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海爾總」不必當網紅

2025-03-11 22:09

  企業家IP這條路,周雲傑不想走,某種程度上,他也不需要走。

  作者|二毛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但流量卻留給了沒準備的人。

  只因在流量聖體雷軍的身邊站了站,海爾老總周雲傑就以一種誰都沒想到的姿勢火了,並且隨着網友們的深扒,沉默已久的海爾也重新回到大眾視線。

  周雲傑是具備做「網紅」的資質的。

  出沒在雷軍身邊的人有很多,何小鵬、魏建軍等大佬都與雷軍同屏出現過,但真正實現「破圈」,且被網友「架着出道」的,周雲傑是第一人。

  周雲傑的潑天流量,貼合了友商董女士前幾天的一段言論:網紅不是你自己想成就成的,是你的產品太好了成網紅。這句話原是董明珠對「格力成為網紅企業」的迴應,卻也意外成爲了周雲傑走紅的最佳註解——他的背后,是海爾在做支撐。

  事實上,自2009年起,海爾連續16年獲得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名,且市場份額高於第二位50%以上。這樣的光環下,周雲傑也多了一層令網友肅然起敬的身份。

  但僅僅如此顯然是不夠的,某種程度上,企業家能否走紅,還要看他們本身的素質,是否符合網友們的期待。

「反差感」是此次走紅的關鍵。

  這場流量盛會原本只是一場「表情包」大戰。在兩會的「代表通道」上,高人氣的雷軍在前面「笑靨如花」地跟所有問候他的人打招呼,站在他身后名不見經傳的周雲傑無人問候,只好「冷若冰箱」不知所措,兩人表情的巨大反差,讓「嘻嘻不嘻嘻」「i人e人」的網絡熱梗照進了現實,於是一場關於周雲傑「不嘻嘻」的表情開始被網友多番二創:

  「職場人周一早會」「早知他來,我便不來了」「等到夏天你們就知道誰好了」「我像個小米副總」等爆梗接二連三的產出,周雲傑尷尬舔嘴脣的表情也被網友做成「略略略」廣泛傳播。但關於他的介紹,起初只有簡單的三個字:海爾總。直到海爾官方前來「認領」,網友們才知道,海爾的老總原來叫周雲傑。

  一時間,全網熱搜前10海爾佔到3,微信指數暴漲700倍,#你一票我一票我們周總也出道#直接衝到熱搜第一。

而周雲傑面對調侃的態度無疑二次「助長」了網友們對他的喜愛。

  儘管有些評論並不友好,比如揶揄周雲傑的身高不如山東大葱,但周雲傑反手就是一個代言:確實沒有,去年的葱王高達2米68,歡迎大家都來品嚐。同時也在朋友圈里做出迴應,「對網友的各種調侃,我欣然接受。」並發動品牌部同事去發掘有才情的網友,讓他們成為海爾的代言人。

  一場起底周雲傑的活動也在同時進行。

  人們瞭解到,周雲傑自1988年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以后就加入了海爾,距今已有37年,幾乎參與了海爾改革、創新發展的全過程,主導了海爾高端品牌卡薩帝的建立,在海爾收購美國通用電氣家電業務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2021年,周雲傑接棒張瑞敏,成為海爾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兼CEO。

  一些過往的言論也被有心的網友翻出來,比如記者在問詢他對年輕人的職業選擇有何建議時,他説:「年輕人你想怎麼樣都沒關係,但要把職業錨儘早下沉,只要喜歡就行,不要委屈自己」,毫無疑問,沒有爹味十足的教育、又給出切實建議的周雲傑贏得了年輕人的喜愛。

  一名已經離職的海爾員工也在小紅書上記錄了一段關於周雲傑的過往片段:2008年冬天,她因為剛入職還沒有門禁卡,被卡在了海爾創牌大樓的門外,寒風中等待十幾分鍾后,被一位身着藍色工衣的男士看到,隨后快步走過來刷開閘機,微笑着説「新同事吧?先去辦事。」

  幾天后,這名網友在食堂的電視里看到,那名幫助他的男士正是彼時分管戰略部門的副總裁周雲傑。

  脱口秀演員徐志勝曾在《脱口秀大會》的舞臺上説過一條職場電梯潛規則是:誰的地位越低,誰就應該按電梯的摁鍵。但一位不具名的海爾員工告訴媒體,在電梯上遇到周雲傑時,他會主動幫你按電梯。

  平時積攢的人品在流量聚攏時開始爆發,當部分網友們調侃周雲傑的長相與身高時,一些海爾人主動拿起盾牌保護起他,並解釋這些行為的動機:真心疼周總,他很務實,也很低調。

大佬親民,本就是觀眾最愛看的劇本。而周雲傑在「兩會」的表現無疑也坐實了自己低調真誠的「人設」:面對鏡頭略顯緊張的神情,着急時蹦出的方言,採訪時偶爾的結巴,以及當有記者提出想對他進行專訪時,他在眾目睽睽下報出了自己的手機號......

