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專訪找鋼網CEO王東:我們為何選擇SPAC模式在港股上市

2025-03-12 17:14

雷遞網 雷建平 3月12日

曲曲折折多年后,找鋼集團(股票代碼:「06676」)日前在港交所上市。

雷遞網創始人雷建平今日在找鋼集團總部與找鋼網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王東展開交流,王東對雷遞網揭祕上市背后的故事,稱找鋼網從申請上市到成功的時間很長,自己的心情已經被磨平,沒有太多感受。

據瞭解,找鋼集團在2018年6月就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迟迟未能上市。2023年8月,找鋼網重啟上市,與特殊目的公司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併,以De-SPAC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併購上市)模式上市。

這個過程歷程近7年時間,也難怪王東説自己的心情已經被磨平。

此次上市之前,找鋼集團已通過PIPE投資人募集資金約5.326億港元,PIPE投資者包括徐州臻心、東英資管、東方資產管理、托克香港、寧海真為、許昌產業投資、Spring Prosper Pte. Ltd.及鄭州誠信等。

對此,王東説,選擇SPAC模式在港股上市是機緣巧合,這種先定價、融資再上市的方式比較適合追求確定性的創業者。「我認為找鋼網到目前應該擁有上市的資格。」

王東指出,找鋼集團上市后對公司的業務有非常多好處,比如,企業主的信任度更高,與大型國企合作會少很多限制,此外,在香港上市后,對找鋼網在中亞和東南亞拓展業務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由於有了上市公司的背書,找鋼網的業務得以順利進行。

找鋼集團投資機構包括經緯中國、IDG資本、華晟資本、雄牛資本、紅杉資本、險峰長青、真格基金、首鋼基金等多家基金機構。

對於此次上市,經緯中國合夥人張穎説,「經緯陪伴找鋼集團12年,是公司的堅定支持者和陪伴者。我一直堅信,一家公司做大做強, 一定離不開創始人自我迭代和自我成長。王東總是一個逆商很強的人,總能在逆境中找到擺脫困境的最佳路徑,我們作為投資機構最多做的是默默支持,給予充分的包容。」

張穎還説,現在所有行業都在重構,但每個行業都有發展很好、增速很快的公司。保持樂觀和謹慎,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像找鋼這樣穿越周期的公司迎來春天,走向資本市場。

以下是雷遞網對話找鋼網CEO王東實錄(部分):

雷建平:找鋼集團自2018年第一次遞交招股書到完成上市,整個過程經歷了近7年的時間,也算是歷經重重磨難。此番上市有何感受?

王東:申請上市到成功的時間很長。心情已經被磨平,沒有太多感受。我認為找鋼網到目前應該擁有上市的資格。

雷建平:您認為此次上市對找鋼集團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王東:我們是產業互聯網平臺,屬於做企業服務的。面對的都是企業用户,上市對我們擴展業務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在企業主的眼中,找鋼網上市后,我們的信任度和品牌更高,尤其是一些大型國企,找鋼網沒有上市,會有很多限制,上市后,他們會將更多的採購份額給我們。

我們在香港上市后,對中亞和東南亞拓展業務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這對我們的雲服務和胖貓雲拓展有很好的作用。由於有了上市公司的背書,我們的業務得以順利進行。

雷建平:從第一次遞交招股書到2023年重啟,最后選擇De-SPAC模式上市。為什麼會選擇De-SPAC模式上市?

王東:當時是機緣巧合。2022年我們接觸到招銀國際,招銀國際在港股發佈了第一個SPAC。SPAC上市是先是融資。我們認為后續申請的確定性更高,我們不需要在后期花費太多精力。我們決定先融資再申請這種方式。

我們在2023年初與招銀國際旗下的Aquila合作,簽署合作協議后便開始融資。當時港股市場是最低點,港股只有1萬多點,現在已經達到23,000了。

當時融資順利,我們融資5億之后才交表。開始申請證監會備案,包括港交所的聆訊。我認為先定價、融資再上市方式適合追求確定性的創業者。

雷建平:在這次上市過程中,經緯、真格和險峰等投資人紛紛對你們表示祝賀,這些投資人已經跟隨你們多年。您對這些投資者有何感受?

王東:在答謝會上,我對找鋼的早期投資人一直感到愧疚。早中期投資人伴隨我們這麼長時間也沒有什麼回報。通過這次上市,我們向投資人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大家都非常開心。公司堅持這麼長時間並且不斷發展,確實非常不容易。

———————————————

雷遞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