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兩會專訪 |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智能化已成為所有行業競爭的新維度

2025-03-12 19:09

每經實習編輯 余婷婷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智能這個詞出現了10次。我認為,智能化已經成為所有行業競爭的新維度。」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推動下,智能、科技已成為業內外熱議的焦點。在今年兩會期間,何小鵬就人形機器人、低速無人駕駛、智能駕駛保險、低空經濟四大領域,提交了四份建議,均聚焦在智能、科技方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正着力打造成為物理AI公司,通過在「AI汽車+飛行器+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深度佈局,塑造全新的科技生態。

L3級人形機器人計劃明年量產

今年,具身智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併成為今年兩會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並且「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

就作為具身智能最重要載體的人形機器人而言,何小鵬認為,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和新材料的融合載體,其被視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而關注並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可以搶佔未來產業的制高點。「具身智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無疑為智能機器人產業注入了強大的政策動力和市場信心。」何小鵬表示。

在何小鵬看來,機器人可分為五個智能等級:L1級(完全由人控制)、L2級(基礎輔助智能)、L3級(具身智能和訓練監督)、L4級(自成長智能)和L5級(完全自主智能)。「從當前的技術發展態勢來看,人形機器人接近自動駕駛的L2初級階段。到2026年,具備L3(具身智能和訓練監督)初階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將進入適度規模的商業化量產階段。」何小鵬表示。

就小鵬汽車而言,其從2020年起開始佈局人形機器人產業,並於2024年11月推出首款AI人形機器人IRON。據悉,IRON搭載小鵬汽車自研的圖靈AI芯片,採用仿人結構設計,能夠完成複雜的動作和精細操作。

「目前,小鵬IRON已經在廣州工廠投入使用,參與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工作。」何小鵬表示,「真正要集成到L3級人形機器人的門檻要比智能汽車高很多,我也非常期待小鵬汽車能夠在2026年成為中國最早一批真正推出面向L3級別的量產機器人。」

除人形機器人外,低空經濟也是今年全國兩會上的大熱點,而何小鵬也繼2024年后再度提出涉及飛行汽車方面的建議。「eVTOL航空器(飛行汽車)是城市立體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有航空法規尚未適配。完善駕駛員資質認證和空域管理,可確保新興技術安全合規發展,搶佔全球低空經濟競爭先機。」何小鵬説。

何小鵬判斷,未來10年到20年內,eVTOL市場可能達到汽車市場規模的5%。「儘管銷量佔比僅為5%,但由於飛行器的價格遠高於汽車,其收入規模可能佔汽車收入的15%到20%。」何小鵬認為,eVTOL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藴藏着萬億美元的商機。

據悉,小鵬汽車也在此領域進行了佈局,其生態企業小鵬匯天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在去年完成全球首次公開飛行后,已進入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攻堅階段。何小鵬透露,從去年11月份以來,「陸地航母」已陸續收到近4000台的超前預訂訂單,小鵬匯天將在2026年進行交付。

兩項建議旨在加速L3智駕落地

在新興領域之外,何小鵬今年兩會提及的多項建議還涉及新能源汽車的智能駕駛方面。例如,其在《關於推動智能駕駛保險業務發展的建議》中就提到,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完善事故責任認定體系,明確智能駕駛汽車事故責任劃分原則;同時還建議車企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適配產品。

對此,何小鵬解釋道:「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將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以及人工智能+,意味着自動駕駛將加快普及。智能駕駛保險業務的有序、健康發展對於自動駕駛安全保障尤為重要。而且,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出要積極防範金融領域風險,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通過各種政策、措施,有效維護金融安全穩定。」

此外,何小鵬在兩會期間還提出了《關於推動在停車場開展低速無人駕駛,實現無人停取車能力的建議》,停車場無人駕駛或將成為L3開放的第一個場景,實現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混行的軟着陸。何小鵬此前曾預言,「L3將是AI智駕的iPhone 4時刻,拐點會在2025~2027年之間」。上述兩項建議被業內視為構建了「場景突破-法規護航-生態協同」三位一體的發展框架,或為加速L3智駕落地掃清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5年后,汽車行業掀起了智駕熱,智能駕駛功能正在加速普及。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市場L2級輔助駕駛新車滲透率達到7%,其中具備領航輔助駕駛(NOA)功能的新車滲透率達到11%。據預測,2025年,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會接近65%。全民智駕時代已然來臨。

「作為智能駕駛技術的先行者,小鵬汽車非常樂於看到智能駕駛的普及,小鵬汽車從孤勇者終於走到了現在的衆志成城。我們始終認為只有在競爭中,企業纔能有更大的發展,技術才能更快地取得創新和突破。這也符合了兩會提出的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何小鵬説道。

據瞭解,在智能駕駛方面,小鵬汽車始終堅持軟硬件全棧自研,從感知算法到計算平臺均實現自主可控。在AI領域,小鵬汽車也在持續加大投入,2025年計劃投入95億元用於研發,其中45億元專項用於AI領域。

「從小鵬P7+開始,到今年即將上市的全新小鵬G6和小鵬G9,不再區分Max與Pro版本,做到‘不選裝、不訂閲、不付費’,加速高階智駕的普及。今年下半年,小鵬汽車有望推出類L3級全場景自動駕駛技術,推動智能駕駛從‘可用’進化為‘好用’。」何小鵬説。

車市競爭焦點已從價格轉向智能化

除智駕熱潮外,價格戰也是車市進入2025年后的主旋律。尤其在春節假期之后,眾多汽車品牌紛紛發佈新的優惠政策,預示着價格戰仍在持續。

「價格戰並不是一個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策略,短期內或許可以為企業贏得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帶來利潤空間的壓縮、服務質量的下降,甚至可能引發整個行業的惡性競爭。」何小鵬表示。

何小鵬認為,當前,行業競爭焦點已從價格轉向智能化,高階智能配置成為標配,推動中國汽車從「卷價格」升級為「卷質量+卷智能」。而在這個過程中,自動駕駛功能成為核心競爭點,車企需通過技術迭代提升產品附加值。

面對競爭,何小鵬表示:「在產品上,(小鵬汽車)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在清晰的產品圖譜上做精做少、做差異、做全球是我們的核心策略。2025年,我們計劃推出多款全面搭載小鵬AI體系技術的全新車型,全年幾乎每個季度都有新品和改款(車型)。」

此外,針對智能電動汽車的消費,何小鵬也提出了幾點意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何小鵬説,可以繼續推出更加靈活多樣的購車政策,簡化申領程序等。

何小鵬還認為,要加強市場教育和推廣,幫助消費者更加直觀、有效地瞭解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提升消費者購車意願。同時,也要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同時注重產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並且優化消費環境與服務,加大充電站、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更加完善的區域間充電網絡和服務體系,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且這一趨勢還在延續。2024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已經突破了1300萬輛。2025年,有機構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650萬輛。

「我們不僅在銷量上領先,而且在技術創新、產業鏈完善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何小鵬稱,中國車企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當前,小鵬汽車的產品矩陣也已覆蓋了多個細分市場。「2025年,我們的目標是進入6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和應用。」何小鵬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