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崩盤!天齊鋰業,2100億,資本大逃殺!

2025-03-14 21: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天齊鋰業(002466.SZ)的下跌,什麼時候是個頭?

自2022年以來,天齊鋰業的股價便開啟了下跌模式:2022年累計下跌26.23%,2023年跌幅達29.01%,2024年更是深跌40.47%。2025年一季度尚未結束,年初至今其股價又已下跌1個多點。

短短三年間,公司市值從巔峰時期的2100多億元,縮水至如今的500億出頭。

機構也在不斷逃離。2024年中期,持有天齊鋰業的基金有482家,到了2024年末僅剩55家。

昔日「鋰王」,如今正經歷估值與業績的「戴維斯雙殺」。

市值一路潰敗,業績也持續惡化。

2022年,天齊鋰業淨利潤暴增1060.47%,達到2412億元。2023年急轉直下,淨利潤下滑69.75%。而今,公司預計2024年虧損71億元至82億元。

根據業績預告,2024年第四季度單季虧損在14億元至25億元之間,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虧損均呈擴大趨勢。

作為一家鋰資源企業,天齊鋰業鉅虧的根本原因是鋰產品價格的大幅下降。

2022年,碳酸鋰現貨價格飆升至約60萬元/噸,這一年也是天齊鋰業的業績高光時刻。此后,鋰價持續下行,天齊鋰業的業績也隨之每況愈下。到了2024年,碳酸鋰價格跌至7萬多元/噸,天齊鋰業因此陷入虧損。

目前來看,碳酸鋰價格可能要長期承壓。

對天齊鋰業而言,意味着利空因素或長期存在。

碳酸鋰是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主要原料。2021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行業需求高增,造成碳酸鋰價格持續走高。此后,澳大利亞、智利、阿根廷、津巴布韋等國的鋰資源產能快速擴張。隨着鋰礦開採越來越多,供給終於超過需求。根據智利銅業委員會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鋰市場預計將過剩8.9萬噸,而到了2025年,這一過剩量將進一步擴大至14.1萬噸。

供過於求,可否通過減產平衡供需呢?很難。目前全球鋰市場並不存在類似石油市場歐佩克那樣的國際性組織,無法協調各國產能。全球鋰資源大國,既有澳大利亞、加拿大這樣的西方發達國家,也有拉美、非洲國家,彼此利益訴求並不一致。

現在的情況是,碳酸鋰價格跌幅過大,部分企業會選擇減產,可一旦出現反彈,有可能又快速復產。導致碳酸鋰價格的反彈始終缺乏持續性。

更為關鍵的是,近年中國的鋰資源產能大幅提升,碳酸鋰的稀缺將徹底成為歷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預計,到2027年,中國的自產鋰資源供應量將達到至少77萬噸,較2024年增長83.3%。據Fastmarkets預測,2034年中國鋰資源供應將佔全球鋰資源供給的28%,成為最大鋰資源供應國。

當前,國際地緣形勢複雜,我國保障鋰資源自給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同時,低廉的碳酸鋰價格也有利於降低新能源車行業成本負擔,鞏固我國新能源車產業的競爭優勢。

但對天齊鋰業來説就尷尬了。天齊鋰業主要資源在海外,包括澳大利亞、智利。現在,一方面全球鋰價長期承壓,另一方面中國對進口的依賴持續降低。天齊鋰業的日子顯然不會好過。

更為嚴峻的是,智利政府大力推動鋰礦資源國有化,天齊鋰業持有的阿塔卡瑪鹽湖股份價值面臨嚴重威脅,未來收益預期大打折扣,給公司財務狀況帶來了極大衝擊。

可以説,天齊鋰業目前處於國內、國外「兩頭捱打」的艱難境地。

那麼天齊鋰業是否毫無希望了呢?

倒也不是。

天齊鋰業手握一大王牌:是國內首家且唯一一家實現100%鋰自供的企業。

這使得公司長期保持較強的盈利能力,2024年前三季度,天齊鋰業銷售毛利率49.03%,遠高於贛鋒鋰業(10.34%)、盛新鋰能(3.05%)等同行。

儘管目前天齊鋰業的虧損比另外兩家大,但隨着精細化運營的推進,天齊反而最有希望率先走出虧損泥沼,實現穩定盈利。

鋰資源產品下游的新能源車、儲能、低空經濟,都是前景廣闊的朝陽產業,這意味着鋰資源的需求始終龐大,行業虧損只是暫時的——畢竟如果上游一直虧損,新能源產業鏈也不可能安全。

只是,曾經「躺着掙錢」的好日子,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轉自:泡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