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中國合成生物產業鏈梳理及投資佈局分析

2025-03-13 10:17

合成生物學是21世紀最具革命性的新興學科之一。它以工程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多學科交叉融合,對生物體或生物系統進行有目標的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以實現新的生物功能和應用。合成生物涵蓋生命科學、工程學、信息學等多個領域,被認為是繼DNA雙螺旋發現和人類基因組測序之后,生命科學領域的新技術革命。

Part.01

合成生物產業鏈梳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rt.02

合成生物產業鏈上游分析

1.玉米澱粉產量

近年來,中國玉米澱粉產量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玉米澱粉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決策報告》顯示,2021年由於新入統了阜豐集團和梅花集團的產量,比2020年統計產量大幅增加至3918萬噸,達到了歷史峰值。2022年由於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包括高昂的原料成本、疲軟的下游需求以及困難的物流運輸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玉米深加工行業開工率整體低於上年。隨着國內整體玉米澱粉需求持續走高,整體產量穩步增長,2024年達到3799萬噸。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玉米澱粉產量將達到3800萬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秸稈可收集資源量

當前中國政府正加強廢舊農用物資回收利用、推行循環型農業發展模式,全國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步提升。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秸稈綜合利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潛力分析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秸稈可收集的秸稈資源量約為7.40億噸,2024年達到約7.42億噸。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我國秸稈可收集的秸稈資源量將達7.45億噸。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基因測序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基因測序儀競爭格局

中國基因測序儀市場發展迅速,2019-2023年市場規模從3.56億元增長至9.1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6.72%。從市場份額來看,華大智造和因美納二者佔據了近50%的市場份額。其中國內品牌華大智造以30.05%的市佔率位居第一,進口品牌因美納市場份額佔比為18.89%,位居第二。

資料來源:眾成數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眾成數科、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rt.03

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鏈中游分析

1.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

隨着人們對健康和環保等問題的關注增加,合成生物學的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合成生物行業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約為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8.42%,2023年約151億美元,2024年約達190億美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將達到243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中國合成生物市場規模

中國合成生物市場正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較小。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合成生物行業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合成生物市場規模約為86.26億元,2024年約為105.16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合成生物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24.06億元。

數據來源:Research and Market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Research and Markets、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合成生物投融資熱度

合成生物學的興起引發眾多資本關注,在中國持續加大對合成生物學的頂層佈局、技術投入和政策支持的推動下,中國合成生物投融資熱度持續提升。2024年中國合成生物已披露投融資事件共有15起,已披露融資金額約為4.12億元。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IT桔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4.合成生物合成生物重點企業

中國合成生物市場參與者眾多,包括多家上市公司和具有實力的非上市公司。其中,上市公司如凱賽生物華恆生物華熙生物等,在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這些公司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研發能力,是市場競爭的主要力量。第二梯隊則包括藍晶微生物、弈柯萊等融資輪次在B輪以后的公司,這些公司具有較高的成長潛力和市場競爭力。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Part.04

合成生物產業鏈下游分析

1.合成生物應用領域佔比

合成生物學行業的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涵蓋醫藥健康、化工能源、食品農業等多個領域。其中,醫療健康、化工能源佔比最多,佔比分別為55.58%及32.09%。農業技術、食品飲料、信息技術佔比較少,分別為6.98%、4.83%、0.47%。二級賽道中基因/細胞治療、藥物合成、生物基材料企業分佈較為集中,也是近年的投資熱點。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生物醫藥

近年來,政府鼓勵將醫藥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為醫藥行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分析及發展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約為21359億元,同比增長8.12%。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將增至22427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3.功能食品

合成生物學技術可用於生產食品添加劑、營養品等,改善食品品質和營養價值。例如,通過微生物發酵生產功能糖、蛋白質、多肽等生物活性物質。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功能行業分析及發展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20-2024年我國功能食品市場規模從2760.72億元增至3375.33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我國功能食品市場規模將達到3510.34億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合成生物市場調研及投資戰略諮詢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行業研究報告、行業白皮書、行業地位證明、可行性研究報告、產業規劃、產業鏈招商圖譜、產業招商指引、產業鏈招商考察&推介會、「十五五」規劃等諮詢服務。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中商產業研究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