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完全不輸茅臺,公認的超級大白馬,美的集團,幾乎無可挑剔的龍頭

2025-03-19 21:05

2025年03月19日 21:05:28

「這是價值事務所的第1814篇原創文章」

巴菲特説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如果我們真正能領悟到這句話,就會明白投資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帶着經營者的視角去看待二級市場這些企業,如果我們真的把自己帶入經營者的視角,那自然而然就會同巴菲特一樣開始關注公司的自由現金流,而不是二級市場最喜歡看的什麼利潤增長。

因為對於經營者而言,什麼營收、利潤統統都是假的,都只是會計報表上的數字而已,只有實實在在到手的真金白銀纔是真的。這些真金白銀如果轉個手就倒出去也是假的,比如剛到手還沒捂熱就需要拿去建廠房啥的,那就不叫自由現金流,只有踏踏實實到手且不用拿出去的錢才叫可自由支配的現金流,每年能有這樣一大筆這樣的現金流,企業的日子才踏實,才真的有底氣給投資者分紅。

站在買公司的角度,支撐公司股權最底層的價值其實就是自由現金流,一般而言,自由現金流好的企業都是資本市場的長牛企業,巴特菲投的企業其實也都是這樣的現金奶牛。

當然,我們普通人不具備巴菲特那樣的選企業眼光,好在現如今也有自由現金流ETF(159201)這樣的一籃子解決方案,能讓我們一鍵打包擁有優質自由現金流的國內企業。

正是這幾年的大環境,讓市場越發認識到自由現金流的重要性,因此這段時間自由現金流ETF(159201)的資金流入勢頭非常強勁,只有在遭遇逆境的時候,大家纔會深深意識到,「啊,原來自由現金流纔是最值得追求的」。正好,近期自由現金流ETF(159201)有一個大利好,那便是管理費和託管費雙雙下降,前者降至0.15%,后者降至0.05%,可以説業內最低費率,堪稱ETF界的良心,感興趣的朋友真的可以關注起來。

我們今天要講的企業是自由現金流ETF(159201)的第一大重倉——美的集團。

01價值事務所隱形老大

説起空調,我們總能想起董小姐的好空調格力造,近期所長在忙裝修,設計師問空調選哪家時,所長想都沒想脫口而出就是格力,看,這就是被洗腦了。

但如果看一下空調市場的市佔率情況就會發現,國內的空調老大早已不是格力,早在兩年前就悄咪咪變成美的了。另外,美的的空調也不僅僅只有美的這一個品牌,還通過華凌、小天鵝卡位性價比市場,通過這些品牌組合,美的在國內空調市場的份額一直在增長。

資料來源:iFinD

資料來源:iFinD

近期美的宣佈,2024全年,其家用空調迎來歷史最好成績,生產、銷售雙雙實現7000萬台的突破,國內和海外都實現了增長,尤其是海外增幅比國內還大,另外,2025年一季度海外增幅也較大,公司希望今年能在拉美、東盟市場做到區域第一。

雖然這兩年小米的空調勢頭非常猛,但對美的其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2024年小米空調的增幅達50%,但680萬台的銷量也就是美的銷量的十分之一不到,絕對增幅遠遠低於美的。

這些年,空調市場真正受到衝擊的傳統家電巨頭其實只有格力,美的活得好好的,而且越來越滋潤。

通過近期自家裝修進行家電比價,所長也發現格力的性價比確實低,基本同樣的型號規格,格力比美的要貴10%-20%,這其實反映了格力的供應鏈(含渠道在內)效率低,格力的供應鏈弊病此前所長講過非常多次了,和其歷史發展、與經銷商捆綁過緊有關,這里不再複述。

資料來源:iFinD

資料來源:iFinD

相比格力的笨重供應鏈,美的要輕巧靈活得多,其供應鏈制度業內稱之為「T+3」,即把產品從下單到交付分為4個周期,T0訂單準備階段、T1生產準備階段、T2生產製造階段、T3物流發運階段,每個周期都只需要3天即可完成。這個方法使得美的可以繞開各層代理經銷商,直接匯總終端零售商的訂單,如此工廠端可以多批次、小批量柔性生產,快速響應原材料的價格變化。

這個T+3是和小天鵝學的,2015年的時候,洗衣機關鍵原料大幅降價,小天鵝憑藉自己的柔性供應鏈優勢開足馬力生產,生產出了很多比同行價格便宜的洗衣機,這讓小天鵝有資本挑起價格戰並一舉重塑了洗衣機市場的競爭格局。

