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斯拉股價暴跌之際,大摩堅定「具身AI」信仰:反彈空間高達80%

2025-03-14 18:52

全球電動汽車領軍者特斯拉( $TSLA .US)今年以來股價可謂極度萎靡,年內跌幅超過40%,佔據美股基準指數較高權重的該股成為拖累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年內下跌超10%的最大拖累力量。特斯拉當前面臨一系列經營難題和西方市場公開反對馬斯克政界影響力的挑戰之際,長期以來持續看漲特斯拉的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堅定看漲特斯拉股價,並且強調特斯拉作為「AI具身化的典型代表」與「人形機器人100指數核心標的」,具備獨特成長性,重申特斯拉「增持」評級以及高達430美元目標價——意味着潛在上行空間高達80%。

堪稱特斯拉「超級多頭」的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簡稱「大摩」)仍然看好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前景,稱雖然該股近期經歷了大幅波動,但長期仍具備增長潛力,並且強調特斯拉股價暴跌更多基於政治層面的負面催化,而非基本面大幅惡化,因此特斯拉股價大幅回調之際是一個非常顯著的「逢低買入」機會。

估值層面,大摩認為經歷大幅下跌后的特斯拉估值明顯坍縮,由於近期股價回調,大摩測算后的特斯拉估值如下:基於2030財年利潤預期的市盈率(PE)約為19x(即19x FY30 PE),基於2030財年的企業價值/EBITDA估值約為10x(即10x EV/EBITDA FY30)。

摩根士丹利表示,特斯拉被視為「人形機器人(Humanoid 100)」領域的絕對科技主導企業之一,具備基於長周期的強勁成長潛力。所謂的「具身AI」,指的是以「AI人形機器人」為核心代表的具身AI這一最前沿科技領域。

據瞭解,摩根士丹利對245位投資者開展了一項針對特斯拉(Tesla Inc)股價近期表現及未來走勢的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政治活動對特斯拉基本面的影響;投資者對特斯拉2025財年汽車交付量增長的預期;對於特斯拉股價未來走勢的預測。

這項關鍵調查發現,高達85%的受訪投資者認為馬斯克所參與的美國政治活動(如與「DOGE」計劃相關事項)對特斯拉業務基本面產生了負面或極端負面的影響,具體顯示,極度負面影響佔比:40%;負面影響佔比:45%;正面影響的比例僅為3%,不顯著影響(中立)的佔12%。

1741945809(1).png

大摩的最新調查還顯示,高達59%的受訪投資者預計特斯拉2025年的電動汽車交付量將同比下降:僅15%的投資者認為交付量同比小幅增長;23%的投資者認為交付量持平;有21%的投資者預計交付量同比下降超過10%。這一結果與1月份特斯拉投資者午餐會上較為極度樂觀的全年增長預期形成了鮮明對比。

投資者們對於特斯拉未來股價走勢的預期則存在明顯分歧:45%的受訪投資者預計到2025年底之前特斯拉股價將較當前水平大幅上漲;36%的投資者預計股價將較當前的交易價格進一步下跌11%,乃至30%以上。

1741945853(1).png

具身AI,大摩看好特斯拉股價大幅上漲的重要長線邏輯

馬斯克自從擔任DOGE(美國政府效率部)領導人以來大刀闊斧改革與精簡聯邦政府架構,令美國公務員系統以及民主黨和非MAGA陣營的共和黨財團們集體反對他與DOGE,要求特朗普約束馬斯克。此外,馬斯克還利用自己的商業與政界影響力干預歐洲政治與選舉,這些因素都使得全球爆發抵制特斯拉電動汽車的示威抗議與拒絕購買呼籲,最終導致「電動汽車領頭羊」特斯拉股價年內暴跌超40%。

特斯拉基本面正面臨着多重逆風,而這些逆風的源頭基本上都和該巨頭CEO馬斯克息息相關。眼下,整個歐洲可謂正在與美國共同上演一場「反特斯拉風暴」,部分原因是歐洲人不滿馬斯克頻繁干預歐洲政治以及馬斯克愈發膨脹的政商兩界影響力。在中國銷量也不容樂觀,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統計數據,特斯拉在其最大市場中國的銷量上月同比下降高達49%。

但是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團隊繼續將特斯拉列為美國汽車與共享出行領域的首選股票(Top Pick),主要的邏輯在於:特斯拉相較於其近期有所回落的估值具備強勁的盈利增長預期;公司存在正面的風險/收益分佈(牛熊差異明顯);更重要的邏輯在於,其被視為「人形機器人(Humanoid 100)」領域的主導企業之一,具備較長周期的業績增長潛力。

自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熱潮」可謂席捲全球科技領域以及股票市場,帶動小米、小鵬汽車、優必選以及地平線機器人等科技公司股價大漲。隨着宇樹科技、Figure AI等越來越多機器人公司展現出強大的類似人類執行能力與邏輯思考能力,今年以來,越來越多金融機構高呼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黃仁勛在CES的演講中反覆強調 「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前沿是物理AI」,並預測「通用人形機器人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而在最新演講之前,他本人已多次提到生成式AI這一劃時代技術的最大規模終端應用場景之一將是人形機器人。

今年除夕夜,中國人形機器人領軍者宇樹科技的機器人在春晚大秀扭秧歌,此后不久機器人新勢力Figure AI近日發佈Helix通用具身智能模型——該模型是全球首個能夠對人形機器人上半身進行高頻率、連續控制的視覺-語言-動作(VLA)綜合大模型,且支持多機器人協同完成複雜任務。

國際大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近日在一份研報中表示,人形機器人將在未來十年內迎來大規模機器人生產和廣泛應用;德銀分析團隊預計到2035年,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750億美元,以及到205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全球銷量可能突破7000萬台。

根據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報告,2024年將是人形機器人在工廠及倉庫應用測試蓬勃發展的開端,而2025至2026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生產加速的關鍵時期。特斯拉、Figure AI以及Agility等聚焦於人形機器人的科技公司已經設定了積極的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