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深度|東方集團退市高懸,還有公司造假、鉅虧,張宏偉和「東方系」險情逼近

2025-03-13 18:1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9個交易日中8個跌停,股價跌至1.02元/股,再次逼近1元。東方集團(600811.SH)的退市風險,再次高懸頭頂。

東方集團的退市危機,比上次更為急迫嚴峻。除了面值退市風險升溫,半個多月前被證監會定性為「涉嫌財務造假」后,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危機,也急切地擺在了這家公司面前。

東方集團不過是「東方系」整體危機的縮影。東方集團的控股股東為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集團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前「東北首富」張宏偉。過去二十余年間,張宏長袖善舞的張宏偉,藉助資本、槓桿之力,推着東方系一路快速崛起,形成橫跨現代農業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氣及新能源、金融、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的「東方系「版圖。

可謂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高速擴張之后,槓桿的反作用力開始發威。除了業績持續低迷,「東方系」資本版圖上的多家核心公司,今年陸續發生資金枯竭、財務造假等嚴重問題,導致「東方系」整體深陷困境。

如今,張宏偉和他一手創立的東方系,已經陷入風雨飄搖之中,能否挽回敗局尚在未定之數。第一財經梳理各方信息發現,目前,東方集團及多家「東方系」公司,均已深陷訴訟之中,名下資產近期頻繁被申請執行,1月至今案件涉及的被執行金額,就高達61.09億元。

資本帝國風雨飄搖

連續下跌之后,東方集團再次走到了退市邊緣。

受財務造假消息影響,3月3日至11日,東方集團連續7個交易日跌停,最低收盤價僅有1.03元。3月12日,炒作博弈跡象顯現,東方集團開盤即跌停,但在短短半小時內被鉅額資金推至漲停,最終報收1.13元/股。短暫反彈解釋后,東方集團13日再次跌停,最新收盤價重新回到1.02元,離1元生死線僅有一步之遙。

3月12日,東方集團再次在公告中稱,預計將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且存在不符合重整條件的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前「東北首富」張宏偉,他以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集團公司」)為核心,參股、控股東方集團、聯合能源集團、民生銀行ST錦港多家上市公司,一度在資本市場上形成規模龐大的「東方系」。

除了東方集團,「東方系」的多家上市企業,也已顯露敗相。

ST錦港的股價,目前離1元已經不遠。今年1月12日達到階段性高點1.94元后,該股持續震盪下行,目前僅為1.48元。若持續下跌並長期低於1元警戒線,該公司將直面退市危機。

除了股價重挫,這家公司經營也陷入困頓。2024年6月,該公司財務造假事發。根據監管通報,2018年至2021年,該公司連續四年財務造假,合計虛增營業收入86.2億元。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9個月,該公司淨利潤虧損達到21.25億元,幾乎虧完了2011年至2023年的淨利潤總額。

一度被認為是「東方系」搖錢樹的聯合能源集團,也已成為「仙股」。截至發稿,聯合能源集團股價僅剩0.36港元/股,較去年11月初跌去近7成,對應市值僅為93億港元。

股價暴跌源於業績持續虧損。財報顯示,2023年,聯合能源集團稅后溢利虧損17.07億港元,5年內首度虧損。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稅后溢利重新轉正,錄得10.1億港元。

作為「東方系」資本版圖的核心,東方集團公司也揹負沉重債務壓力,「造血」能力嚴重不足。

根據披露,2023年,東方集團公司營業收入為701.18億元,淨利潤鉅虧48.3億元。截至當年12月底,該集團負債總額為490.28億元,總資產689.33億元,資產負債率71.12%,現金與流動負債比率僅為0.18。

「東方系」其他企業同樣「失血」嚴重。作為東方集團公司新型城鎮化板塊的重要企業,東方安頤(北京)城鎮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已資不抵債。截至2023年12月31日,該公司資產負債率達121%,業績更是連年虧損。

第一財經據東方集團財報梳理,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僅有2573.27萬元,同比下降15.67%,淨利潤卻虧損1.85億元。而在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虧損19.98億元、9.67億元、18.35億元,三年半時間累計虧損49.85億元。在公告中提及,主要是因資產處置進度未達預期疊加融資成本增加、項目利息收入減少及合作項目投資收益虧損所致。

同爲城鎮化板塊的核心企業,北京大成飯店也持續虧損。據財報梳理,2021年至2023年,北京大成飯店的淨利潤分別虧損1.17億元、2.51億元、1.42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金額達到5.1億元。