美的通過併購手段將小天鵝收入囊中后,迅速將這套體系學了過去。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美的這家企業的文化,整體是非常開放包容且善於學習的。因此,相比格力這麼些年始終只有空調能打,不論怎麼搞多元化都以失敗告終,出海做得也很一般,美的不僅在空調領域做到后來居上,還搞出了冰箱、洗衣機、廚電、小家電等一大堆C端家電產品,而且幾乎所有家電品類按銷量市佔率看都是全球前三,整體來看,美的已然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

資料來源:iFinD

資料來源:iFinD

除了我們熟知的C端家電業務外,美的還覆蓋了新能源&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其他創新業務的B端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等領域,海外收入在整體收入中的比重達到了42%左右。

很多時候,企業的好壞真的是通過對比比出來,光看美的可能感受還沒這麼深,和格力一對比,你就知道美的有多好了。

截至2024H1,空調是美的第一大業務,收入佔比達到 46.7%;消費電器業務收入佔比達到 34.58%;機器人與自動化收入佔比則為8.42%。雖然有B端業務,但美的還是以C端為主,這麼些年來各業務板塊佔比整體來説還是比較穩定。

2010-2023這十來年間,美的營收由1103億元增長至 3737 億元,年均複合增速達 9.8%;歸母淨利潤的增速更快,由 37 億增長至 337 億,複合增速達到 18.4%。

2024前三季度,在國內經濟大環境如此拉垮的情況下,美的依然實現營收3203.50億,同比增長9.57%;淨利潤316.99億,同比增長14.37%。要知道,這可是在去年9月底政策大招之前的成績,隨着國補等消費刺激的落實,2024Q4以及2025的表現應當會更好。

02價值事務所美的的下一個大招

此前,《所長會客廳》就有同學對美的的機器人進行提問,專門提到了庫卡,當時所長回答的第一句就是「美的的庫卡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和現在熱炒的人形機器人不是一個產品」,當然所長還詳細解釋了這兩者的區別,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工業機器人是牲口,人形機器人是人。

哪知道,就在昨天,美的公佈了自己的人形機器人樣機,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好像默默登上全球家電行業王座一樣,美的也悄咪咪地搞出了自己的人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不僅可以跳舞,還能開瓶蓋、打螺絲,在AI加持下還可以和人互動,現場的記者對機器人説「我渴了,能否給我一瓶水」,美的機器人就用自己的靈巧手給記者送來了一瓶水。嘖嘖,確實牛。

美的的庫卡雖然是工業機器人,同人形機器人的區別挺大的,但就核心底層技術而言,兩者也確實有不少地方相通,庫卡的很多技術和Knowhow在人形機器人上還是能夠派上用場的。另外,美的作為全球家電老大,對家電可以説十分了解,而各種各樣的家電其實都是用機器在某一方面對人的某種功能進行替代,現如今的智能家居相當於讓原本零散分佈的各種家電連成一體,這些其實都可以是通用人形機器人的基礎。

從這個角度看,美的做人形機器人其實也是迟早的事情,只是能這麼快就交出樣機,還是這麼強大的樣機,確實太出人意料了。

這里需要補充一句,雖然市場一直不給美的的庫卡估值,但庫卡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真的相當牛叉,可以排進全球前五。

人形機器人的前景想必也不用所長多講,大家都知道這是未來,甚至所長的養老可能就靠它了,人形機器人最近之所以這麼火,核心在於特斯拉。我們直接就看馬斯克同學給大家畫的餅好了,馬斯克是這樣説的:

2024年,已有幾千部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發揮價值;

2025年,年底前會出貨1萬台或者單月出貨1000台;

2026年,單月出貨1萬台,並對外銷售;

2027年,50-100萬台。

最終預期,人形機器人能給特斯拉帶來超過10萬億美元的收入。

10萬億美元雖然很誇張,但如果大家的養老以及各種服務真的都用人形機器人來替代,人人都可以擁有一個沒有百寶袋的多啦A夢,那10萬億也不是不可能。

以前人形機器人是泡泡,是個遙遠而夢幻的泡泡,可馬斯克給出的數據以及美的展示的機器人樣機都充分説明,人形機器人離落地其實也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遙遠。

對於機器人,美的是這麼説的,未來的方向有兩個:

一是推進家電機器人化。即在家電中融入機器人和AI技術,比如視覺、機械臂、人機交互,現在有一系列項目正在落地。

二是聚焦機器人整機開發,深挖應用場景,佈局核心技術,近期更多會在B端、商業領域進行落地。

相比馬斯克的大餅,美的顯然更務實,先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家電和B端落地,未來再慢慢向我們暢想的幾乎可以取代人的人形機器人推進。

細數美的的過去,一直都比較低調務實,別家搞人形機器人所長都要打個問號,但美的來做所長覺得可以充分期待一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