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1 19:38
3月21日,維昇藥業-B(HK02561,股價68.80港元,市值77.38億港元)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今年登陸港交所的第一家創新葯企,也是港股「生長發育第一股」。
但開盤后,維昇藥業股價稍顯疲軟,盤中一度破發,尾盤稍微回升,最終平收。配發結果顯示,公司全球發售1138.5萬股股份,其中,在香港公開發售部分佔40%,國際發售部分佔60%。每股偏下限定價為68.80港元,全球發售淨籌資約6.72億港元。
「這次在港上市意味着公司踏入了國際資本市場的快車道,我們將以此次上市為契機,加速推進公司產品的商業化,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時我們承諾,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擴展產品管線(指正在研發中的藥物項目),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爭取為股東及所有信任我們的投資者創造長期的價值回報。」維昇藥業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盧安邦在上市儀式現場表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出席上市儀式的還有維昇藥業首席商務官陳軍、維昇藥業董事會核心成員以及維梧資本(Vivo Capital)管理合夥人張家捷。
官網顯示,維昇藥業於2018年成立,是一家專注於內分泌治療領域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該公司由納斯達克上市公司「Ascendis Pharma A/S」與維梧資本領導的聯合投資人共同創立,投資機構「Sofinnova Ventures」曾參與首輪投資。
公開發售階段,維昇藥業獲72.64倍超額認購,經回補、重新分配后,香港公開發售數為455.4萬股股份,國際發售數為683.1萬股。投資者申購一手后實際獲配的股份數,是其所申請股份總數的約6.27%。
在港股市場,維昇藥業是首家引入並全面擴大規模調整選擇權的醫療健康IPO公司。其全面行使發行規模調整選擇權后,發行規模將擴大15%。IPO后,公司基礎融資規模達1億美元(含擴大發行規模15%),其中「綠鞋」(超額配售)規模達1500萬美元。
維昇藥業此次IPO引入了5名基石投資者,包括安科生物(SZ300009)、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維梧資本、藥明生物(HK02269)、「Reynold Lemkins」等。2021年1月,維昇藥業曾獲1.5億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了紅杉中國、奧博資本、維梧資本等。
招股書顯示,維昇藥業約84%的募集資金,用於為進口及本地產核心產品的研發與BLA(生物製品許可申請)註冊提供資金,以及為核心產品隆培促生長素的商業化上市計劃提供資金;約7.6%的募集資金,用於為帕羅培特立帕肽的中國3期臨牀試驗開放標籤擴展研究、商業化上市的籌備工作提供資金;約1.8%的募集資金,用於為那韋培肽(用於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的中國2期臨牀試驗的開放標籤擴展研究及相關分析提供資金;約6.6%的募集資金,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據維昇藥業透露,將以上市為契機,公司將加快推進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軟骨發育不全等多個管線創新葯品的上市及商業化進程。
從維昇藥業的證券簡稱后綴「B(Biotechnology)」就可以知道,該公司屬於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時,這一后綴也是在向投資者提示風險。不過,生物科技類公司因為具有較高的潛力,即便未盈利,也比較容易受到投資者看好。
目前,維昇藥業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維昇藥業未有營業收入,相應的淨虧損分別為2.89億元、2.50億元和1.30億元。而相應的研發成本分別約為1.80億元、0.58億元和0.59億元,在研發成本中,佔比最高的是核心產品隆培促生長素,其佔研發成本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9.1%、49.8%和41.4%。
招股書顯示,隆培促生長素是一款每周一次的長效生長激素替代療法,用於治療兒童生長激素缺乏(PGHD)。該產品已在中國完成3期關鍵性試驗,BLA申請已於2024年3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公司預計獲批時間為2025年下半年,這也是維昇藥業目前產品商業化上市中進程最快的。
對於隆培促生長素的目標市場和競爭格局,招股書也提到,中國在2023年全球人生長激素市場中佔據最大份額(34%),超過美國。不過,人生長激素市場競爭激烈。維昇藥業提示:「我們知悉數家制藥及生物製藥公司已開展產品的臨牀研究,或已成功將我們目標領域的產品商業化」。
維昇藥業還在招股書中坦言,近幾年公司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均為負數,主要是研發成本及管理費用所致。
「我們監控並維持管理層認為充足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水平,從而為營運提供資金並減輕現金流量波動的影響。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我們的流動性需求,將通過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連同我們運營產生的現金得到滿足。」維昇藥業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