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18 10:15
3月5日,艾鐵成發佈了一條微博,在聽取網友和用户的建議后,他準備將「訂單爆了」梗圖做成樂道的品牌周邊,作為福利發放。這是他首次親自迴應「訂單爆了」,這個梗緣起於樂道L60上市發佈后,艾鐵成在一條視頻中與李斌的對話。
儘管沒有公佈具體訂單數字,但艾鐵成后續立下Flag「12月份交付破萬,三月份(2025年3月)交付到兩萬」,並聲稱達不到就「下課」。這意味着樂道要在20萬元純電SUV市場復現類似小米SU7那樣的銷量增速奇蹟。
12月銷量破萬后,進入2025年的樂道,1月交付5912輛,2月交付4049輛,儘管還沒到兑現Flag的時候,樂道顯然已經無法憑藉初始時的訂單積累,在3月完成交付破兩萬的預期。
還有不到半個月,艾鐵成就需要直面當初立下的Flag,他認為玻璃心是目前最不需要的東西,會將嘲諷質疑當作鞭策,並持續改進——樂道會像自己的品牌標識一樣,路上會有曲折,但終會是一條向上的路。
如今,樂道和艾鐵成都需要一場徹底的勝利自證。
3月初,虎嗅在上海見到了艾鐵成,和他聊了聊過去半年的經歷,他是怎麼陪着樂道坐完這輪過山車的,以及接下來準備做什麼,把樂道帶往何方。
*以下為虎嗅對艾鐵成的對話,為方便閲讀,略作刪改。
Part 01 上市期,訂單真的爆了嗎?
最近網絡上「訂單爆了」成梗,看到你在微博上自嘲迴應,為什麼要下場「玩梗」?
艾鐵成:現在年輕人在網絡上的玩梗很多,這個梗很多樂道車主在參與。
現在每個人的工作生活節奏都很快,壓力很大,情緒需要出口。如果能讓大家開心一下,歡樂一下,這對我、對樂道都是很有幸的事情,我很樂意參與。
你不會覺得這是一種嘲諷嗎?
艾鐵成:工作離大家的期待有距離,被嘲諷,被質疑,被批評,都是應當承受的。我更願意理解為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鞭策。
L60剛上市的時候,訂單真的爆了嗎?
艾鐵成:當時訂單確實很多,超出了預期。
我們5月15日品牌發佈會后收到了很多預訂單,9月19日最終上市其實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意向用户。我們也在這個期間做了第一臺量產車下線、連續36天超2萬公里的實測直播,效果都非常好,當時的節奏還是不錯的。到了正式上市的時候,前期訂單也非常好,遠超預期。
當時為什麼不公佈具體數字,外界對訂單數是有質疑的。
艾鐵成:訂單數字的不確定性很大,容易對外界產生誤導,因此蔚來公司從來不公佈具體訂單數字,更不會拿訂單數去做營銷。當時説「爆單了」確實因為收到的訂單遠超預期,我們當時雖然沒有説具體數字,現在也印證了斌哥訂立的這條原則多麼正確。
另外,我們是上市公司,也不可能拿訂單數和銷量去作假、虛報,帶節奏。
那「爆了」的標準是怎樣的?當時超出你們預期幾倍,能否換種方式量化一下?
艾鐵成:我就不講數字了,過去因為講數字已經受了很多教訓。
其實我們當時定了四個階段性目標——一個是在2024年交付2萬輛;第二個是希望第三個完整交付月能突破1萬輛;第三個是在20萬到30萬價位區間的純電SUV銷量進前三名,這是市場份額的目標;最后一個是交付到第六、七個月的時候數量過2萬。
當時L60這個預期目標是基於什麼制定出來的?