而「東方系」起家的農業板塊,也有公司年虧超億元。財報顯示,廈門東方銀祥油脂有限公司2021年至2023年淨利潤分別虧損9457萬元、4.55億元、2.89億元。

東方系其余農產品及運輸類公司同樣處境不佳。如東方集團重要非全資子公司,東方集團大連鑫興貿易有限公司、東方糧倉五常稻谷產業有限公司、黑龍江金聯益澤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至2023年業績均出現虧損。

「資本獵手」張宏偉

關鍵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驟增、名下公司頻繁「失血」之前「東方系」和它的掌舵人張宏偉,也曾有過輝煌時刻。

在業內,一度有人用「‘東方系’的糧,青龍湖的房,民生銀行的票子,還有伊拉克的石油」,來描繪張宏偉和他構建的龐大東方系版圖。

張宏偉的發家史充滿傳奇色彩。公開資料顯示,張宏偉早年做建築工程起家。1984年,張宏偉成立哈爾濱東方建築工程公司。1988年,張宏偉發起了黑龍江省第一家企業集團公司——東方企業集團,主營業務轉為大米、油脂、豆製品加工及農產品購銷,並於5年后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完成初步資本積累后,張宏偉將目光從實業轉向金融。巔峰時期,他曾是新華保險、聯合能源、ST錦港第一大股東,並曾投資過家居建材連鎖企業東方家園、民族證券、美國亞聯銀行。「東方系」也由此形成了橫跨農業、石油、信息安全、金融、港口交通等七大產業的龐大資本「王國」。

截至目前,張宏偉仍任東方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聯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民生銀行副董事長。

「東方系」迅速擴張,離不開張宏偉嫻熟的資本運作。作為業內聞名的「資本獵手」,在公開場合,張宏偉曾多次強調資本的重要性,他曾提及「資產經營等於是在做加法,資本經營卻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業自然會像滾雪球般做大做強」

因此,東方集團1994上市后,張宏偉開始試圖資本運用「乘法」,加速擴張「東方系」版圖,並一度斬獲頗豐。

1995年,東方集團參與國有企業改制試點,以1.4億元投資參股錦州港(ST錦港牽涉面),併成為第一大股東,成為首家控股大型港口的民企。1999年,ST錦港成功上市,東方集團持有的ST錦港股權價值也快速增加。

2000年民生銀行上市前夕,東方集團、東方集團公司又與華夏人壽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共計持有民生銀行可行使表決權股份數合計爲34.64億股,持股比例為7.91%。直到2021年4月,該協議才解除。

截至目前,東方集團在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為2.92%。根據2024年中報,東方集團持有的民生銀行股權,按照長期股權投資確認的賬面價值達到159.25億元。

此外,張宏偉1998年收購的聯合能源集團,也曾源源不斷為「東方系」帶來龐大現金流。第一財經據財報梳理,僅2015年至2022年,聯合能源集團的經營溢利,就累計高達169.42億港元。

頻頻成功投資,使得「東方系」的資本版圖持續擴張。背后操盤手張宏偉的身價水漲船高。2018年10月,張宏偉曾以340億元的財富,一度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76位。

高槓杆反作用力發威

資本版圖急速擴張,快「東方系」的資金從何而來?答案是上市公司為平臺,進行的資本運作和槓桿撬動。

近十年來,「東方系」一面利用名下上市公司向市場募集鉅額資金,另一方面高比例質押資產舉債。

2009年至2019年十年的快速擴張期,「東方系」的多家企業都曾大規模增發融資。以東方集團為例,2016年該公司通過定增實際募集資金86.1億元,多筆流向房地產領域。其中,18.6億元用於東方安頤股權收購項目,約26億元投向青龍湖文化都市核心區開發,21.8億元投向豐臺區某公建混合住宅項目。

Choice數據顯示,ST錦港在2009年、2013年期間也兩度定向增發,實際募集資金分別為18.82億元、14.26億元。當時,東方集團為ST錦港第一大股東。

除借定增募資,「東方系」擴張的過程中,還高比例質押融資。截至6月30日,東方集團共有280.99億元資產處於所用權或使用權受限狀態,在同期總資產中的佔比達到78.53%。其中大多受限情況是「質押借款」。

東方集團的負債中,僅在民生銀行一家銀行的借款金額就高達70億元以上。根據民生銀行財報,截至2024年6月底,東方集團及其關聯企業,在民生銀行及附屬公司的貸款余額為74.04億元。

