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13 19:02
文 | 銀杏科技
自2023年Q4正式扭虧為盈后,Boss直聘2024年苦盡甘來,繼續大幅盈利。
3月11日,Boss直聘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其營收、利潤、月活躍用户數、付費企業客户數等指標都取得了增長。當下,坐擁超5000萬月活躍用户的Boss直聘,也幾乎成爲了中國招聘市場的温度計。
多年來,從綜合信息展示到差異化招聘,各大招聘平臺相繼藉助搜索、算法、點評、視頻直播等方法,招聘行業看似是為C端和B端尋找崗位供需的平衡,消除信息差,互利互惠。
可從成立十年、逐漸生長為招聘「一哥」的Boss直聘上,人們也能清晰看出,招聘的另一種盈利路徑:即,幫助C端求職者消除信息差、「找工作和老闆談」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則是藉助自身在C端極高的用户集聚度,實現對「老闆」們的持續盈利。
財報中,Boss直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趙鵬曾表示:「2024年是疫情結束之后的第二年,也是新AI基礎出現之后的第二年,公司面對諸多不確定性,核心策略是堅持把對的事情做到位,保增長並堅決保利潤。」
當下,不管前程無憂、智聯招聘以搜索為主的綜合招聘平臺,還是趕集網、58同城分類信息服務平臺,或者面向大廠精英羣體提供社交招聘的脈脈,從營收、盈利、用户數上,都已經很難與Boss直聘實現對等競爭。
重要原因之一,則是Boss直聘早些年憑藉「直聊+智能匹配」模式,以「找工作找老闆談」的差異化標籤,輔以密集的「病毒式」傳播,抓住了用户痛點后步步深入人心,極大拓寬並沉澱了用户。
直到2021年,Boss直聘一舉成為月活用户數最高的在線招聘平臺,隨后,其MAU(月活躍用户)在行業內開始斷檔領先。
財報顯示,2024年Boss直聘全年MAU達到5300 萬,同比增長 25.3%。2024年第四季度,儘管受招聘淡季影響,Boss直聘MAU從三季度的5800萬下滑到了5270萬,可在行業內仍具極大優勢。
作為橫向對比(其他各大招聘平臺2024年全年MAU暫未出爐),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平均MAU分別為2385萬、1650萬、889萬。
該季度,Boss直聘MAU基本為其他三家總和,在C端用户沉澱上遙遙領先。
並且,不同於傳統服務於C端用户、會員收費模式,Boss直聘在尋找自身「用户」和「客户」過程中,賺錢的思路已經被驗證,並且較為清晰。
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Boss直聘鮮明的收入結構。
2024年全年,Boss直聘營收73.55億,同比增長23.6%。其中,Boss直聘企業端線上招聘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3.4%,達到72.7億,總營收佔比近99%。而主要包括向C端用户提供付費增值服務的其他收入為0.85億,總營收佔比僅為1%,對總營收影響不大。
從這點上説,C端用户對Boss直聘的價值,不是本身創收的多寡,而是類似於活水養魚,只有水塘活水源源不斷,有了充沛的C端求職者的供給,Boss直聘在向B端「老闆們」收費時,纔會有更強的底氣,B端企業招聘收入也才能持續提高。
此外,在招聘行業摸爬滾打、激烈競爭十年、並且經歷了2021年后兩年極大的成本壓力考驗后,當下的Boss直聘在成本控制上,也有了更多心得:例如,財報顯示,2024年Boss直聘的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7%,達到12.39億,其增速低於營收增速。
「三費」方面,2024年Boss直聘的營銷費用、研發費用、一般及行政費用,分別為20.19億、18.15億、10.93億,同比增速分別為4.1%、17.6%、34.7%。可以説,除一般及行政費用費用外,Boss直聘的其余開支增速均低於營收增速,降本增效的成果較為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在營銷開支上,2024年Boss直聘在大型賽事(例如巴黎奧運會和歐洲盃),也展開大筆「撒幣」營銷,這也佐證了Boss直聘歷年來營銷上的核心邏輯之一,即不斷尋找C端更多破圈,不斷拉大自身招聘池塘的水源供給,最終才能提升在B端付費上的話語權。
在「三費」和營收成本總體走低,外加B端企業招聘業務營收提升的綜合影響下,Boss直聘2024年也實現了11.72億的經營利潤,同比翻倍;並且,淨利潤也同比增長42.6%,達到15.67億。
可以説,繼2023年Q4扭虧為盈后,Boss直聘的賺錢能力,在2024年得到了充分釋放。報告期內,Boss直聘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等,也達到147億。
整個2024年都在持續賺錢的Boss直聘,其實,也在變相印證其用户增長驅動收入增長的模式,仍然有效。
近些年Boss直聘的營業收入的99%,均來自企業在線招聘的服務費,僅1%來自個人的付費增值服務。
從這點上説,不同於以往招聘行業僅聚焦C端用户收費卻忽略用户本身的流量,當下Boss直聘的商業模式之所以足夠成功,或許在於——
一頭輔以基本免費的用户服務,不斷聚攏C端求職者,另一頭又以C端用户為基本盤,培植足夠的流量后,再借助用户勢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去鏈接並收取企業招聘服務費用,從而不斷從B端「老闆們」口袋中掏出更多的錢。