艾鐵成:當時我們是基於傳統的4P模型做了樂道的目標設定——Product(產品)、Price(價格)、Promotion(營銷)、Place(門店),我們在這個模型里還加了另一個維度——People,這個對我們來説影響很大。
Model Y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產品,一個月賣4萬輛,一年賣50萬,我們在定義L60的時候在思考要補足什麼,一個是品牌,一個是門店。
前兩個P就不多說了,我們的產品力非常強,價格也非常有競爭力,現在被用户批評最多的就是這麼好的產品,為什麼傳播沒做好。
作為剛交付不到半年的新品牌,我們的知名度和特斯拉、小米相比距離還很遠,和極氪、智己也有明顯的差距,還處在僅靠產品力和對手硬拼的狀態中,品牌力、知名度方面的短板,必須得補上,這需要加速不懈的努力。
從后續的情況來看,前三個目標其實算是實現了,為什麼第四個目標完成不了?
艾鐵成:有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兩個。
第一,是準備不足,車沒有及時地交付。我們去年準備了2萬輛的交付(產能),但很多排產到1月的用户希望在年底前儘快拿到車,這樣可以享受到當年15000元的新能源置換補貼(彼時2025年新車置換補貼政策是否延續尚不明確,用户普遍存在踏空情緒),所以去年臨近12月底的時候很多用户等不了,我們準備不足,很多訂單流失了。
第二是由此造成的「次生災害」,導致市場信心不足。新車上市,尤其是家用車,用户會選擇不買第一批,看看網上的反饋,看看路上有沒有人開。如果去年訂單不流失的話,那今年的1、2月份趨勢會更好,樂道就能順勢而為,抓住把新車市場效應轉化成用户口碑效應的機會。
雖説開年市場環比下降了40%,但還是有很多優秀的產品做到了淡季不淡,我們在供應籌備上的不足和市場信心給予的不足,是更為核心的主觀原因。
前三個月在交付上出了什麼問題?
艾鐵成:當時我們就準備了2萬輛車。按照我們規劃的交付節奏,10月份交四千多臺,11月是五千左右,12月交付過萬,就是這麼規劃的。
當時訂單很多,但是我們交不出去,我們的產能規劃和訂單之間的是有差距的。
這個時間上的差距有多大?
艾鐵成:2024年的新能源補貼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當時用户的訂單都排到春節后了。
你在廣州車展期間對交付還很有信心。
艾鐵成:當時手里還有大把訂單,訂單開始流失集中在12月中旬以后,剛纔説的那幾個原因開始快速反映在訂單流失上。
從什麼時候開始,你覺得月銷2萬的預期很難達到了?
艾鐵成:一月份春節前后,我們春節后交付的大都是新訂單。
當時是覺得用户等得起嗎?
艾鐵成:我們當時確實沒有很好地去應對。沒想到影響這麼大,不應該讓用户有利益受損的擔憂。這是一個很大的教訓。
去年很多車企都主張上市即交付了,樂道為什麼不這麼做?
艾鐵成:作為一款全新品牌的全新產品,樂道L60的交付,我們當時的想法是,在保量的同時更要保質,這樣才能奠定一個全新品牌的根基,以后的發展心里纔有底。
所以我們在生產製造的規劃上,還是以品質為先,包括第一臺量產車下線的時候,銷售負責人開着車2萬公里直播。讓用户看見品質,先贏得他們信任,再加速產能爬坡。
現在覆盤來看,還有另一種選擇,推迟到十月再上市,等到11月再交付,那麼11月、12月都能過萬,交付的輿情不會這麼嚴重。
有大量訂單的時候,為什麼不提速生產?
艾鐵成:樂道L60用的整個平臺和智能化系統都是最新一代的架構,包括電機、電池、數字化、中央域控等都是蔚來最新一代的技術,供應鏈的磨合、爬產都需要時間周期。
但這肯定不能成為藉口。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們肯定需要提前把時間周期壓縮,把備貨做得更充分。我們接下來在上新車型的時候,一定會充分吸取經驗教訓。
樂道的供應鏈是你親自管嗎?
艾鐵成:對,我們有一個供應鏈的團隊,保供會、車型定點這些我都會參加。
除了流失了大量訂單,年后銷量的增長也比較緩慢。
艾鐵成:樂道L60從今年開始進入了平賣期,二月份由於有春節假期,是傳統銷售淡季。目前交付在逐步爬升,從三月份開始,包括二、三季度都會有一個較快爬升的趨勢。
Part 02 存在爭議的內部員工購車事件
今年1月傳出「樂道強制銷售員店內購車」的消息引發熱議,當時是怎麼回事?
