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15 17:14
(來源:尺度商業)
文 | 張佳儒
2024年6月19日,英偉達超越了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英偉達登頂全球,與其在GPU( 圖形處理器,又稱顯示芯片)芯片領域的成績密不可分。比如,英偉達的Blackwell GPU有「世界最強大的芯片」的稱號。
你知道嗎?英偉達GPU強大性能背后,離不開一家A股公司。這家A股公司憑藉在高階HDI(高密度互連板)、高頻高速PCB(印製電路板)的技術深厚佈局,成為英偉達AI服務器相關PCB、GPU板卡PCB的核心供應商。
英偉達背后的A股「功臣」叫勝宏科技。受益於AI算力訂單放量,勝宏科技2024年以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數據刷新記錄。資本市場也給予正反饋,近日,勝宏科技股價創新高,3月14日收盤市值707.4億元。
梳理勝宏科技的發展歷程,公司是國內草根創業逆襲的經典案例,通過前瞻佈局與技術驅動抓住兩次風口機遇,從國產龍頭成為世界玩家。那麼,勝宏科技究竟歷經了怎樣的挑戰,又如何破局呢?
草根創業到PCB百強,
技術「小白」如何破局?
PCB 和集成電路、面板並稱為電子信息產業三大元件,是承載AI芯片、GPU的物理平臺,是AI算力得以正常運行的基礎。沒有 PCB,現代電子產品的高性能和可靠性都將無從談起。
90年代,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的企業壟斷全球PCB核心技術,佔據70%以上的產值份額。在此背景下,一家PCB企業的銷售員陳濤萌生了創業的念頭。
1996年,24歲的陳濤來到廣東惠州一家PCB企業工作,公司想安排他做行政工作,但他想做銷售員,「因為銷售可以到處跑,可以讓我深入瞭解廣東。」此后,陳濤帶着三個業務員跑業務,不到兩個月就拉回了200萬元的訂單。
由於業務能力突出,短短几年時間,陳濤晉升爲企業高管。在工作中,陳濤認識到,國內PCB行業被壟斷,但也藴含着巨大的機遇。於是,陳濤選擇放棄高薪,辭職創業。
2003 年,陳濤創辦勝華電子,並在此基礎上於2006年創辦勝宏科技。2008年,勝宏科技正式投產。僅僅過了7年,2015年,勝宏科技就成功上市。
期間,陳濤的創業細節鮮為人知,從為數不多的公開資料中,可見陳濤抓住了人才和技術這一牛鼻子。
據媒體報道,陳濤是技術「小白」,在技術鑽研上自學成才,他買來各種先進的電路板拆開研究,尋找其中的技術方法。此外,他還買來書籍自學理論知識,請教行業專家,考取各類職業證書,逐漸成長為PCB行業的高級工程師。
陳濤是個勤奮的人,他每天經常工作16到18個小時,從早上7點多直到晚上12點。
除了自學,陳濤還在外招攬人才。據媒體報道,陳濤曾「九顧茅廬」從美國請來全球PCB業內頂尖專家,還曾「四顧茅廬」招募技術經理,展現出求才若渴的誠意。
到了2015年上市時,勝宏科技擁有專業研發人員346 名,佔員工總數的12.74%。在人才的支撐下,早在2012年,勝宏科技就開始大量引入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能耗更低的自動化設備,以全面提升產能和品質,在行業內率先推行轉型升級。
上市前的招股書顯示,勝宏科技產品為雙面板、多層板(含HDI)等,已與富士康、戴爾、TCL、華碩、海信、海康威視等百余家客户建立了合作關係。
當時,勝宏科技在行業內已經頗具影響力,入圍全球著名 PCB 市場調研機構 N.T.Information Ltd 發佈的2011 年度、2012 年度和2013 年度全球印製電路板製造百強企業排名榜。
從創業到上市,勝宏科技抓住了產業轉移與國產替代的風口機遇。2000年之后,隨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首的製造業向亞太地區轉移,全球PCB製造中心在亞太地區快速壯大。中國及東南亞地區增長最快。
這一階段,勝宏科技通過技術創新搶佔市場份額,並通過自動化設備降低成本。
