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資金穩穩待在比特幣里,山寨幣輪動行情終結了?

2025-03-20 07:39

  文章轉載來源: 深潮TechFlow

  作者:kyle_chasse

  編譯:深潮 TechFlow

  曾經的加密市場有一套經典的劇本:比特幣先漲,山寨幣隨后輪動

  2017年和2021年的牛市都驗證了這一規律。比特幣成為資金的「橋頭堡」,吸引大量資金湧入,隨后資金流向山寨幣,推動整個市場的繁榮。

  然而,這一模式在2025年似乎已經失效。

  ETF資金鎖倉,流動性枯竭

  • 機構化效應:ETF的資金並非為投機而來,而是爲了長期持有。這導致市場流動性大幅下降,山寨幣失去了輪動的機會。

  • 數據對比:2021年,山寨幣總市值佔加密市場的38.7%,而到2025年,這一比例已降至14.2%。

  山寨幣的泛濫與稀釋

  市場上山寨幣的數量從2021年的幾千種激增到2025年的1200萬種(包括長尾代幣和MEME幣)。代幣的泛濫導致市場被稀釋,優質項目難以脫穎而出,而劣質項目則充斥市場。

  2021年的幣安平臺上僅有300種代幣,而如今CoinMarketCap追蹤的代幣數量超過1200萬。如此巨大的增長不僅沒有帶來創新,反而充滿了「垃圾代幣」。

  許多散户在Solana生態中的MEME代幣和不透明的Telegram交易中損失慘重,資金流失后基本無法迴流。

  MicroStrategy,機構們的新「新山寨幣」

  2025年的加密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行為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不再依賴山寨幣來追求高收益,而是選擇通過比特幣進行槓桿操作。

  MicroStrategy(MSTR)已成為機構投資者的「新山寨幣」。通過發行債券購買比特幣,再將比特幣作為抵押品進行融資,MicroStrategy為機構提供了一種低風險、高槓杆的投資方式。

  MicroStrategy目前持有超過30萬枚比特幣,平均買入成本約為1.39萬美元,而比特幣的現價遠高於這一水平。相比之下,機構無需冒險投資山寨幣,直接通過MicroStrategy的股票即可間接持有比特幣並享受槓桿收益。

  機構對MicroStrategy的偏好進一步壓縮了山寨幣的生存空間。

  山寨幣市場的「出清」正在加速。隨着機構資金的撤離和散户資金的枯竭,許多項目已經淪為「無人問津」的狀態。

  Solana生態中的大量MEME代幣成為「擊鼓傳花」的遊戲,最終大多數散户成爲了「接盤俠」。

  2024年,Solana鏈上發行的87萬個MEME代幣中,存活超過30天的僅3.7%。資金流失后,這些代幣基本沒有回升的機會。

  PVP模式下的新生存法則

  隨着傳統的「買入-持有-等待輪動」的投資邏輯失效,加密市場進入了一個「玩家對玩家」(PVP)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只有最早發現趨勢的人才能獲利,而大多數人則成為「退出流動性」。

  過去的周期性投資策略——「買入山寨幣,等待牛市輪動」——已經失效。

  如今,市場變得更加殘酷:如果你不是最早進入某個趨勢的人,你就很可能成為其他玩家的「退出流動性」。

  幣安創始人CZ曾表示,99%的交易者如果選擇持有比特幣,收益會遠高於投機山寨幣。

  儘管大多數山寨幣已經失去價值,但少數優質項目仍然有可能在未來崛起。

  當比特幣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時,市場資金仍可能流向少量優質項目,但這更像是「選擇性行情」而非全面的「山寨幣季節」。

  問題不在於「是否會有機會」,而在於「何時會有機會」。

  儘管當前的市場環境對山寨幣極為不利,但這並不意味着它們完全沒有未來。少數真正具有價值的項目可能會在大浪淘沙中生存下來,並在未來的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優質項目的特徵:具有真實世界應用場景(如DeFi協議)、強大的社區支持以及長期的技術積累。

  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將進一步加強。隨着ETF的普及和機構資金的持續流入,比特幣可能成為一種類似於「數字黃金」的資產,其波動性也將逐漸降低。

  2025年的加密市場正經歷深刻的變革。

  舊的輪動邏輯已經失效,新的規則正在建立。在這一過程中,大多數項目將被淘汰,而少數優質項目將迎來新的機會。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市場的新規則,避免成為「退出流動性」,是未來成功的關鍵。

責任編輯:張靖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