艾鐵成:這件事外界以為是爲了沖銷量,實際上我們一線員工買的每一輛車都是不計入交付數字的,一輛都沒有。
每家車企都有內部購車的福利,一般是級別越高,福利政策越好。我們是反過來的,我們是希望給到前線員工更多福利,目的是讓一線員工成為用户,讓「用户」跟用户交流能把產品講得更透徹。
這項政策是基於員工自願,絕對不是強制的行為,但當時那個店長在向員工傳遞信息時的表述不是很恰當,造成了誤會,后來在網絡上又被進一步的放大。
歸根結底,這還是我們的內部管理工作做得不夠好。
員工購買不計入交付量這個信息點,當時為什麼不解釋清楚?
艾鐵成:對於當時的情況,我們首先想的是先要把「有沒有強制的情況」調查清楚,並第一時間把「官方政策是福利不是強制」的態度和大家講清楚。慶華給大家回覆后,我們當時以為這件事情就基本結束了,不需要過多的申辯。
直到后期我們發現,一些關於樂道的報道的評論中,總會出現「強制員工購買湊數」的輿論評價,才意識到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
這件事情上,我們欠缺更深一步的思考,對於公眾質疑的關鍵點推演得不夠全面,沒有在最合適的時間窗口,跟大家全面、系統地説明真實情況,輿情應對經驗的不足暴露得很明顯。
事情發生后對外做了澄清,對內是如何處理的?
艾鐵成:還是要加強溝通和培訓。我們過去幾個月有大量的新同事陸續加入集中培訓,以前各地新員工的培訓是在區域做的,很難集中在一起,現在我們在做一些改變和沉澱。
當時輿情不斷被放大,對內部情緒和消費者進店有影響嗎?
艾鐵成:這是肯定的。從亮相到上市,樂道前期的關注度是比較高的,但后來有一些不符合事實的信息,在互聯網上擴散,對潛在用户的信任有很大影響。
我們從交付到現在還不到六個月,用户對品牌的信心還在建立,本來知名度就沒有那麼高,網絡輿論上又出現了一些問題,一些消費者可能就不進店了,洽談中的消費者也會猶豫,這給前線銷售轉化帶來了一些挑戰。
有想過如何消除消費者的這種不信任感嗎?
艾鐵成:第一個是要把我們用户基盤服務好,像最近我們做了電池靈活升級服務,讓他們對產品、對服務、對品牌有信心。我們現在有三萬多的用户,這是很重要的核心基礎,也希望通過他們的角度,一些真實車主的聲音,做一些從域內到域外的傳播,這個還是很重要的。
他們不是KOL,影響的更多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們統計過,樂道車主推薦家人和朋友購買的比例接近80%,邀請過親戚、朋友試駕后的滿意度和推薦度非常高,這是我們非常寶貴的資產,讓大家知道用户最真實的體驗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點。
另外一個,我們也在做前線的銷售管理。這是一個很大的團隊,人員也比較新,我們會有一些新的舉措,培訓要做到位。
近期二手平臺上出現了大量樂道L60新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艾鐵成:算法推送時代,很多事情的真實情況和大家的直觀體感並不一致。就比如二手車這個事,我跟同事確認了,整個二手平臺被認證過的用户僅有不到20個,我們有三萬多個用户,這是很少數的情況。
怎麼看待樂道從備受關注到「黑紅」?
艾鐵成:從我的角度,非常希望市場能對L60和品牌有個正確的認識,員工買車、二手車這些事存在很多誤讀,我希望這個誤讀會少一點。
當然,我們絕對不能指望別人天然地就會理解我們,沒有人欠我們一個理解。這需要我們自己主動做很多工作,今天借這次採訪的機會,我也非常希望讓大家瞭解真實的情況。相信經過一定時間,大家對產品越來越瞭解,對品牌也會加深認識,這是我期待的。
樂道的「黑紅」,主要還是行業內的「黑紅」。前面我也提到了,在品牌關注度方面,我們還需要付出很大努力。
什麼時候意識到品牌關注度不夠?
