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近期國產EDA第三起併購案:華大九天擬併購芯和半導體

2025-03-17 22:24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李玉洋 上海報道

3月17日,國內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龍頭公司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九天」,301269.SZ)發佈公告,宣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芯和半導體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和半導體」)的控股權,華大九天股票自即日起停牌,預計10個交易日內披露交易方案。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繼上周北方華創(002371.SZ)公告計劃分兩步走拿下芯源微(688037.SH)的控制權、揚傑科技(300373.SZ)擬收購貝特電子控制權之后,國內EDA行業又一起重大併購整合。據瞭解,EDA作為集成電路設計的核心工具,被譽為「芯片之母」,其技術貫穿芯片設計、驗證、製造等全流程,是半導體產業鏈的底層支撐。‌

長期以來,全球EDA超80%的市場份額被Cadence、Synopsys、西門子EDA三大巨頭壟斷,而中國現有3家EDA上市公司,其中之一的華大九天在國內EDA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根據賽迪智庫數據,在國產EDA企業中,華大九天的市場份額佔比保持在50%以上,當前市值約600億元。

「(芯和半導體)強在系統仿真和信號完整性分析、3D系統仿真這些領域。」國內一家EDA公司員工表示,對於此次併購感到很意外,此前並未聽過華大九天要併購芯和半導體的有關消息。

「可以看到國產EDA的併購整合浪潮已經開始,大魚正在吃小魚,有價值的公司要考慮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被收購,還是收購。」另一家國內EDA公司高管如此評價。

而電子創新網創始人兼CEO張國斌分析:「縱觀國際三大EDA巨頭的發展之路,分別都經歷了超過70多次的收購后成長為國際巨頭。」他也認為,這樣的收購對於本土EDA未來做大做強、高質量健康發展有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強強聯合

據瞭解,芯和半導體成立於2019年,總部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法定代表人為代文亮,是一家專注於EDA軟件工具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覆蓋IC、封裝到系統的全產業鏈仿真EDA解決方案,致力於為新一代高速高頻智能電子產品的設計提供助力,加速其設計進程。

從股權結構來看,芯和半導體控股股東為上海卓和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團隊持股平臺),直接持有芯和半導體26.02%的股權,通過上海和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間接控制芯和半導體5.49%的股權,合計控制芯和半導體31.51%的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芯和半導體在上海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券商為中信證券‌。

前述國內EDA公司員工分析認為,由於芯和半導體要上市了,上市后被收購會比較麻煩,而華大九天又想從模擬轉型到系統,但市場上比較缺標的公司,所以才着急在芯和半導體上市前將其併購。

根據華大九天公告,本次交易事項尚處於籌劃階段,初步確定的交易對方為上海卓和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上海翔文敏慎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上海和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言慎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奕蒂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斐特嘉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斐而特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上海美皚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不久前,北方華創宣佈,擬取得芯源微控制權。3月10日晚間,芯源微發佈公告稱,北方華創擬取得芯源微控制權,芯源微股票將於3月11日開市起復牌。

公告顯示,因芯源微持股5%以上的股東沈陽先進製造技術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進製造」)於3月10日與北方華創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先進製造擬將其持有的約1906.49萬股芯源微股份以88.48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北方華創,佔芯源微總股本的9.49%。

此外,同日芯源微持股5%以上的股東沈陽中科天盛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擬通過公開徵集轉讓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股份1689.975萬股,佔芯源微總股本的8.41%。北方華創將積極通過參與公開掛牌競買等方式繼續增持芯源微股份並取得對芯源微的控制權。

「目前,本土EDA企業中,有多家都在利用自己的優勢發展全流程工具。在這方面,華大九天無疑是最有優勢的。」張國斌表示,儘管華大九天已經有模擬全流程以及全球領先的平板設計工具,但仍未實現全流程覆蓋,比如在數字電路設計的佈局佈線工具方面仍存在空白,而在射頻電路設計的3D EM仿真、先進工藝支持、射頻系統和多物理場系統級仿真以及先進封裝設計還有不少短板。

張國斌還指出,芯和半導體作為國內領先的EDA企業,專注於射頻、高速、多物理場仿真等領域,其工具在某些方面可以與華大九天形成互補,尤其是在射頻、高速信號完整性(SI)、電源完整性(PI)、電磁仿真(EM)以及先進封裝等領域的工具。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若交易完成,華大九天將成為國內唯一覆蓋模擬設計—數字設計—製造—封裝全流程的EDA企業,在射頻、SiP等細分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本土EDA超120家

張國斌表示,以1986年國產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熊貓系統」誕生為標誌,中國EDA產業已經走過了近40年的風風雨雨。

「隨着IC工藝演進、複雜度提升以及美國的加大封鎖,本土EDA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他提到,在政府和資本的推動下,本土EDA近幾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態,截至目前,本土EDA企業已經有超過120家,在數量上已經是全球第一,但在營收規模上差距比較明顯, 2023年,中國EDA市場規模達到了120億元人民幣,約佔全球市場的10%。

張國斌指出,國際EDA三巨頭也都是經歷了超過70多次的收購后成長起來的。

此前,華大九天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併購整合是EDA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公司將採取自主研發、合作開發和併購整合相結合的模式加速全流程佈局和核心技術的突破。華大九天上市以來,收購了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上海阿卡思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無錫亞科鴻禹電子有限公司、珠海市睿晶聚源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菲斯力芯軟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同時,華大九天與專業投資機構共同設立了兩隻產業基金,持續深化華大九天在EDA領域的投資佈局。

目前本土EDA領域,已經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華大九天、概倫電子(688206.SH)和廣立微(301095.SZ)。

根據財報,華大九天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約7.44億元,同比增加16.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5855萬元,同比減少65.84%,目前市值(截至3月17日收盤)605億元。而概倫電子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2.79億元,同比上升25.74%;歸母淨利潤為-5716.47萬元,同比下降99.34%,目前市值(截至3月17日收盤)93億元。廣立微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未明確披露,目前市值(截至3月17日收盤)112億元。

「三家公司總市值是810億元,而全球EDA龍頭新思科技(SNPS,納斯達克)市值是689.7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28億元,所以新思科技一家公司的市值是我們三家總市值的6倍左右!」張國斌表示,EDA是跨學科知識密集型行業,所覆蓋的關鍵技術點非常多,本土EDA要發展,就必須首先在人員規模和營收上實現突破,這樣才能逐漸形成覆蓋全流程的完整工具。

所以,這樣的收購有着重要的積極意義。「不僅有助於滿足市場對EDA工具的高端化、多樣化需求,推動半導體行業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還將增強國產EDA的實力。」張國斌説。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