東方集團還大量為「東方系」企業提供擔保。記者據東方集團中報梳理,該公司為東方安頤、東方集團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東方糧油方正集團等多家關聯企業的45筆款項提供擔保,涉及擔保金額達到121.55億元,應付款項余額為91.92億元。

其中,東方集團僅為東方安頤借款提供的擔保就有4筆,涉及金額分別為12.4億元、1.66億元、1.03億元、13.19億元,金額合計超28億元。

與激進擴張同步,風險的種子也已悄然生根發芽。

危機最早源於踩雷房地產開發。以「東方系」2013年剛進軍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板塊為例,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4月,東方安頤與豐臺區王佐鎮政府簽訂棚改實施協議,取得了青龍湖南一區、南二區的棚改項目。但由於未尋找到棚改項目合作單位,東方安頤2022年退出該項目。根據2022年財報,此時東方集團已投入約8.4億元。

另一個開發項目青龍湖國際文化會都核心區C地塊,也一直無法尋得「買主」。該核心區C北側地塊,2021年~2022年期間3次掛牌出讓,但因房地產市場環境影響,最后均未成交。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東方集團在一級土地開發業務中合計投資金額約65.06億元,但結轉收入金額僅為31.91億元。

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東方安頤資產負債率已達121%。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東方安頤累計虧損49.85億元。這幾乎虧完了東方集團2012年至2020年八年間的全部利潤,如考慮到涉嫌財務造假的因素,實際情況可能更嚴重。

隨后,資金緊缺的霧霾,越來越多的籠罩在「東方系」頭頂。2022年至2023年,東方集團多次減持ST錦港,其中,2023年4月至2023年8月減持4000萬股,減持比例為1.9977%,以后者當時3元左右的價格估算,套現金額約1.2億元。而在2022年9月底至2023年2月底,東方集團已經減持ST錦港1億股。以3.8元/股的價格粗略估算,東方集團套現金額約3.8億元。

2024年開始,東方集團公司持有的東方集團股份,多次被司法拍賣。公告披露,2024年11月,東方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西藏東方潤瀾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潤瀾」)持有的5226萬股東方集團股票被拍賣,佔公司總股本的1.43%。同年9月,東方潤瀾持有的1.4億萬股東方集團股票再被拍賣,佔該公司總股本的3.83%。

大敗局初露端倪?

東方集團的涉嫌財務造假,成為點燃張宏偉資本版圖危機的最后引線。

2月28日,證監會通報了東方集團涉嫌信披違規一案的調查進展,認定該公司2020年至2023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涉嫌重大財務造假,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

在被立案調查前,東方集團的財務問題就已顯露痕跡。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多在百億元以上。但2024前三季度斷崖式下跌至7.9億元。2021年至2023年淨利潤虧損42億元,退市危機暴露后,該公司又在2024年三季度扭虧為盈。

近一年來,「東方系」、東方集團的資金黑洞,也陸續暴露在公眾面前。去年6月,東方集團公告稱,存放在財務公司的16.4億元鉅額存款處於「提取受限」狀態。截至目前,該筆存款仍處於「受限」狀態。近期,該公司再次公告稱,此前用於臨時補充流動資金的6.29億元閒置募集資金,到期后無法歸還至募集資金專用賬户。

2024年下半年開始,「東方系」被起訴案件的數量激增。第一財經根據公告粗略梳理,2023年以前,東方集團的涉訴公告較少。但2023年9月3日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計發生訴訟、仲裁涉及金額合計17.86億元。2024年9月30日至2025年1月23日,東方集團公佈的三次涉訴公告中,新增訴訟金額更是高達55.34億元。

去年9月至今年1月下旬發生的訴訟中,該公司及子公司累計新增訴訟,涉及對象就包括福建漳龍集團有限公司、龍江銀行、哈爾濱銀行等多家公司和機構,相關金額合計17.53億元,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10.5%。

隨着部分判決落地,東方集團現金流將進一步「告急」。2024年9月,因東方集團於2024年7月進入預重整程序,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對東方集團提起訴訟,要求提前收回授信額度內向東方集團已發放的借款本金10.92億元及逾期利息。今年2月8日,因終審敗訴,東方集團被判提前歸還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10.92億元借款本金及利息。

目前,該集團旗下資產也正不斷被申請執行。企查查數據顯示,2025年1月23日至今,東方集團共有8起案件作為被執行人,案件涉及被執行金額高達61.09億元。

去年12月底,張宏偉本人也因為未按照承諾支持東方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化解流動性資金不足問題,被黑龍江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