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1 11:36
撰稿 | 行星
隨着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的不斷滲透,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已席捲至金融行業。特別是「科技金融」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被列入建設金融「五篇大文章」后,兼具數字化、智能化特性的金融科技正在新時代煥發着蓬勃生機。
對於金融科技領域而言,過去的2024年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一年。儘管市場環境複雜多變,但仍有不少企業堅持以金融行業政策導向為工作指南,將數字思維貫穿金融服務的全鏈條,助力金融數字化的轉型升級。
各家金融科技上市公司逆風展翅的2024年業績答卷背后,是金融科技行業在加強內容創新、優化運營邏輯、提高服務效率等方面久久為功,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更多動能的決心與成效。
一、審慎經營,整體業績穩中有增
面對2024年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金融科技企業紛紛以變應變,主動採取審慎經營策略,加速優化客羣結構、資產組合與風險防範能力,在築牢經營規模基本盤的基礎上,實現了業績重要指標的穩健增長。
根據奇富科技(NASDAQ:QFIN、HK:03660)發佈的財報,其2024年第四季度總撮合貸款規模為898.85億元,其中477.96億元的貸款在輕資本模式、智能信貸引擎及全面技術解決方案下,佔總額的比例進一步增至53.2%。
與此同時,奇富科技2024年四季度實現收入44.82億元,環比增長約1.12億元;淨利潤和非公認會計准則下的淨利潤同樣較三季度的1.80億元和1.83億元有所增長,分別來到19.13億元和19.72億元。
2024全年,奇富科技的總收入171.66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62.90億元增長5.4%;淨利潤也由2023年的42.68億元增至2024年的62.48億元,46.4%的增幅相當顯著;非公認會計准則下的淨利潤為64.16億元。
樂信(NASDAQ:LX)的經營體量與效益也呈齊頭並進的態勢,過去的一年中累計發放貸款1.32萬億元,同比增長19.1%。規模擴張推動了樂信科技淨收入與淨利潤的提升,兩項指標分別增長8.8%和3.2%至142.04億元和11億元。
2024年度,信也科技實現營收130.7億元,同比增長4.1%;淨利潤23.9億元,同比持穩。四季度,信也科技營收34.6億元,同比增長7.2%;淨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28.7%。當季促成交易額達569億元,同比增長8.6%。
二、賦能小微,資產質量明顯改善
金融科技行業審慎經營策略的關鍵,是堅持在行業運行周期中堅持精細化管理,維持資產質量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通過收緊風控策略、全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風險指標的改善成爲了各集團全年財報的亮點之一。
根據樂信科技發佈的財報,其截至2024年末貸款的未償還本金總額同比減少11.1%至1100億元;90天+的拖欠率為降低0.1個百分點至3.6%;新貸款發放的首次付款違約率(30天+)更是低於1%,抗風險能力提升取得紮實進展。
截至2024年末,小贏科技31至60天、91至180天的未償還貸款的拖欠率分別為1.17%和2.48%,同比下降0.4和0.64個百分點,資產質量進一步提升;信也科技90天+的拖欠率為2.13%,風險指標同樣維持低位運行。
奇富科技首席風險官鄭彥表示,在收緊風控策略下,奇富科技的總體風險表現在2024年四季度為全年最佳水平,其中首日逾期率為4.8%,30天回收率為88.1%;截至年末整個平臺中金融機構發起貸款的90天+逾期率也進一步降至2.09%。
在增強風控能力、提升資產質量的同時,金融科技行業精準滴灌小微、傳遞金融温度的腳步也從未放緩。以信也科技為例,2024年其為超過82.6萬家小微用户和個體工商户提供了信貸科技服務,規模在其國內業務中的佔比近三成。
為深入金融普惠的「毛細血管」,信也科技在2024年推出了「好樣的小店」公益助力計劃,為超70家小店、超1萬名小微業主提供了包括公益成本分攤、店鋪微改造、探店傳播等活動在內的定製化幫扶。
小贏科技同樣在2024年發起了「拾光同行·小店助力計劃」,為小微企業主和新市民羣體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支持。據悉,小贏科技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計服務服務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户超800萬戶。
多點佈局、多措並舉下,金融科技公司構建了良性、穩定的客羣關係,降低邊際成本、開拓服務邊界行之有效,同時也實現了更大的社會價值創造。
三、科技革新,AI助力技術升級
在202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了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和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的重要性。
大數據時代已然到來,作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錨點,金融科技領域的業務場景智能化探索方向無疑將成為引領未來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在過去的一年中,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們紛紛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挖掘AI落地的商業潛能。
2024年,樂信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5.78億元,同比增長12.7%,成為其數智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樂信專有AI大模型「奇點」2024年月均輔助生成代碼86萬次、全年提出質量改進建議21萬次,有效助力研發人員編碼效率提升約35%。
截至年末,奇富科技也完成了超100個智能體研發並構建智能體平臺,其中26個實現了商業化,業務鏈服務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具備金融決策能力的數字員工小奇上線后,奇富借條APP的服務效率有效提升約300%。
此外,小贏科技自主研發的WinSAFE智贏體系聚焦全鏈路借款流程,已成為平臺「中軸器」;WinPROT贏護體系則集防欺詐防黑產、築牢數據安全、高效服務客户、創新科技賦能、用户消保教育「五位一體」,全流程、多節點保護用户權益。
信也科技亦在財報中表示,其自研大模型「米粒」已在2024年11月正式通過國家網信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米粒」能夠為用户提供高效、高質的信息查詢服務,未來其旗下平臺面向C端的客户溝通效率與準確度均將得到提升。
在不斷加碼技術自研的基礎上,金融科技行業積極擁抱AI跨界創新的浪潮。貝多財經注意到,上述四家公司目前均已接入了近期爆火的AI大模型DeepSeek,共同探尋前沿技術與金融業務融合共生的發展圖景。
種種跡象表明,經過多年的耕耘,中國金融科技行業向上、向新的成長力已愈發顯著。展望未來,以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為代表的「排頭兵」將繼續把脈市場需求,激活新質生產力的增長引擎,共同驅動金融科技的高質量發展。
公眾號:貝多財經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員
2023年度最具商業價值新媒體
鄭州報業集團·正觀新聞
2023年度優秀創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