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0 14:24
3月14日,SAP在上海舉辦 SAP Business Unleashed 創新日。除了全面解讀SAP重磅發佈的全新產品和最新戰略之外,SAP還特別舉辦了涉及多種職能、多個行業的分論壇。
3月14日下午,在供應鏈管理專題分論壇上,波司登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波司登」)物流總監戴建國正在臺上分享波司登數字化轉型經驗,場下座無虛席,場面火爆,不少與會者直接席地而坐,他們中的不少是企業的IT人員,希望到此來取經,尋找數字化解決方案。參會人員不時舉起手機拍照記錄下戴建國的PPT中所呈現的波司登數字化轉型中實施的具體舉措。
波司登是傳統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杆型企業。2024年,波司登的《數字驅動品牌服裝「研產供銷服」全生命周期智慧運營》入選工信部2024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這是紡織服裝行業唯一入選的企業案例。
波司登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優勢顯著,其作為全球領先的羽絨服裝品牌企業,自主研發服裝GiMS物聯網解決方案,構建高度集成的供應鏈管理協同平臺,整合多系統與數字模塊,實現「以銷定產」模式。在設計上,實現多項技術突破,優化流程,降低成本;生產中,自研智能平臺,聯合研發智能設備,縮短交付周期;供應鏈全鏈路協同,實現數據高效閉環與可視化管理;物流藉助自研系統和新技術,達成庫存雲端化、共享化與高自動化;零售端建立全域新模式,形成「新零售」三通格局。這些轉型成果助力波司登提質降本增效,提升經營能力,還為行業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找到切入口
達成今日這樣的數字化成效對波司登而言並非一蹴而就,數字化轉型也非一路坦途,其間,波司登曾經歷長達三四年的走彎路的過程。
戴建國介紹,2014年,波司登開啟零售變革,這一決策對企業發展影響深遠。彼時,波司登已成立38年,此前和多數鞋服企業類似,以批發業務為主,將貨品賣給代理商即算完成銷售。到了2012年,這種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一方面,品牌商對於市場需求變化不能及時捕捉,做出調整,另一方面,終端積壓的庫存又對品牌形象產生負面影響。也是在這一年,服裝行業爆發了影響全行業的庫存大危機。身處其中的波司登開始思考整個集團的戰略調整,希望改變經營模式,提升供應鏈反應速度。2014年,波司登的零售轉型正式開啟。
不過,轉型之初的進程卻是緩慢的。轉型面臨諸多難題,其中最大的挑戰是改變人的思維。戴建國介紹,從事IT工作的人員往往熱衷於談論技術,可實際上技術並非關鍵所在。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在於人的意識。技術僅僅是一種工具,其作用在於輔助人們更高效地把事情做對。
「許多技術可以通過購買獲得,若購買不可行還能選擇外包,然而品牌理念與思維模式卻是無法外包的。倘若團隊成員的思維無法達成一致,想要推進數字化轉型這一工作將無比艱難。」戴建國這樣説道。
轉機在2018年出現。2018年,波司登決定從改變思維入手推動數字化轉型,首要切入點便是「品牌重塑」。波司登深刻認識到品牌的本質是一種理念和信念,紮根於消費者心智。為提升品牌力量,波司登聚焦於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當時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讓消費者重新認識波司登,尤其是吸引主流消費人羣,將消費羣體年齡下沉至30—40歲甚至20—30歲更年輕的羣體。通過各種營銷手段,波司登致力於改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將品牌理念作為凝聚團隊和吸引消費者的共同點,成功找到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突破口。
第二切入點則是「庫存管理」這一被服裝品牌視為影響品牌發展的關鍵性指標。2018年,波司登提出「全球一盤貨」理念來解決庫存難題。此前庫存居高不下,源於各區域各自為政,庫存無法共享。為推行這一理念,波司登將當時全國100多個倉庫整合為1箇中央倉,通過虛擬化和商品信息化實現庫存雲端存儲。同時,建立「商品銀行」機制,去除貨主屬性,零售商可看到雲端總庫存,且根據銷售情況隨時補貨。為防止零售商囤貨,波司登還配套了人力資源績效考覈機制。
這中間,SAP為波司登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持續提供助力。通過SAP S/4HANA EWM升級項目,波司登成功打造了全球領先的柔性供應鏈體系,實現了「全鏈數字化協同」、「小單、優質、快反」敏捷製造、「全球一盤貨」。據悉,波司登的庫存實時更新和複雜分析速度提升了1000倍之多,在雙11期間,平臺訂單處理速度最高提升了49倍。與此同時,系統複雜度降低,穩定性大幅增強,運維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這一系列成果真正做到了為用户創造價值,有力地推動了波司登業務的高速增長。
戴建國強調,波司登選擇的合作方實力一定是在世界範圍內排名前三的,「和巨人在一起,你就長得會越來越高,你和誰在一起非常重要。」
通過持續優化升級供應鏈管理模式等舉措,波司登庫存周轉天數總體呈下降趨勢,2020/21財年至2023/24財年,波司登的庫存周轉天數從175天下降至115天,顯示出其在庫存管理方面不斷提升的能力,以及面對不確定風險因素時的強大經營韌性。
輕量化未來
在形成「品牌重塑」共識,並對庫存管理進行優化之后,物流和生產環節也需要同步升級,這便是波司登數字化轉型的第三大切入點。據瞭解,目前波司登的倉庫自動化程度已達90%以上。未來,波司登計劃在新建的商品運營/流通中心實現更高的自動化目標,如一萬平方米的倉庫僅需一人作業,其余由人形機器人、具身機器人承擔工作。
在未來,戴建國認為,系統開發將更加輕量化、高效化。以波司登目前的經驗,通過系統集成的方式可以簡化以往多個系統的複雜配置。比如,波司登在EWM系統上自開發實現運輸管理及運費結算功能,無需額外部署專業TMS系統。
實際上,輕量化預期的背后提供支撐的是波司登對數字化轉型整體的敏捷式管理思路。
戴建國指出,傳統流程式管理一般要求按部就班推進,雖確保了嚴謹性,卻極大地限制了創新思維。從技術層面看,以往構建ERP等系統時,需創建內向交貨單、外向交貨單等眾多單據,只為保證流程的嚴謹性,卻在無形中束縛了思維的拓展。而採用敏捷式思路,利用小程序碎片化應用開發,則摒棄了繁瑣且緩慢的一步步流程,使數據快速寫入、上傳雲端供分析平臺使用,實現共享以產生價值。比如物流數據共享能讓企劃部門依據產品入倉到出倉的時間周期,判斷產品銷售情況,進而優化產品設計。
從品牌重塑吸引年輕客羣,到以「全球一盤貨」化解庫存管理難題,再到推進物流與生產自動化升級,每一次突破都見證着波司登的蜕變。
在這一征程中,SAP的助力也至關重要。通過搭建SAP多個升級項目,波司登成功構建全球領先的柔性供應鏈體系,大幅提升運營效率,讓數據處理與業務響應能力實現質的飛躍。這一合作不僅為波司登創造了巨大價值,更彰顯了數字化解決方案在傳統行業轉型中的強大效能。未來,波司登將與SAP持續攜手,不斷深化轉型成果,為行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