  網友的熱情被這些侷促進一步點燃,紛紛叫嚷着讓周雲傑出道。如今,海爾的官方抖音賬號下的介紹是:大家彆着急,我們老總即將出道。

  受益於雷軍帶來的潑天流量,周雲傑終於在互聯網上擁有了自己的身份。在此之前,人們提到海爾能想到的名字只有張瑞敏。但到目前為止,他似乎還沒有什麼想做企業家IP的打算。

  周鴻禕曾公開喊話周雲傑趕快開賬號,但他在之后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不想當網紅。也曾有記者問他:會不會做周雲傑個人小店,他不假思索地否定:不會。

  顯然,不是所有企業家都願意把自己的頭像印在公交車上,把自己的名字掛在街邊大大小小的門臉上。

企業家IP這條路,周雲傑不想走,某種程度上,他也不需要走。

  自去年雷軍首發小米 SU7帶動了小米股價以及全線產品一路高歌后,企業家下場做IP已然成為一種風潮,但細數下來,真正實現流量與銷售合圍的品牌並不多。若將目光聚焦在家電行業,更是喜憂參半。

  成功的案例自然首屬小米。

  在掌舵人的流量加持下,小米Alot業務(家電所屬業務板塊)在去年連續三個季度增速都超過了20%,去年Q3,小米Alot業務營收約261億元,毛利率為20.8%,其中空調出貨量超170萬台,同比增長55%,冰箱出貨量81萬台,同比增長20%,洗衣機出貨量超48萬台,同比增長50%,其增速均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表現差強人意的企業比如格力電器,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營收為1322 億元,同比增長2.9%,在格力最強的領域——空調業務上,根據產業在線數據,格力空調2024前三季度累計銷量下降1.7%,其中內銷下降8.7%。

  論起知名度,董明珠未必遜於雷軍,但在掌舵者名氣對銷量的直接影響上,她應該略輸一局。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來看另一個友商美的集團的表現,也很有意思。其掌舵人基本隱身於企業之后,但美的集團的智能家居業務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2154億元,同比增長10%,另一家友商長虹集團,據證券之星消息,該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為772.98億元,同比增長10.33%。

  綜合看來,掌舵人能否成為網紅,對於絕大部分企業而言,或許只是錦上添花。

  默默執掌海爾三年以來,周雲傑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答卷:2024年,海爾的全球營收達4016億元,較2021年接任時增長約7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超5%;全球利潤總額302億元,較2021年的約170億元增長近78%,年均增速超13%,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尤其海外收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已經突破53%,新的增長曲線已然形成。

事實上,周雲傑不做個人IP還有一個最根本原因——海爾的經營方式天生厭惡「企業家做IP」模式。

  海爾創始人張瑞敏曾提出,要把海爾做一個熱帶雨林,讓企業自己就能繁衍出新的組織,所以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種「羣龍無首」的經營方式:「企業如果不是羣龍無首的狀態,就不可能在物聯網時代生存。」

  具體解釋是:如果有一種機制,讓每一個人能夠成才、成龍,龍可以創造價值,能夠在一起自驅動、自進化,就可以達到自組織的最高境界。基於此,他對企業家精神的理解是:不是企業家本身的精神,而是指你有多大的平臺,能讓所有的人都成為企業家。

  海爾的組織機制沒有主角,換句話説,每個人都是主角。

  在周雲傑的書桌上,有一本KK的《失控》。書中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

  鍾錶般的精確邏輯,也即機械的邏輯,只能用來建造簡單的裝置,真正複雜的系統,比如細胞、草原、經濟體或大腦(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需要一種地道的非技術的邏輯。

  張瑞敏曾探求這種非技術邏輯,於是他創立了海爾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讓員工通過滿足用户的需求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以實現人的價值最大化。

  周雲傑曾對「企業家做IP」發表過自己的看法,「打造企業家個人IP,最終一定要回歸到產品和服務上來,要為用户創造最佳體驗,否則,企業家個人IP可能就會成為噱頭。」所以,他希望每個員工都能成為自己的代言人,為他們設計的產品和用户直接代言。

  本質上,這與張瑞敏的戰略思想殊途同歸。

  但周雲傑並不排斥在社交平臺設立個人賬號,在他看來,時代如此,企業家需要藉助平臺跟消費者保持很好的交流溝通。

  當下的海爾,也還沒有達到可以讓周雲傑高枕無憂的地步:

  據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前段時間在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中透露,美的集團2024年的營收突破了4000億元,可謂來勢洶洶。對比美的,海爾的增速表現疲態已顯,2018-2023年,海爾國內收入從1058億元增長至1246億元,年複合增速僅為3.3%,顯著低於同期美的集團的8.2%。

  國外業務表現上,在2021-2023年,海爾智家海外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13.2%、9.91%、7.6%,放緩之勢較為明顯,反觀美的,收入從2014年的497.85億元猛增至2023年的1509億元,其增長絕對值體量高於前者。

  對於海爾而言,這場流量狂歡來得恰如其時。

  據新榜旗下跨平臺社媒傳播監測平臺聲量通數據,近7天內,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等內容平臺上和海爾相關的內容超16萬條,日均作品數超2.3萬條。抖音話題#周雲傑#的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3億次;相關微博話題至少有14個,其中#站雷軍背后的海爾總裁周雲傑走紅#播放量超8000萬,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二位。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企業,不應該有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它就應該是一個平穩的、穩中求進的。」儘管周雲傑並不期待流量盛宴,但此時此刻,對於海爾而言,這是一場及時的春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