看兩點:一是參考美國市場上哪些個股ETF最受歡迎、規模最大,比如英偉達和特斯拉;二是關注虛擬資產領域的明星公司,比如Coinbase和MicroStrategy,這些公司市場熱度高,投資價值突出。
在這批標的公司中,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可以説是一個異類。去年伯克希爾兩倍槓桿ETF在美股上市時就有爭議,有人説伯克希爾這種穩健股不適合用來短期投機,跟巴菲特本人倡導的價值投資完全相反。
我把這個疑問拋給了王毅。他解釋説,對於波動大的走勢,槓桿ETF容易產生損耗;但對於伯克希爾這種長期向上且相對穩定的股票,槓桿產品反而有回報放大作用。由於每天都會重新平衡倉位,實際回報可能比槓桿倍數還高。
以近期大漲的恆生科技指數為例,從1月14日到2月26日期間,指數以單邊上漲態勢反彈41%,同期南方東英兩倍做多恆科指的ETF漲幅達到92%,遠超過了兩倍漲幅,還是很香的。
實操細節也給大家説一下:南方東英這批產品可以用港元或美元交易,每手10個,最低投資金額約780港元。管理費1.6%,預計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2.00%。
英偉達狂飆,美股個股ETF爆火
早在2018年,歐洲就率先推出了個股ETF。在美國,雖然槓桿ETF已經問世十幾年,但監管對個股類產品一直猶豫不決,認為這類產品缺乏多元化,「違背了 ETF 的使命」。
直到2022年7月,在金融創新與投資者保護的拉鋸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於松口,批准了首批個股槓桿ETF。
AXS Investments成為首個「吃螃蟹的人」,獲准推出針對特斯拉、英偉達、輝瑞等公司的多空雙向產品,槓桿倍數從1倍到2倍不等。此后,Direxion和GraniteShares也分別推出數只同類產品。
在上市以后的一年多里,這類產品不温不火,2023年全年資金流入不足14億美元,市場規模低於20億美元。
在這個時期,特斯拉是個股槓桿ETF的絕對王者,其股價劇烈的波動性,正是短線投機者的最愛。而一些股價波動相對平淡的產品,如耐克、輝瑞相關個股ETF產品,由於需求寥寥在上市不到一年后就被關閉退市。
正如伍德的ARK與特斯拉的崛起幾乎同步,個股槓桿ETF的爆火與市場對英偉達的狂熱也相輔相成。
隨着2023年AI熱潮爆發,英偉達迅速超越特斯拉成為單一股票ETF市場的新霸主。到2024年7月,以英偉達為標的的個股產品規模達到60億美元,在單一股票ETF中佔比超過50%,而特斯拉相關產品的份額從一年前的三分之二下降到五分之一。
其中最耀眼的是GraniteShares旗下的英偉達雙倍做多ETF (NVDL),半年多時間里規模從約2.1億美元飆升至近50億美元,常常出現在每日交易量最大的ETF名單中。在英偉達不斷創造AI神話的2023年和2024年,NVDL的漲幅分別達到432%和344%。
在AI信仰堅定、動物精神昂揚的這兩年,市場熱愛英偉達,更熱愛2倍槓桿的英偉達,這種追逐高槓杆的投資熱潮也迅速蔓延至加密貨幣領域。
2024年8月,Defiance ETFs宣佈推出MSTX,首隻針對MicroStrategy的1.75倍做多ETF,考慮到MicroStrategy本身就是比特幣的高槓杆載體,這被金融評論家形容為「槓桿上加槓桿」的極端案例。
短線交易者的「槓桿遊戲」
從產品設計上看,個股槓桿ETF比指數槓桿ETF風險更高,它沒有了指數的分散效應,將單一股票的波動進一步放大。
今年1月,當DeepSeek橫空出世,動搖美股AI敍事,導致英偉達股價暴跌時,相關槓桿ETF經歷了災難性的一天。NVDL等兩倍做多英偉達的ETF單日暴跌超33%,讓許多投資者猝不及防。
更要注意的是,由於槓桿ETF每天都會重新平衡頭寸,長期持有會產生明顯的「損耗」效應。舉個例子,如果一隻股票先跌10%再漲11.1%,最終它會回到原點;但如果是一隻2倍槓桿ETF,它會先跌20%,然后漲22.2%,最終卻只能回到原值的97.8%,憑空損失了2.2%。