艾鐵成:這件事我們內部是有共識的,每兩三個月我們會做一次關於品牌知名度和健康度的調研。
雖然通過一系列的努力,樂道品牌知名度正在持續提升,但我們作為一個全新品牌,相比一線品牌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它們也是我們追趕的目標。
這里問題是指大家對樂道認知有偏差,還是不認識樂道品牌?
艾鐵成:主要還是有很多人不認識我們,品牌得有知名度,消費者纔會有興趣,纔會考慮(購車)。比如小米在這件事上做得非常好,它也是一個新的汽車品牌,雷總的能力非常強,這方面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那説回樂道, L60的產品力很強,無論線上傳播,還是線下門店與消費者的零距離溝通,我們希望消費者可以通過不同觸點更全面深入地瞭解產品,從而讓它獲得與產品力相匹配的銷量。
但作為蔚來的第二品牌,樂道知名度還是很高的,不然前期不會收穫那麼訂單。
艾鐵成:我覺得是在圈內知名度很高,但其實沒有破圈。
從5.15(樂道品牌發佈日)和9.19(樂道L60上市)時期來看,我覺得蔚來的品牌勢能很強,蔚來的換電體系,蔚來的品牌知名度真的很不錯,所以前期進來的那批用户是關注蔚來公司的用户,但這些用户量是不夠的,樂道需要被更多的人知道。
Part 03 Flag達不到的話,會「下課」嗎?
如果三月份訂單量爬升沒有超過2萬,你將面臨一個終極拷問,會下課嗎?
艾鐵成:這個事我自己也想了很久。玻璃心是樂道現在最不需要的東西,把網友們説的都看成是鞭策——聽勸,而且是用行動讓大家看見樂道聽得進去勸,大家的評價自然就會好起來。
接下來要讓自己的心智變得更成熟、讓樂道的體系更完善,繼續向前纔是最重要的。在我的願景里,樂道會像自己的品牌標識一樣,路上會有曲折,但終會是一條向上的路。
關於(下課)這個問題,一走了之其實是最容易的,如果説現在就去談這個,那就相當於半途而廢,我覺得自己格局小了。我是70后,樂道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創業,在蔚來公司內創業。從內部立項、到品牌發佈、到第一款產品上市,樂道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可以為樂道付出所有的心血。
心態上,我會低下頭聽用户的勸導,也會低下頭看清要走的路,但現在還不會低頭認輸,半途而廢。
那你如何給出一個合理的交代呢?
艾鐵成:沒有任何別的路可走,只有一條路,用結果説話。我們現在還是要更關注自身需要怎麼去提升,內部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讓大家看到樂道向上的趨勢。
我是2021年2月1日加入公司,當時在23號樓有一個小辦公室,門口貼的是「戰略性業務」,我自己招的產品經理、項目管理、面試了全球兩百多個設計師,樂道L60產品定義的每個階段、車上的每一分寸我都知道。
説這些並不是想説我為樂道做過什麼,而是想告訴大家,我會保持初創時的工作強度,把產品體驗、服務體驗做好,把用户説的當回事,把工作和團隊建設做到位。
Part 04 放下包袱,讓樂道回到「向上的路」
現在花最多精力的事情是什麼?
艾鐵成: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和各個項目工程師作方案討論和長期規劃,包括車型、智能駕駛、三電這些;另一個是會把更多時間花在用户上,我們有個用户關係的團隊,每周會調研用户滿意度、用户建議、投訴,我每周都會過各個觸點的分數;再有就是傳播和銷售體系,我們現在整個銷售體系還比較新,有超過一半的人是這兩個月加入樂道的,我會定期去看門店,去見客户。
過去半年你們在銷售渠道上擴店腳步很快,現在有多少店?今年計劃擴到多少家?
艾鐵成:現在在全國已經有400家門店,用最快效率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渠道建設目標。現在我們需要進入第二個階段,門店是需要時間培養的,三個月是一個分界點,接下來的重點是要在3-6月份讓門店和人都更成熟。
(針對銷售團隊)做了什麼改變?
