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美股「遍地黃金」機會來了?段永平出手抄底科技巨頭!這些策略型ETF值得關注

2025-03-12 21:46

華盛資訊3月12日訊,市場由於擔憂特朗普關税政策導致經濟衰退、AI增長預期放緩等多重利空因素,美股經歷了三周的波動,標普500指數回撤幅度近10%,以科技股為代表的納指則回調約13%。

對此,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段永平最新解讀稱,美股短線下跌可能並沒有出現實質性中長期風險,對於投資者而言是好事,現在很可能遍地是黃金的機會又要來了。

納指期貨周線四連跌

面對美股近期瀑布般的回撤,當前節點投資者是否考慮抄底佈局?還是空倉觀望呢?又有哪些超跌和策略型投資機會值得關注?一文帶你看懂。

段永平出手抄底!重點關注英偉達,臺積電

 3月11日本周二,段永平在迴應對英偉達的最新觀點時,段永平表示,看到美股泡沫開始破還是蠻高興,如果市場再這麼掉個幾次,選擇面就大了。除了英偉達外,目前開始關注臺積電。

上月,在英偉達發佈最新的季報和年報后,段永平曾表示:準備開始賣 $NVDA 的PUT,AI值得關注,英偉達其實是個很不錯的公司,跌得越多興趣會越大。

從截圖來看:段永平賬户中準備賣出TSM_260116_P_175.00 (2026年1月16日到期,執行價175美元的Put期權),數量100份合約;執行價$175.00;期權類型Put;限價$23.2。

值得注意的是,段永平所提到的賣出看跌期權(Sell Put),指投資者賣出看跌期權合約,通常意味着對標的資產價格持中性或看漲預期,認為價格不會大幅下跌。

衰退呼聲漸起!美股風險釋放完了嗎?

先説結論,在經歷短線大幅回調后,Wedbush等華爾街投行判斷美股估值收縮正走向短期內的極端,未來幾個月政策的不確定性將趨於平穩,近期是買入科技股的一個「黃金機會」。

  • 1、特朗普關税飄忽不定,市場定價衰退

最新消息顯示,特朗普原計劃於周三將加拿大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税提高至50%,但這一決定在不到六小時內發生了戲劇性逆轉。市場擔憂特朗普關税政策及其他經濟體對美國採取的報復措施對美國經濟形成拖累。

小摩最新預計今年經濟衰退風險從2025年初的30%上調至40%;XTB分析師表示,只有特朗普「收回」一些對經濟最具破壞性的政策,股市纔有可能全面復甦。

  • 2、對衝基金短期流出美股,轉向中歐股市

從資金層面看,3月初全球對衝基金開始大規模拋售美國科技股,並轉向全球性市場。EPFR Global 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的四周內,約有120 億美元流入歐洲股票基金 $VGK ,這一速度近十年來從未見過。與此同時,以中國 $FXI 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出現了三個月來最大的單周流入資金,達到24億美元。

image.png
歐洲經濟指數短期超越美國

總結而言,中信證券判斷美股將延續震盪下行行情至3月底或4月初,在關税、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等問題明朗化之后,且估值溢價也較為充分地消化后判斷屆時美股風格將重新切回到大盤藍籌。

這些超跌科技巨頭和策略型ETF值得關注!

Wind數據顯示,目前標普500和道指動態PE仍達21.0倍和19.9倍,處於歷史79%和82%分位數;而納指100的24.7倍動態PE也對應歷史70%的分位數。

作為參考,哪些超跌科技巨頭值得關注呢?震盪市下,抄底首選對衝策略ETF、低波策略ETF。相關閲讀:夜讀丨抄底美股,三要三不要

超跌科技巨頭 高位回撤 動態PE
PayPal -27.1% 17.0
臺積電 -24.5% 24.8
谷歌 -20.4% 20.6
 $META  -18.2% 25.4
優步 -13.9% 15.5
高通 -12.8% 16.4
數據來源:華盛證券;數據截止:3.12

對衝策略ETF 相關簡介
 $JEPQ  持有納指100指數,同時賣出看漲期權來賺取溢價收入
 $JEPI  持有標普500指數,同時賣出看漲期權來賺取溢價收入
 $RYLD  持有羅素2000指數,同時賣出看漲期權來賺取溢價收入
數據來源:華盛證券;數據截止:3.12

低波策略ETF 相關簡介 最大持倉
 $USMV  追蹤MSCI美國最低波動率指數  $TMUS 
 $SPLV  追蹤標普500低波動指數 可口可樂
 $XMLV  追蹤標普中盤400低波動指數 阿里特
數據來源:華盛證券;數據截止:3.12

各位發友覺得美股跌到位了嗎?

短期是否會迎來反彈行情呢?

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