這種損耗在市場波動大的時候特別明顯,持有時間越長,損耗越大。有個極端案例:從2022年11月到2023年11月,特斯拉股價上漲了5.5%,但兩倍做多特斯拉的TSLL卻下跌了13%,而單倍做空特斯拉的TSLS下跌了29.6%。
另外,在一些情況下,這類產品的跟蹤精度也會出現偏差。2024年12月,在比特幣衝高之際,有美股「最大比特幣代理」之稱的MicroStrategy漲勢迅猛,但兩倍做多MSTR的槓桿ETF—MSTX和MSTU卻出問題了,不僅沒能提供兩倍上漲空間,下跌卻超出了兩倍。
虧得比應該虧的多,賺得比應該賺的少,這讓投資者很郁悶。發行商解釋説,由於MSTX和MSTU增長太快,主要經紀商提供的互換合約達到上限,只能轉向期權合約來實現目標,而期權買賣價差大,價格波動更大,導致ETF追蹤誤差變大。
但最根本原因是,這種高槓杆ETF的增長已經超過了一些華爾街機構的風險承受能力。你想啊,比特幣本身就很波動,MicroStrategy股價又在比特幣基礎上加了溢價,槓桿ETF再加倍,有種危樓上蓋危樓的既視感。
在劇烈波動行情下,這類ETF的跟蹤誤差也會變大。
對此,王毅解釋道,在極端市場條件下,比如單日大跌超過25%的情況下,美國的槓桿ETF需要進行保護性調倉,這種調倉可能會導致ETF的表現與其理論回報產生偏離, 「比如,如果標的股票在下跌25%后出現反彈,由於ETF已經減倉,它可能無法完全捕捉到反彈的收益,導致跌幅超過理論值。」
港股槓反產品優勢:告別熬夜,抓住信息差
個股槓桿和反向ETF風險雖高,但若合理使用,尤其對短線交易者而言,它們是極具價值的交易工具。而南方東英這批產品對亞洲投資者而言,更具特殊優勢,尤其在交易便利性和應用場景方面。
實際上,美股個股ETF產品火爆背后,亞洲投資者貢獻不小。「亞洲投資者在美國槓桿反向類產品的交易中佔比相當高,無論從交易量還是貢獻的資金規模來看,」王毅表示,「我們觀察到香港市場和韓國市場的投資者持有大量此類產品,這些交易主要發生在亞洲交易時段內。」
目前,亞洲投資者交易美股ETF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要麼熬夜在美股交易時段交易,要麼通過美股夜盤交易商進行交易。然而,后者近期也暴露出穩定性問題。
相較於美股上市的同類產品,南方東英此次推出的產品恰好解決了這一痛點,讓亞洲投資者能在自己的時區內交易美股個股槓桿和反向產品。
亞洲時段交易美股個股槓桿ETF還有一個獨特的優勢:能夠更及時地對美國市場休市后發佈的重要信息做出反應。
王毅指出:「美國晚上的事件也會比較多,相對應的就是正好是香港的亞洲交易時段了,比如美國公司通常在市場收市后發佈財報,特朗普常在美股休市后發佈可能影響市場的言論。「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隨着中國AI產業的崛起,這種信息差交易機會變得更加明顯。「現在AI領域的投資邏輯已經發生變化,主要是因為DeepSeek等中國AI模型的出現打破了美國公司的壟斷地位,」王毅表示,「當亞洲地區出現新的技術突破或產品發佈時,完全可以利用這些亞洲時段產生的信息進行交易決策,而此時美股還在睡覺。」
此外,與美國上市的ETF產品相比,香港上市的美股個股槓桿ETF還有一個潛在的税收優勢。南方東英的產品則採用信託結構,原則上不派息,這可以避免美國同類產品30%的股利預扣税問題。
與香港市場已有的衍生產品(如渦輪)相比,個股槓桿和反向ETF也具有明顯優勢。
「香港傳統被認為是全球最大的渦輪市場之一,」王毅説,「渦輪市場的問題,一是透明性不夠,因為都是各家銀行發的渦輪。你買入和賣出的價格並不是那麼透明。」
相比之下,ETF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很多交易者會更偏向於交易所交易產品,因為它二級市場價格非常透明,不管是貴還是便宜,總之是在這個價格你是知道可以成交的。」
此外,王毅指出,渦輪代碼繁多,難以記憶,而ETF代碼相對固定,更容易被投資者記住和跟蹤。數據顯示,自從槓桿反向類ETF產品引入香港市場后,渦輪市場的規模和市場份額下降了超過一半。
責任編輯:王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