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記者體驗|自動駕駛「出租車」開進三環內,複雜路況也能駕輕就熟

2025-03-13 19:28

3月13日,北京市區首次開放火車站場景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駛進三環內的北京南站,在南站與北京亦莊之間接駁,市民可通過手機App預約「接駁車」,付費體驗這一自動駕駛新線路。當天,新京報記者乘坐Robotaxi體驗了這條全新線路。與Robotaxi在亦莊以及亦莊往返大興機場的路況相比,南站周邊的路況更為複雜、車流量也更大,但聰明的Robotaxi並沒有出現卡頓,行駛狀態絲滑。

記者瞭解到,在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簡稱示範區)4.0階段建設中,北京將有序推動自動駕駛汽車駛入更大範圍、更廣闊的場景,為社會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適、更綠色的運輸和出行服務。

Robotaxi費用略高於普通網約車

據瞭解,乘客在「小馬智行」App或小程序的「火車站」入口可預約自動駕駛「出租車」。13日上午10點左右,記者在小馬智行App上預約了當天中午12時50分,從北京南站立體停車場出發前往榮京東街地鐵站的Robotaxi,下單完成后,頁面顯示本次行程費用為54元。記者瞭解到,北京亦莊有1200多個自動駕駛「出租車」打車點,從南站前往各個站點的費用不盡相同。比如從南站至康盛工業園的費用為62.2元,到BDA國際廣場附近點位的費用為55.5元。

記者對比了網約車平臺同一線路的車費,Robotaxi的費用比普通網約車稍貴,略低於打表計費的出租車。另外,Robotaxi的車費為「一口價」,即不會因為堵車等增加費用。

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1層自動駕駛接駁點等待乘客。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1層自動駕駛接駁點等待乘客。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像老司機一樣看準時機安全轉彎、掉頭

上午11時50分,記者手機接到系統推送,顯示預約的車輛已經上路,記者可在約定時間上車出發。12時53分,記者從北京南站立體停車場自動駕駛車輛接駁點出發前往目的地。值得關注的是,車輛主駕駛位有一名安全員,從車輛駛出停車位開始,自動駕駛模式開啟,安全員全程不觸碰方向盤。

自動駕駛「出租車」接到乘客后自動駛出北京南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自動駕駛「出租車」接到乘客后自動駛出北京南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儘管是中午時分,但南站周邊的交通流量不小,車輛剛剛離開停車場進入輔路后前方道路便開始擁堵,Robotaxi「耐心」等待,起步、剎車都比較緩。在車輛掉頭過程中,它像老司機一樣觀察着往來車輛,看準時機準確掉頭,整個過程很流暢,沒有阻礙其他車輛的通行。

在通過南站附近的一個十字路口時,Robotaxi要左轉進入主路,但因為車流量大,不少車輛被堵在路口。除了Robotaxi,其他社會車輛也都停了下來。在此過程中,Robotaxi多次嘗試抓住空隙左轉,但由於有直行車輛,它「選擇」繼續原地等待。不一會兒,路口車輛有了松動,在無需避讓直行車輛的情況下,Robotaxi迅速完成左轉,駛進主路。記者注意到,它的反應速度很快,完成左轉的速度比旁邊的社會車輛還要快一些。

車輛駛上南四環后,交通狀況理想,Robotaxi自主選擇更能快速通行的車道,避開那些前方行駛較慢的車輛。從記者的體驗來看,在道路暢通的情況下,Robotaxi能按照最高限速行駛,也就是四環的限速80公里/小時,可以順利完成超車、車輛避讓等。

此前,記者曾多次在北京亦莊以及亦莊往返大興機場的線路上體驗自動駕駛「出租車」,這次Robotaxi開進三環內,其路況複雜程度遠高於前兩者,但車輛依然能夠平穩、安全行駛。一位Robotaxi企業相關人員解釋説,基於前期的嚴密測試,自動駕駛車輛學習並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駕駛「技能」,進入三環內行駛,意味着Robotaxi「頭腦」更加聰明瞭。

13時40分左右,記者乘坐的Robotaxi抵達榮京東街地鐵站。車內顯示屏發出提示聲,乘客可以下車。下車后,記者在手機App中支付車費,本次體驗全部完成。從記者預約車輛到下車完成車費支付,整套流程與網約車平臺一樣,比較方便。

關注1:Robotaxi開進三環內要具備什麼條件?

目前,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均已開啟北京南站自動駕駛出行接駁,並獲准開啟收費服務。此前,北京南站自動駕駛接駁已經測試多時。

2024年5月23日,伴隨着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3.0擴區解鎖新場景,北京南站成為首個實現自動駕駛實車測試的重點火車站區域,北京亦莊和北京南站之間迎來首批往返的自動駕駛車輛。實車測試期間,文遠知行、小馬智行、安途智行、蘿卜快跑四家企業獲得首批道路測試通知書,這些自動駕駛企業加快完成了地圖採集工作。

對自動駕駛汽車而言,北京南站的自動駕駛接駁服務覆蓋了從北京亦莊225平方公里範圍內打車點往返南站的複雜線路,包含了自動駕駛示範區開放的兩條長度為16公里和29.3公里的接駁線路,並解鎖了北京環路、高速路、三環內道路的部分路段,包括南五環、南四環、南三環及三環輔路、京開高速,以及開陽路、馬家堡西路的自動駕駛行駛場景。

乘客在小馬智行App預約自動駕駛接送服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乘客在小馬智行App預約自動駕駛接送服務。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關注2:如何開放新應用場景?

目前,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全面開展4.0階段的建設,加快推動包含「五站兩場」在內的更多機場、火車站往返城區接駁場景。除了已開通的大興機場、北京南站外,「五站兩場」還包括首都機場、豐臺站、朝陽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

那麼,如何開放新應用場景? 即將於今年4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提出,市交通部門會同市經濟和信息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等部門,根據本市道路承載能力等實際情況,分階段、按區域開放重點應用場景,確定相關應用場景車輛的總量,制定並組織實施相關場景落地計劃。

自動駕駛汽車相關企業需要在本市測試自動駕駛功能的,可以申請開展道路測試活動。完成道路測試活動並達到規定條件,需要測試載人載物等應用場景的,可以申請開展示範應用活動。

開展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示範應用活動的,應當按照下列流程辦理:向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提出申請;市經濟和信息化部門組織開展論證、確認,並確定活動的具體區域、道路;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核發試驗用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

自動駕駛「出租車」行駛在南站幸福路上。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自動駕駛「出租車」行駛在南站幸福路上。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關注3: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4.0階段如何建設?

2020年,北京市率先規劃建設全國首個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開展車路雲一體化系統關鍵技術驗證。在已完成的1.0、2.0、3.0三個階段的迭代中,實現了全市600平方公里車路雲一體化基礎設施覆蓋。示範區已經聚集了30余家中外企業、近千台各類自動駕駛車輛開展道路測試、示範應用等創新應用活動。

在場景拓展方面,北京市自駕辦主任王磊此前表示,將接續開展示範區4.0階段建設,有序推動自動駕駛汽車駛入更大範圍、更廣闊的場景,為社會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適、更綠色的運輸和出行服務,加快推動機場、火車站往返城區的接駁場景對外開放。

此外,示範區還將深入推進旅遊、環衞、物流、園區等特色場景建設,持續保持北京在國內頭部示範區的領先地位。同時,打造全市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管理平臺,推動自動駕駛汽車運行數據上傳;構建統一智慧交通和智能網聯數據底座,推廣智慧化線路規劃、交通執法和信控優化,為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提供模板。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張磊 校對 李立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