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20 02:53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一種特殊的投資者創造的非凡財富,他們在別人只看到災難的情況下看到了機會。
因為別搞錯了,朋友們--牛市固然不錯,但熊市纔是創造世代財富的地方。
金融史上最大的資產轉移不是發生在市場飆升的時候,而是發生在市場暴跌的時候,恐懼甚至抓住了最穩定的人的手。看看主要市場底部的歷史回報:
這些不是打字錯誤,夥計們。這就是當優質資產大甩賣時購買優質資產的力量。
當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時,大多數投資者都不能足夠快地拋售。但沃倫·巴菲特呢?他是在買東西--而不僅僅是一點點地吃。
2008年9月,就在雷曼兄弟倒閉之際,巴菲特投資50億美元購買了高盛的優先股和認股權證,最終為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帶來了約30億美元的利潤。在此之后,他以類似的條款向通用電氣投資了30億美元。但巴菲特還沒説完。2008年秋天,他寫下了現在很有名的《購買美國貨》。我是《專欄》的撰稿人,他告訴全世界,他是在為自己的非伯克希爾投資組合買入美國股票。一個具體的例子?富國銀行。巴菲特在危機期間大幅增持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份,以低至8-20美元(拆分調整后)的價格買入股票,而危機前的價格約為30-35美元。
已故的理查德·雷恩沃特(Richard Rainwater)通過在沒人想要的時候投資不良資產,賺了數十億美元。 在20世紀90年代初德克薩斯州房地產崩盤期間,Rainwater和合夥人John Goff成立了新月房地產公司,並以面值20%的價格收購了優質房產。他們后來將該公司上市,並於2007年以6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摩根士丹利-在下一次崩盤之前,時機無可挑剔!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后,Rainwater又進行了一次反向押注。2001年至2002年,當科技股還在低迷時,他開始積累Ensco International等遭受重創的能源公司的股票。早在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對市場變得顯而易見之前,他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安德魯·比爾的熊市策略對個人投資者來説可能是最有啓發性的。
在2000年代中期的房地產熱潮期間,當其他銀行像沒有明天一樣狂歡時,比爾銀行做了一件激進的事情:什麼都沒有。從2004年到2007年,比爾實際上將他的貸款組合減少了42%,囤積現金並等待。
當2008年危機來襲,銀行不顧一切地拋售資產時,比爾帶着他的戰爭資金出現了。2009年初,他以面值約40%的價格從FDIC購買了35億美元的貸款組合。據報道,他的銀行的資產在幾個月內翻了一番。
當科技泡沫破滅時,即使是有實際收益的穩健公司也被扔進了洗澡水。以下是一些精明的反向投資者買入的股票的例子:
2008-2009年金融危機創造了更多戲劇性的機會:
使這些投資者脫穎而出的不僅僅是分析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理堅韌。他們已經將自己訓練成:我不知道下一輪熊市何時到來--沒人知道。
也許就是這樣。但我知道這一點:它會到來的,它將為那些準備採取行動的人創造非同尋常的機會。
這是我的建議:
正如理查德·雷恩沃特曾經對《財富》雜誌所説:「當情況從糟糕變得糟糕時,人們才能賺錢。」
當下一隻熊咆哮過來時,這正是我打算做的
遵循今年1月將250美元的頭寸轉化為9,659美元的潛在利潤的相同策略。獲取每筆交易的即時提醒和確切説明。
照片: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