具體來看,2024年Boss直聘面向B端企業的收費羣體,大致分為KA客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其定義範圍,則是以收費多少為界:即,每年貢獻50000元以上為KA客户,5000到50000元的企業為中型客户,每年貢獻5000元以下的企業為小型客户。
財報顯示,2024年Boss直聘的KA用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營收貢獻分別為17.71億、25.43億、29.55億,分別同比增長40%、19%、18%。這包含着兩層信息:
一是,2024年Boss直聘的中小客户收入在B端的營收佔比下滑,且增速低於大盤。2023年Boss直聘中小客户收入佔比為78%,2024年則為75.6%,下降近3個百分點。並且,其中小客户收入的整體增速均不到20%,也低於B端整體收入增速的23.4%。
二是,2024年Boss直聘的KA用户收入佔據B端營收比重在提高,已從2023年的22.5%提高到了2024年的24.4%,並且,其40%的增速,也遠遠超過B端整體收入23.4%的增速。
以上信息,或許也共同印證着,2024年Boss直聘對企業的收費,再次提高了。
事實上,2019到2021年Boss直聘連年虧損,直到2021年達到10.7億虧損新高,隨后卻用不到兩年,該公司就在2023年Q4扭虧為盈,直到現在淨利潤還能持續大幅提高,其核心,則離不開Boss直聘在企業端收費的提升。
一個直觀的例子是,2021年到2024年,Boss直聘付費企業數量,從400萬左右增長到了610萬,增幅達到52.5%,同一時期,Boss直聘B端收入則從42.2億增至72.70億,增幅達72.2%,遠遠超過企業數量的增幅。
從這點上説,近些年Boss直聘對企業平均付費金額的提升,或許正是其扭虧為盈的關鍵之一。
一般來説,不少企業招聘時,往往會既要細緻、又要迅速,因此,老闆們招人往往會更傾向於頭部招聘平臺,以求量大管飽,紮實靠譜:此時,憑藉行業內無可比擬的用户蓄水池,「找員工上Boss直聘」也就不再是一道選擇題。
而對Boss直聘來説,這些年自身在B端企業上更加精細化的運營,從企業不同檔位會員購買、企業平臺自身曝光、招工時效性、招工溝通次數、以及各類增值服務等,Boss直聘幾乎在企業招工全鏈條上,均達成了付費覆蓋,也給自身盈利留足了空間。
從這點上説,如果接下來Boss直聘仍能在C端維持住一家獨大的市場地位,用户水源源源不絕,那麼,Boss直聘的這場盈利遊戲,或許纔剛剛開始。
不過,Boss直聘並非沒有挑戰。其中之一,就是藍領用户的爭奪戰。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就業人口為6.56億,其中,白領與金領為1.28億,而藍領求職人數接近4億。而隨着線上招聘的深入,該羣體無疑將給各家公司提供極大業務的增量。
針對該市場,Boss直聘早些年,就推出了面向製造業藍領的「海螺優選」,並且,還於2024年2月收購了W.D Technology Investment Group Limited,繼續自己在藍領市場佈局。
好消息是,財報顯示,2024年Boss直聘藍領收入佔比,也進一步提升至38%,尤其是藍領製造業,在自身所有行業招聘中增速最快。
不過,在藍領用户爭奪戰中,Boss直聘也需要面臨以往更多、更廣的競爭。事實上,除了Boss直聘外,近些年,包含快手、58同城、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平臺,都相繼推出了針對藍領的垂直招聘產品。
其中,藉助快手短視頻實現了極快增長的快聘,自2022年初推出至今,增長較為迅速,其在2024年3月月活躍用户規模已達2.5億。而在短視頻加持下,快聘其天然的場景、更加契合下沉用户的使用習慣、外加更大的流量規模,或許將對Boss直聘的藍領招聘,形成一定衝擊。
此外,如何實現與AI熱潮的結合,也是Boss直聘對未來提出的重點猜想之一。
本次財報,Boss直聘創始人趙鵬就談到:「技術能力和創新是公司的靈魂,結合自主研發的首個招聘行業垂類大語言模型‘南北閣’以及DeepSeek的部署,公司推出了包括AI駐守在內的一系列針對求職和招聘者的AI產品和服務,並將持續引領在線招聘行業在前沿AI應用領域的探索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Boss直聘APP已經接入DeepSeek-R1,並在APP中的一些場景中開展了灰度測試。同時,產品上也採取自研模型「南北閣」提供服務。從這點一上説,擁抱AI的Boss直聘或許可以憑藉平臺多年積累的數據,或將為公司提供更多估值。
不過,若僅用股價、市值表現、想象空間去評價Boss直聘的價值,或許並不全面。
事實上,隨着Boss直聘體量步步變大,其亟待解決的一個潛在命題,則在於公司逐漸變為一種關係到社會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后,往往也將遭遇更多非議,以及更高標準的要求。
一個直觀的例子是,近年來,Boss直聘隨着體量擴大,當其服務越來越多求職者時,時常傳出「貨不對板」、「不實宣傳」甚至更多嚴肅問題,甚至引發不少輿論風波。
從這點上,AI是未來,可用户是永遠:此時,在更高標準下,Boss直聘如何持續優化用户體驗,真正鞏固自身優勢,真正為社會建好一座可靠的人才蓄水池,或許更加迫切——
畢竟,如果真有一天生活和大A都欺騙了你,不要悲傷,Boss直聘還會是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