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0 17:3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歐雪 深圳報道
消費這次站在舞臺中心。《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近日發佈,圍繞「增收減負、優化供給、改善環境」三大主線提出8方面30項重點任務。
按照上述《方案》部署,我國還將新增實施兩項貸款貼息政策,分別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給予財政貼息。
記者梳理發現,機構普遍認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落地,標誌着政策從「短期刺激」轉向「長效機制建設」。因此,消費股的結構性機會也從傳統領域向科技賦能、服務升級、綠色轉型等方向擴散。
隨着政策端的持續發力,「消費」一詞再度成為資本市場中的熱門話題。沉寂了四年之久的大消費板塊,如今也開始重新活躍起來。消費市場或迎來新一輪價值重估。
目前,在A股市場中,消費鏈相關上市公司數量眾多,根據Wind行業分類,屬於一級行業可選消費和日常消費板塊的上市公司就有1000余家。
消費板塊強勢崛起
整體來看,《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聚焦服務消費、大宗消費、新型消費三大方向,涵蓋銀發經濟、冰雪旅遊、智能家居等領域。
隨着政策端的持續發力,「消費」一詞再度成為資本市場中的熱門話題。沉寂了四年之久的大消費板塊,如今也開始重新活躍起來。
目前,在A股市場中,消費鏈相關上市公司數量眾多,根據Wind行業分類,屬於一級行業可選消費和日常消費板塊的上市公司就有1000余家。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發佈次日,即3月17日,消費板塊表現強勁,汽車服務、房地產服務板塊分別上漲2.31%、2.08%,易實精密直接漲停,漲幅達30%,明新旭騰、福達股份等跟漲。
同時,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行業也表現活躍,騎士乳業、熊貓乳品、皇氏集團等更是直接強勢漲停。
3月18日,港股消費板塊也強勢崛起,家電、教育、零售等細分領域全面爆發。家電板塊大漲6%,蜆殼電業、美的集團均漲逾10%;消費者服務板塊漲逾5%,成分股友聯國際教育租賃漲逾17%,賞之味漲逾15%;可選消費零售板塊漲逾4%,恆基發展暴漲67%,凱知樂國際漲逾18%。
並且,南向資金單日淨流入消費板塊佔比提升,非必需性消費近一個月累計流入942.13億港元,遠超科技板塊。
到3月19日,家電、零售維持熱度,部分資金迴流科技股,機器人概念股延續漲勢,奇精機械走出6連板,雙飛集團、聯合精密等多股漲停。
此外,隨着國際金價走高,黃金股全天活躍,萊紳通靈、華鈺礦業等漲幅居前;啤酒股也普遍走高,華潤啤酒在業績公佈后上漲超5%;新消費板塊同樣表現亮眼,毛戈平漲超7%,蜜雪集團股價再創新高。
整體來看,消費板塊仍獲機構看好,招商證券表示,政策提振疊加即將到來的年報及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大消費在2025年有望成為「AI+」之外的第二主線。
機構展望:普遍建議關注四大主線
政策層面,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社零)增速目標鎖定4.8%,較2024年提升1.3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測算,政策紅利將推動社零增速達標,成為對衝外需波動的關鍵抓手;摩根士丹利更預測,2025年消費對GDP貢獻率將突破60%,服務消費增速有望保持兩位數增長,核心動能地位進一步凸顯。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發佈后,多家頭部機構密集發聲,認為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不僅為短期消費修復注入動能,更為長期結構升級與經濟增長主引擎地位鞏固奠定基礎。
從消費領域來看,中金公司研報重點分析,汽車消費鏈條延伸(如二手車流通便利化、房車露營等后市場)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將直接利好汽車、家電板塊龍頭股。
華泰證券則強調,服務消費提質行動中「醫療、養老、文旅」等民生領域供給擴容,或催生康養服務、文旅IP等細分賽道投資機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支持:人工智能+消費「等新業態,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低空經濟等賽道發展。因此,民生證券認為,小米等科技企業財報已顯示智能電車、家電業務的高增長潛力,政策加持下「科技+消費」融合企業或成資本關注焦點。
中國服務創新研究院院長鄭吉昌也表示,隨着新技術新產品的普及,消費者的消費結構逐漸從傳統的物質消費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的消費轉變。消費者更加註重產品的科技含量、功能體驗和個性化服務,推動了消費市場的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
整體來看,記者梳理發現,機構普遍建議關注四大主線:傳統大宗消費升級(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服務消費擴容(銀發經濟、文旅IP、醫療康養);科技賦能消費(AI+、智能穿戴、低空經濟);國貨與情緒消費(國潮品牌、性價比賽道)。
華泰證券總結稱,看好2025年大消費板塊配置機遇,情緒消費、國貨崛起、AI+消費、銀發經濟等有望成為結構性投資主線,繼續看好消費基本面逐步向好,以及消費龍頭的估值重塑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