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五年負增長,「付費看訪客記錄」合規性待考:陌陌、探探還能好嗎

2025-03-20 18:48

  作為陌生人社交平臺的開創者,摯文集團(MOMO)如今正面臨着業績下滑、用户流失以及商業模式合規性的挑戰。

  3月12日,摯文集團發佈的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2024 年摯文集團總營收約 105.63 億元,同比下滑約 12%,連續五年負增長;直播業務收入下滑 16.1% 至 50.93 億元,增值服務(虛擬禮物、會員訂閲等)收入下降 7.4% 至 53.23 億元;歸屬於股東的淨利為 10.4 億元,同比下降約 47%。

  核心用户持續流失

  摯文集團成立於2011年,2014年在美股上市,其擁有陌陌、探探等知名在線社交平臺,以及電影製作發行、節目製作等多元業務。陌陌和探探均是基於位置、興趣連接用户的社交和約會App。

  這兩款應用均主要通過增值服務、直播業務、廣告營銷等方式實現盈利。其中,佔到營收50%的增值服務,包含會員訂閲、虛擬禮物等。以陌陌為例,會員可享受身份標識、隱身訪問、優先展示等特權,滿足用户在社交中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其在平臺內的社交體驗和競爭力,吸引用户付費訂閲。探探的會員特權則包括無限反悔機會、查看誰喜歡我、超級曝光等,幫助用户增加匹配機會和社交關注度。

  近年來,付費用户的規模持續崩塌。財報顯示,陌陌的付費用户數從2021年930萬下滑至570萬,探探的付費用户數從2020年380萬下滑至90萬。

  除了付費用户外,月活也更能表明這兩款App核心用户流失的事實。2024 年 12 月,探探 APP 月活躍用户為 1080 萬;而2023 年 12 月,這一數字為 1370 萬,一年月活下滑逾21%。

  究其原因,App核心功能未能快速迭代或是根本。陌陌 「附近的人」 功能僅依賴地理位置進行匹配,相比算法推薦缺乏精準性;而探探的 「左滑右滑」 模式多年未變,未能融入新生代短視頻社交需求。反觀其競品Soul,通過「靈魂匹配」算法實現日均匹配量超1200萬次,陌陌不足其四分之一。

  市場份額被短視頻搶走

  追兵之外,摯文集團前面還有短視頻社交的兩大巨頭。

  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摯文集團營收的另一個重要支點——直播業務,同比減少了16.1%。短視頻平臺崛起,對傳統社交應用造成衝擊。並且新興社交應用不斷涌現,分食市場份額。

  2024年,摯文集團在移動社交市場份額下滑,直播業務被抖音、快手(01024)擠壓,陌生人社交賽道被 Soul、積目等新生代平臺反超,探探在女性用户市場的份額持續下滑,陌陌在男性用户市場的優勢不再。

  摯文曾為尋找增長,押注海外社交Soulchill、元宇宙、音樂社交(對對)等,然而數據顯示,這些新業務未成為增長新動力,反而拖累主業現金流。

  收入減少的同時,摯文的降本舉措也未見成效。2024 年的銷售與營銷成本、研發成本分別同比下降 6%、9.1% ,但主播分成、內容採購及合規成本未能有效控制,導致整體成本降幅不及收入降幅。

  與此同時,摯文集團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度營收仍將下滑,處於24億-25億元區間,較上年同期下降 2.4% - 6.3%。

  此外,監管的壓力也對摯文集團產生影響。《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的修訂進一步收緊了內容審覈標準。2024 年,摯文集團還因低俗內容被監管部門約談 3 次,企查查App數據顯示,用户舉報量同比增長,涉黃、詐騙類舉報居多。

  商業模式合規性

  陌生人社交軟件陌陌、探探主打付費用户商業模式。陌陌會員分為VIP和SVIP兩大類,均需要充值后獲得會員身份,普通用户成為VIP就可以擁有查看訪客記錄、個人動態置頂、定向設置隱身等功能。

  其會員權益和騰訊的QQ及QQ空間的會員權益有很多雷同的地方,以及領英等社交平臺也嘗試過類似模式,讓「訪問記錄」成為付費特權。

  但其合規性飽受爭議。

  2024年4月,微博因「充會員看訪客記錄」被告上法庭。理由是花錢升級會員,就能查看誰訪問了自己的主頁,還能抹去自己的訪問痕跡,這一功能可能存在隱私侵犯風險。

  最終,案件達成調解,微博最終對部分功能作出調整。儘管自2021年《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以來,實踐中尚無針對「訪客記錄」的明確法律定性,但此次判決意味着,北京互聯網法院認定微博的「訪客記錄」屬於個人信息。

  在上述案件中,微博最終調整了「主頁訪客設置」,普通用户的隱身訪問額度由3位增至10位。而QQ空間已開放所有用户免費刪除訪問記錄,領英雖然提供付費「訪客記錄」功能,但所有用户都可以免費設置隱身訪問。

  而摯文集團在業績持續下滑的今日,轉型方向不清、既有盈利模式合規性待考,陌陌、探探還能好嗎?

責任編輯:何俊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