艾鐵成:以前的培訓是在區域進行的,新加入的fellow會有為期六天的培訓,包括公司文化、價值觀、產品這些;資深fellow和店長的培訓涉及到帶團隊,會有領導力的培訓,大概是5-7天。
最近我們正式任命了48個區域公司總經理,這些人幾乎都是在樂道團隊過去大半年中迅速成長起來的業務骨干,希望這些敢打敢拼的新骨干做好用户服務也做好團隊建設,一起實現更高的銷售目標。
接下來我會要求新員工去總部合肥做集中式培訓,參觀瞭解我們工廠的智能製造能力,看到L60是如何從一個非常高度智能化的生產線上製造出來。
課程培訓上加強公司文化價值觀、產品培訓、銷售技能培訓,這個是我們三月份要做的事情。
除了對內調整,對用户的服務層面有什麼改變?
我們推出了高度定製化、場景化的上門試駕服務。fellow會主動走到用户身邊,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產品、瞭解產品,同時為用户提供切實的方便。比如,fellow會開試駕車幫家長接送孩子去幼兒園,辦事試駕兩不誤,用户的普遍反饋是非常好的。
在品牌建設上,樂道接下來要怎麼做?
艾鐵成:分三步走,讓用户認識樂道、瞭解樂道、信任樂道。
我們會繼續強化品牌知名度,鼓勵一線的夥伴走出去,多發聲,讓用户先認識樂道。包括終端門店也開始增加一些品牌簡介的宣傳物料,比如「蔚來旗下全新品牌」這樣簡潔明瞭的信息。
其次是讓用户瞭解樂道,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優點,通過上門試駕、到店體驗,讓用户感受產品。儘管最近關於我們的「噪音」可能有點多,但慶幸的是產品還是非常受到用户認可的,我們的品質是經得住市場考驗的。
最后當然還是要把品牌建設好,做有特色、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讓用户信任樂道。我們有十年好用的智能架構,OTA功能的優化新增都是基於用户的反饋去更新;還有20萬級目前唯一可充可換可升級的加電體系,春節假期我們給用户提供了免費充換電服務,光免費換電就將近10萬次,這些都是讓用户信任樂道的有效措施。
樂道在春節期間做了一些品牌跨界合作,是否有達成一些具體的成效?
艾鐵成:我們的選擇是去和家庭用户耳熟能詳的品牌交朋友,比如肯德基、盒馬、網易雲、嘀嗒出行、京東等品牌,各個領域都有。
體現到銷售終端的話,我們2月的銷售線索比1月增長了36%;試駕率也從1月的25.5%提升到2月的30.6%,試駕量提高了10%。
什麼時候能夠看到渠道能力轉變成銷能?
艾鐵成:功到自然成。就像我剛纔説的,樂道現在面臨品牌知名度、產品認知度與用户信任度的問題。我們針對這三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和努力,也都在渠道終端進行了落地。
關鍵是People——人這個維度,這一方面是團隊主動去贏得信任,成為用户的好朋友、好鄰居;另一方面,是讓用户走到官方舞臺的中間,講出他們與家人在一起的路,讓更多人知道樂道用户纔有的故事。
比如,我們上海的用户王女士,在「春節高速免費充換電」活動期間,自駕L60從上海到海南再到雲南,全程超過2000公里,加電只花了16塊錢,還是用加電補貼抵扣的,特別持家有道。像這樣的故事以往只在我們社羣內很火,將來我們希望這些故事能夠讓更多消費者看到。
渠道是硬件,主動服務和用户口碑是軟件,硬件軟件都到位了,渠道能力就會自然轉變成銷能。
Part 05 樂道手上還有牌
樂道L60面臨的市場競爭更加嚴峻,Model Y煥新了、智界R7的量上來了,小米YU7也即將發佈,樂道L60如何吃下更多蛋糕?
艾鐵成:每臺車的定位不一樣,從產品來講,樂道L60的競爭力是足夠的,我們有非常強的體系化優勢。
我總結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主要包括安全、智能、舒適、大空間、便捷的加電這些點,L60在品類里面絕對是領先的。
從技術底層來看,L60用了很多新技術,全域900V、中央計算、四域融合的數字架構等等,這些決定了智能化迭代的能力。雖然因為新技術讓我們在交付上付出了代價,但新技術帶來的好處是我可以保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具備競爭力。
市場競爭這麼激烈,已經進入淘汰賽倒計時了,有想過樂道要怎麼快速成長嗎?
