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利好突襲!超級賽道,全線大漲!

2025-03-18 19:0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超級賽道突然引爆。

  今日,A股、港股市場的機器人概念股全線爆發,越疆暴漲27.88%,近20只A股相關個股掀起漲停潮。消息面上,越疆正式發佈並預售全球首款「靈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售價19.9萬元起。

  有分析稱,當人形機器人開始談「性價比」、進入大規模預售階段,意味着人形機器人的「iPhone時刻」正在臨近。2025年全球機器人產業有望進入從0到1突破的關鍵節點。

  與此同時,全球科技圈矚目的英偉達GTC 2025大會也引爆了機器人產業鏈。機構分析稱,本次大會展示的智能及圖形感知技術突破可能預示着未來機器人的更大規模普及廣泛應用,有望推動着各大廠商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

  全線爆發

  今日,機器人概念股全線爆發,截至港股收盤,越疆(02432.HK)暴漲27.88%領銜,美的集團H股大漲10%,速騰聚創、微創機器人、中芯國際等個股跟漲。

  A股市場的機器人概念股亦集體走強,截至收盤,恆工精密大漲超14%,生益電子大漲超13%,方正電機(維權)襄陽軸承南方精工(維權)雲鼎科技星光農機萬馬股份宇環數控奇精機械(維權)等近20只個股漲停,科大智能科德數控長盛軸承光力科技等個股跟漲。

  消息面上,3月18日,越疆科技正式發佈全球首款「靈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的預售價格,宣佈打響人形機器人「平民化」第一槍,用售價19.9萬元起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破局,帶動人形機器人發展進入「iPhone時刻」,這款機器人已經實現「靈巧操作+直膝行走」,能完成跨場景、多臺協同、勝任複雜操作泛化任務。

  據介紹,Dobot Atom身高1.53米,體重62公斤,全身配置高達41個自由度的關節,搭載具身智能操作模型和1500 TOPS 超大AI端側算力,可以幫助客户實現具體應用場景的採集-訓練-推理一體式落地。配套專業的模型開發使用教程,大幅降低各類環境部署時間。無需大量預編程,實現數據+模型驅動的具身智能驅動新模式。

  分析稱,當人形機器人開始談「性價比」、進入大規模預售階段,意味着量產的腳步加快,實操的場景更多元化,人形機器人的「iPhone時刻」正在臨近。

  同日,美的集團的人形機器人也曝出最新進展,這款機器人不僅能跳舞、能「比心」,也能聽懂語音指令並按照指令去完成相應操作。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美的集團CTO衞昶表示,目前,美的已整合研發資源,成立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進行人形機器人研發,希望能開發出短期落地的產品,同時也能夠佈局中長期的技術和產品。

  其實,美的集團在機器人領域的佈局很早。早在2015年,美的就佈局機器人產業,通過收購庫卡等「動作」,躋身全球工業機器人行業前四。去年,美的對外宣佈公司佈局人形機器人業務,正式成為國際人形機器人「玩家」之一。

  英偉達的重磅催化

  美東時間3月17日,英偉達GTC 2025大會已經於美國加州聖何塞拉開帷幕。美東時間3月18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周三凌晨1點),英偉達CEO黃仁勛將發表主題演講,聚焦AI前沿領域的最新發展。

  其中,人形機器人作為核心議題之一,其技術路徑與商業化前景成為全球科技界關注的焦點。

  英偉達在大會中強調,物理AI與人形機器人是未來十年的關鍵賽道。其推出的機器人開發平臺進一步降低了AI模型與硬件整合的門檻,例如通過仿真環境提高機器人訓練效率。結合Figure、1X等企業的場景化探索,人形機器人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形成「硬件迭代-算法優化-場景落地」的閉環生態。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英偉達GTC大會展示的智能及圖形感知技術突破可能預示着未來機器人的更大規模普及廣泛應用,有望推動着各大廠商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傳感器及機械關節等作為人形機器人運動及感知的關鍵部件,其性能會對人形機器人的反應與運動精準度產生影響,而AI智能的進步帶來的性能需求有望推動機器人關鍵硬件行業向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發展。

華泰證券認為,2025年全球機器人產業有望進入從0到1突破的關鍵節點,預計人形機器人量產加速推進,同時掃地機、割草機、機器狗、陪伴式機器人等泛機器人領域有望全面鋪開,將推動終端場景的多元化佈局。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預測,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0.17億美元,2030年有望達到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0億元),CAGR 56%,機器人有望帶來計算芯片端側新需求。

中信證券指出,國內外整機廠陸續推出和初步應用人形機器人產品,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的元年。在此背景下,國內通用控制企業大多已經開始部分人形機器人領域的佈局,建議關注人形機器人領域為通用控制企業帶來的增量機會。

  根據高盛研究部發布的報告,全球的人形機器人行業可能在今年從研發階段步入量產階段。但鑑於人形機器人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技術拐點仍不明朗,高盛研究部預計,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預計為7.6萬台,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50萬台的水平,而實現100萬台出貨量的時間,最樂觀的情境則為2028年—2029年,意味着人形機器人大面積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尚需時日。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