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4 11:35
3月24日消息(水易)前不久的GTC 2025期間,英偉達發佈了兩款
值得注意的是,CPO將作為可選配置,英偉達仍會繼續提供採用可插拔模塊的傳統交換機系統。
鑑於目前CPO技術滲透緩慢,人們不禁要問英偉達為何押注這一方向。首要驅動力在於功耗優化,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主題演講中重點強調,採用CPO技術后,1.6T端口的功耗從可插拔光模塊的30W驟降至9W,降幅高達70%。
英偉達的CPO方案採用了新型微環調製器(MRM)以實現能效躍升。此前博通的CPO方案通過去除DSP實現了50%的功耗降低,但其技術基礎是傳統光模塊中常見的Mach-Zehnder調製器(MZM)。
下圖展示了該技術涉及的多元組件生態:由臺積電製造的電子芯片與光子芯片通過3D堆疊封裝集成,臺積電的緊湊型通用光子引擎(COUPE)技術整合了用於光纖陣列表面耦合的微透鏡。在Quantum-X Photonic平臺中,光學引擎組件通過中介層與交換機ASIC連接。雖然英偉達未披露各環節的具體分工,但其CPO合作伙伴名單已涵蓋Browave、Coherent、康寧、Fabrinet、富士康、Lumentum、Senko、SPIL、住友、天孚通信和臺積電等產業鏈巨頭。
LightCounting指出,光模塊廠商或許可以暫時松一口氣,英偉達首款CPO產品是InfiniBand交換機,而該協議在英偉達的AI戰略中的地位已被以太網反超。實際上,Quantum-X Photonic平臺甚至未出現在產品路線圖中。加之英偉達目前已推出搭載OSFP端口(支持1.6T光模塊)的Quantum-X800系統,預計首批CPO部署將主要用於自有集羣。Quantum-X Photonic平臺更多承擔技術驗證的角色,短期內對光模塊需求影響有限。
黃仁勛在演講中將Spectrum-X稱為「全壘打式創新」,旨在將以太網提升至InfiniBand的性能水平。他表示Spectrum-X將在Rubin平臺時代實現「數十萬GPU」的互聯。儘管英偉達未透露細節,但Spectrum-X Photonics平臺採用了與Quantum-X Photonic不同的設計架構,可能代表第二代技術演進。
無論如何,英偉達的入局將為CPO生態注入強心劑。自2021年初起,該技術主要由博通推動。預計到2027年,兩家巨頭都將推出基於單通道200G的CPO交換機,屆時產業生態將趨於成熟。
Scale-out是CPO的低風險切入點,但Scale-up纔是決勝關鍵。混合專家(MoE)模型所需的快速響應時間依賴於跨GPU的專家並行計算。黃仁勛通過案例展示了吞吐量與響應時間的權衡,指出最佳實踐需要將單個專家分割到64個GPU實例上運行。Blackwell架構的NVL72機架通過NVLink+無源銅纜背板構建了72 GPU縱向擴展域,預計2026年下半年推出的Vera Rubin NVL144將採用類似設計,無源銅纜用量可能翻倍。
雖然英偉達未透露Rubin Ultra NVL576的細節,但Kyber機架佈局顯然對NVLink互連提出了新要求。儘管如此,144個GPU封裝仍可容納在一個機櫃中,最大距離約為2米。路線圖中未提及Feynman平臺的NVLink擴展能力,LightCounting預計其將支持多機櫃級聯,屆時必然需要光互連方案。
英偉達早在2022年GTC大會就公佈了基於光纖的NVLink計劃。公司內部已建成至少一個此類集羣,但由於重定時光模塊功耗過高,未能大規模推廣。雖然去除DSP是重要進步,但仍需持續技術突破。這也解釋了英偉達為何冒險押注MRM等新技術。鑑於Scale-up能力對AI集羣的重要性,英偉達可能正在研究一系列創新光學技術。
NVLink CPO定檔2028年,意味着英偉達將有兩代產品周期在Scale-out網絡中驗證技術可行性。這將大幅降低未來GPU集成CPO的風險,雖然具體時間未定,但這已成為不可避免的技術演進方向。
構建DWDM網絡的關鍵考慮因素有哪些LightCounting評英偉達推出CPO:漫長征程的第一步ECMP如何增強數據中心性能和彈性虧損大幅收窄 日海智能(維權)2024年實現淨利潤-1.34億元匯頂科技2024年實現淨利潤6.04億元 同比增長265.76%亨通新中標11.33億元海洋能源項目淨零能耗住宅:順應綠色建築潮流海康威視公開一項混合抗量子計算專利:稱QKD不成熟且成本巨大騰景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淨利潤雙位數增長預端接銅纜中繼加速網絡部署的5個原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覈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説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覈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