艾鐵成:實際上不存在一招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大招。我們更多的是把每一個動作做好,穩紮穩打這個是必須的。
今年樂道比較大的消息是即將推出一款新車樂道L90,這會對整個品牌帶來很大的能量,也會成為市場上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樂道L90的定位是什麼?
艾鐵成:L90是一款大三排的SUV,適合大家庭用户選擇。同時從產品力和配置角度來看,L90是一款家庭旗艦級產品。
今年問界M8、理想i8這些產品也即將發佈,L90做了什麼硬戰準備?
艾鐵成:過去幾年我們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我們採訪了大量在使用大三排車型的用户,瞭解到用户到底要什麼,這是產品準備的維度。
另外我們確實要做好充足的交付準備,包括整個的供應鏈體系,製造規劃要做好。
L60和L90都在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上,這個戰要怎麼打?
艾鐵成:還是看產品能力,看4P模型的能力。
我覺得L90和L60相比,處在一個比較好的階段。L60發佈時只有100家門店,鋪天蓋地的人流根本沒接住,人也不夠,店也不夠,這是非常大的浪費,跟進不及時,體驗也沒做好。
到L90上市的階段,我的隊形已經很穩了,一隻已經經歷過毒打的隊伍,戰鬥力和接受毒打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Part 06 「和中國千百萬家庭一起做一個走向世界的品牌」這個夢想,我想試試
大眾都熟知你在寶潔、迪士尼的經歷,但製造業其實是一個髒活累活,你真正進入汽車行業之后,現在有什麼體會?
艾鐵成:帶樂道之前,我更多的是作為中國事業部的負責人協調總部和中國區域的管理體系,對齊海外品牌在國內的一些策略執行落地。
現在切換到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完全是另一種職業狀態,從「外資品牌主理人」,到「本土品牌創業者」,是我職業生涯內體感最強的四年,也是我職業生涯最忙最累的時候,全程主導一個品牌定義與核心策略的執行部署,帶領團隊實現從0到1的那種成就感和內心價值感,是和以前有本質差距的。
經歷了中國汽車行業翻天覆地的變化后,我覺得這是從不可能變為可能,從未知變成已知,從目標變成現實的探索過程。
這半年來也經歷了一些負面輿論,你有沒有特別想澄清或表達的?
對於外界的一些輿論,我們內部也在覆盤,但我覺得還是從自身找原因。每個品牌都會面臨被誤解的情況和輿論的衝擊,沒有任何品牌可以完全脱離,對我們來講還是應該在這樣的行業情況下練好內功,加強團隊應對的能力。
聽説你如果當初不進入蔚來,會成為某奢侈品品牌的北亞區事業部負責人,當時為什麼沒有選擇后者?
艾鐵成:我過去工作一直在外企幫全球品牌做中國本土化落地。當時斌哥跟我提樂道這個項目,那會兒還沒有樂道這個名字,還叫阿爾卑斯。我強烈地意識到我有機會從0到1創造一個誕生在中國品牌,將來有機會把它變成一個全球品牌。
我是農村出生,小鎮長大,在家里排行老大,四十歲之前,還是要先扛起來很多責任,照顧好家人。但到了這個人生階段,我很想為自己的夢想活一次。這種機會,如果錯過,人生中也許再也遇不到了,我必須要抓住。
我記得我剛來蔚來一個星期,坐在小辦公室里的時候,那個奢侈品品牌的全球CHO(首席人力資源官)還給我打電話,問我為什麼不去,我說了這麼一句話:「我現在有機會創建一箇中國品牌走向世界,這是我的夢想」,當時説完我自己很感動,一看周圍家徒四壁,就我一個人。
如果有機會和剛入職蔚來的自己説一句話,你會説什麼?
艾鐵成:從感性的角度來説,心中依然要有目標,就是以后千萬不要再立Flag。從理性的角度來説,我覺得創業像是泥濘中的一場馬拉松,堅持你的熱愛與夢想。
我還想對自己多説一句:這將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請你一定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