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收盤: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科技股強勢反彈 納指漲超1%

2025-03-13 06:09

財聯社3月13日訊(編輯 夏軍雄)美東時間周三,最新公佈的通脹數據全面低於預期,提振了市場情緒,三大指數僅道指小幅下跌,科技股強勢反彈,納指漲超1%。

image

(三大指數分鍾線圖,來源:TradingView)

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0.20%,報41,350.93點;標普500指數漲0.49%,報5,599.30點;納斯達克指數漲1.22%,報17,648.45點。

周三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2月CPI同比增長2.8%,創去年11月以來新低,預估為2.9%,前值為3%;2月CPI環比增長0.2%,預估為0.3%,前值為0.5%。

美國2月核心CPI同比增長3.1%,為2021年4月來新低;預估為3.2%,前值為3.3%;美國2月核心CPI環比增長0.2%,預估為0.3%,前值為0.4%。

這份報告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首份完整月度通脹數據,但尚未反映最新關税政策的影響。

「這份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滯脹的擔憂,併爲美聯儲提供了一定的政策靈活性,」Aspiriant 財富管理公司投資策略和研究董事總經理 Dave Grecsek 表示。「如果通脹數據更高,就會加劇擔憂情緒,例如如果經濟繼續疲軟,美聯儲可能會更加受限。」

本周以來,道指、標普500指數和納指均累計下跌約3%。

Grecsek表示:「市場下跌並不令人意外。過去兩年美國股市表現異常強勁,回調是正常現象。不過,我們目前正處於財政政策重大變革的初期階段,一旦市場適應后,未來可能會迎來更積極的消息。」

英特爾盤后大漲12%,公司此前宣佈任命芯片行業資深人士陳立武(Lip-Bu Tan)為首席執行官。

熱門股表現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漲,蘋果逆市跌1.75%,微軟漲0.74%,英偉達漲6.43%,谷歌漲1.89%,亞馬遜漲1.17%,Meta漲2.29%,特斯拉漲7.59%。

熱門中概股多數收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1.21%,阿里巴巴跌1.35%,京東跌0.93%,拼多多跌0.10%,蔚來汽車跌2.30%,小鵬汽車跌6.11%,理想汽車漲0.81%,嗶哩嗶哩跌6.50%,百度跌2.19%,網易漲0.44%,騰訊音樂漲0.16%,愛奇藝跌3.70%。

公司消息

【專為機器人行業而設計!谷歌推出兩款新型AI模型】

當地時間周三,谷歌宣佈推出兩款基於Gemini 2.0的新型人工智能(AI)模型,旨在開發更靈活、可互動的機器人,有望推動機器人在更多場景中的應用和普及。

谷歌表示,最新的AI模型是為各種形狀的機器人設計的,包括人形機器人和工廠、倉庫中使用的其他類型的機器人。

據谷歌介紹,其中一款名為Gemini Robotics,是一款視覺-語言-行動模型,能夠通過物理動作輸出結果,使機器人可以理解自然語言指令並執行復雜任務。更簡單的説,Gemini Robotics可以聽懂人類的語言,然后執行相應的命令。

另一款名為Gemini Robotics-ER,是一個專注於空間推理的視覺-語言模型,能夠幫助機器人更好地理解周圍環境,並支持開發者利用其推理能力運行自己的程序。

【美國監管機構據悉推進對微軟的大規模反壟斷調查】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在推進拜登政府執政末期對微軟的大規模反壟斷調查,表明審查科技巨頭是特朗普的新任FTC主席Andrew Ferguson的優先事項。

知情人士表示,FTC的工作人員近幾周一直在繼續進行調查,與企業和其他團體會面以收集信息。FTC去年年底向微軟發出了所謂的民事調查要求,類似於傳票。這份文件要求微軟交出大量關於其人工智能運營的數據,包括訓練模型和獲取數據的成本,這些數據可以追溯到2016年。該機構尋求有關微軟數據中心的詳細信息,以及為滿足客户需求而尋找足夠算力的努力等。

FTC還在仔細審查微軟在與OpenAI達成協議后削減自身人工智能項目資金的決定,這可能被視為損害了人工智能市場的競爭。

【擬聯手英偉達等接管英特爾晶圓代工廠?臺積電:不予置評】

3月12日,有報道稱臺積電已向英偉達、AMD和博通提議投資於一家合資企業,該合資企業將運營英特爾的晶圓廠,臺積電在合資企業中的持股比例將不超過50%。對於上述報道,臺積電回覆表示,對於傳聞,公司不予置評。

【亞馬遜、谷歌和Meta承諾支持「2050核電翻三倍」 呼籲核能擴張】

世界核能協會周三宣佈,包括谷歌、亞馬遜、Meta等全球大型科技和工業用電巨頭,已經簽署承諾書,支持「2050年前將全球核能發電量至少翻3倍」的目標。

除了前述三家科技巨頭外,周三一同簽署協議的還有西方石油、陶氏化學等知名上市公司。世界核能協會表示,這是核能行業以外的主要企業首次聯合公開支持大規模、協調一致的核能擴張,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能源需求。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