上市之后,勝宏科技的營收不斷增長,從2015年的12.85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07.31億元。行業排名也不斷上漲。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已經位列全球 PCB 供應商第20名。
業績和排名上升的背后,勝宏科技抓住了第二次風口機遇。
合作特斯拉、英偉達,
國產龍頭到世界玩家
2015 年上市后,勝宏科技驅動邏輯從上市前的成本與份額導向,轉為技術創新與高端市場導向,產品結構也從聚焦手機、電腦等消費電子,邁向AI與新能源汽車領域。
勝宏科技的策略是「綁定頭部客户 + 卡位高端技術」 策略,特斯拉與英偉達便是兩大行業代表性客户。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憑藉行業領先的多層板及HDI研發製造技術,公司高密度多層VGA(顯卡)PCB、小間距LEDPCB市場份額位列全球第一,當前公司深度佈局AI及汽車電子領域,並與英偉達、特斯拉等國際大客户保持深度合作。
勝宏科技能加入國際巨頭產業鏈,得益於其前瞻性佈局。在2016年, 勝宏科技公告擬定增募資10.82億元,募資投向為新能源汽車及物聯網用線路板項目。2017年完成定增,實際募資淨額10.7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彼時,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尚處萌芽,2016 年銷量僅 50.7 萬輛,佔比不足汽車總銷量的2%。2014年-2016年,特斯拉累計在國內交付了僅2.12萬輛車。勝宏科技卻嗅到了商機。
2024年,勝宏科技已經是特斯拉PCB的TOP2 供應商。勝宏科技曾表示,特斯拉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公司與其在多個下游應用領域均有合作,目前主要向其提供汽車、能源、數據中心、人形機器人領域的PCB產品。
同樣在2017 年,勝宏科技設立多層板事業部、HDI板事業部,推動產品向高端化邁進。勝宏科技認為,在AI浪潮下,HDI 的應用已不僅僅侷限於 PCB 板的作用,而是與芯片研發緊密合作,分擔載板的部分功能要求。
根據公開信息,2024 年,勝宏科技5階和6階HDI 產品已實現大規模生產,應用於高端 AI 數據中心的算力產品,同時公司還在積極推進下一代28 層8階HDI 的研發工作。
高階HDI的技術積累與成功,是獲得英偉達訂單的關鍵。雖受商業政策限制,勝宏科技未透露與英偉達具體合作細節,但強調高階HDI 技術與生產良率獲大客户高度認可,產品持續大批量交付。
近日,勝宏科技披露2024 年度業績快報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其中,2024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2025 年第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7.8~9.8 億元,增長272.12% - 367.54%。
勝宏科技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堅定「擁抱 AI,奔向未來」的戰略,與國際頭部大客户合作,研發新產品、新技術。
除優化產品結構外,勝宏科技不斷推進全球化佈局。公司已在越南、泰國設廠擴充產能,在美國、新加坡等多地設分支機構,構建全球生產、研發、銷售網絡,2023 年出口收入佔比超 60%。
中銀證券分析師認為,公司向英偉達供貨參與到全球AI產業鏈,有望直接受益於算力時代浪潮。公司在具體的產品規劃、技術能力規劃以及擴產計劃中全過程跟蹤客户,目前公司已推出高階HDI、高頻高速PCB等多款AI服務器相關產品。
綜合來看,勝宏科技通過持續的技術深耕和前瞻佈局,在上市前抓住了國產替代的機遇,上市后又重點佈局新能源汽車與 AI 方向,牢牢把握了高端化發展的風口機遇,從國產龍頭成長為世界玩家。未來,勝宏科技還將有怎樣的表現,尺度商業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