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3-12 17:48
3月11日下午,以浙商「出海」與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第二期「浙商講壇」暨「浙商走進中行」活動在杭舉辦。本場活動由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浙商研究中心主辦,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財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浙商研究中心開放合作委員會承辦。來自政府、銀行機構、證券機構、法律行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40余家已出海或擬出海的浙企主要負責人蔘加活動,共話浙商出海面對的機遇與挑戰,共同探索出海的最優路徑與有效對策。
浙江企業站上「二次開放」風口
當前,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高能級開放強省,已成為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同時,政府工作報告針對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以及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服務貿易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等關鍵方面作出部署,也為今后中國企業更好地站上世界舞臺指明瞭發展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
縱觀過去20年,中國企業經歷了兩輪「出海潮」——2010年前后,勞動密集型企業緊隨外資企業步伐外遷,通過海外設廠將傳統產能轉移至越南、印尼等低成本經濟體;2021年前后,中國直接投資的非金融類境外企業大幅增加,投資規模持續增長,行業分佈較為廣泛,投資模式日益多元。其中,浙江出海企業仍以製造業投資為主導,數字經濟、光伏領域、生物醫藥、汽車製造等產業增長勢頭顯著,浙江境外投資的中小型項目明顯增多。開拓海外市場、提升品牌價值、規避貿易壁壘、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核心資源等成為驅動浙商加快「走出去」步伐的主因。據浙商研究中心委員兼祕書長、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潘毅剛介紹,目前已有200多萬浙商成功出海,足跡遍及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浙江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數量達到10.2萬家,對全省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到近90%。
但,「走出去」並不意味着「融入」和「留下」。活動現場,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鋒峰在分享公司出海經驗時表示,企業要走向海外,要先具備優質的產品矩陣、完善的研發體系、充實的人才梯隊,要把產品和成本做到極致,才能博得海外市場青睞,同時也要做好隨時面對政策風險的準備。此前美國的反傾銷調查就給金固造成了重創,也在無形中推動了企業「被動」向東南亞地區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我們兩次出海,第一次是靠成本優勢,第二次是靠技術優勢,這個階段的出海,我們是信心更足的,但風險控制還是要放在第一位。」
當前,堅持走全球化發展之路的浙商正處在「二次開放」的路口,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強浙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話語權、定價權、規則權」,值得重新思考、重新定位。潘毅剛認為,浙商要在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並重趨勢下、在制度型開放的新時期,有樹立開放發展全球領導力的勇氣,主動在更寬範圍、更高層次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抓住機遇、加快佈局、實現突圍,將自身打造成為全球發展中的產業鏈技術中心、價值鏈控制中心、供應鏈牽引中心,形成內外一體的品牌出海、投資出海、平臺出海等新發展模式,找到實現自身第二增長曲線的北斗星辰。
針對浙商如何更平穩、更有效地出海,潘毅剛以幾句箴言給出建議:「立足全國、放眼全球,以內供內、以外供外,投資在外、資源在外,回報在內,發展在內。」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是浙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祕訣所在,而在面對地緣政治、經營風險、文化差異等挑戰時,有能力的浙商須適應從市場全球化到資源全球化再到組織全球化的巨大轉變。
出海之路行穩致遠亟需專業助力
事實上,中國企業從「出海」到「登陸」,全球化經營之路充滿鮮花與荊棘。浙商要在出海模式加速轉型升級的現階段行穩致遠,除了憑藉「出海早」「敢創新」「求共贏」等優勢外,還需要金融、法律、物流等海外綜合服務的助力。
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行長程軍解釋道,中國企業出海面臨着資金籌措、風險防範、監管遵從等風險,出海的目的各不相同、形式更加多元,海外市場情況各異。對於企業而言,要在籌劃期就對海外市場的政策、環境、文化作深入瞭解,同時還要關注和跟進許多細節工作,如資金審批、項目申報、融資結構等,在此期間需要專業機構聯動海外機構為企業保駕護航,在不同階段提供政策解讀、精準備案、投資撮合、建廠選址、市場動態分析等服務,而進入建設期、運營期、擴張期等階段后,企業還可能產生項目貸款、涉外保函、跨境融資、財富管理、資本擴張等需求,金融機構牽線搭橋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據瞭解,近年來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通過國際銀團、內保外貸等產品,為跨國企業提供金融支持,2020年至2024年,該行聯動中國銀行新加坡分行等10余家海外分行,為省內20余家重點跨國經營企業的37個境內外項目提供超400億元的綜合授信,投放約260億元,成功聯動同業牽頭敍作了一批共建「一帶一路」標準性項目。該行還首創了「中銀全球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2025年以來,已聯動中銀國際為多家浙企赴港上市提供綜合服務。
與此同時,證券公司對浙商出海的幫扶則更側重資本市場的運作。活動現場,財通香港投資銀行高級董事總經理王安安結合美的集團等最新赴港上市案例,剖析了港股市場優勢,介紹了赴港上市規則。據悉,2024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提出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同期,港交所優化上市審覈機制、簡化上市流程,不斷提升市場效率。當前香港正在推行H股「全流通」試點,允許H股公司將尚未在境內市場公開上市的內資股轉入港股市場流通。2024年,連連數字(02598.HK)、卡羅特(02549.HK)、同源康醫藥-B(02410.HK)、太美醫療科技(02576.HK)、九源基因(02566.HK)、毛戈平(01318.HK)等浙江企業已成功登陸港交所主板。
針對企業赴港上市吸引力持續增強這一實際,2024年,財通香港瞄定市場風向,持續推進股權融資、債券融資和資產管理三項服務。2024年11月,港股IPO財通香港獨家保薦項目紐曼思(02530.HK)通過上市聆訊,並於2025年1月10日發行上市。2024年該機構共完成17單境外債券項目,融資規模合計約200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11月末,該機構資產管理規模超90億港幣。此外,財通香港還作為財務顧問,助力寧波市政府在港窗口公司寧興集團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全球化戰略,深度參與其境外併購項目,併爲其設計專業的可換股債券交易架構。
此外,智庫機構與法律行業也在為浙商出海增添一份助力。活動現場,新加坡浙商總會創會會長李國生、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袁晨均從東南亞各國的政策特點、法律要點、投資結構、風險管理等維度,對浙商拓展東南亞市場的可行性和注意點作了深入解讀。在主題分享環節結束后,與會企業負責人還就出海過程中的實際操作和真實難點向現場嘉賓作了諮詢並在會后進行深入交流。據悉,2025年,「浙商講壇」系列活動將在每個季度舉辦一次,每次聚焦一個熱點話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行業機構負責人,分享真知灼見、給出意見建議、對接具體服務,幫助浙江企業直面發展的難點痛點,共同探索發展的創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