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洲際航天六年磨一劍,百星耀香江

2025-03-11 16:00

  自2019年9月成立以來,洲際航天科技集團歷經六載,從無到有,從設想到落地,終於在2025年3月成功下線首批百顆衞星,並與國際宇航聯合會共同舉辦全球百顆衞星巡展的首站——中國香港,進行為期三天的公眾展覽。隨后,展覽將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亞洲等多國展開全球巡展。

  六年曆程,篳路藍縷,終成篇章

  2020年7月,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從整體衞星智能製造中心設計方案開始,採購了香港首條AIT衞星智能製造生產線,這一創舉可以説是填補了香港乃至亞洲衞星工業的空白。

  2021年7月,香港航天科技通過併購重組,成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經過規劃選址,於2022年6月選擇在香港科學園先進製造業中心及數據中心,租賃近200,000平方呎建設香港衞星製造中心及衞星數據中心。在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的統籌、努力和支持下,僅用一年時間,於2023年7月順利建成200,000平方英尺的衞星製造中心、測運控中心和數據應用中心,包括ISO 14644-1:2015 Class 7/10萬級的潔淨室,並對引進的航天級精密製造設施設備進行了整體安裝調試,具備衞星總裝、集成與測試的多流程自主化水平。

  2023年7月25日,香港首條衞星智能生產線開幕典禮隆重舉行,來自47個國家的航天機構、國際及地區航天組織、駐港機構、研究機構及高等院校等單位的160余位代表參加了開幕典禮,並就后續深度合作進行了對接。與此同時,集團公司也開始全球化佈局,邁向國際市場,先后與多個航天大國、航天新興國家的航天機構、企業、區域性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為更好地推進國際化進程,香港航天科技於2023年12月更名為洲際航天科技集團;為滿足國際客户的需求,進一步大幅降低衞星製造成本,公司進行垂直整合,自主設計製造超過80%的衞星零部件,通過批量化製造100顆衞星,實現衞星及衞星部組件製造成本降低80%的歷史性創新成果突破,並將推進全球製造佈局結構優化,提升衞星製造能力至每年500顆。

  2025年3月10日,為期三天的百顆衞星展覽正式揭幕,不僅展示了100顆衞星的批量製造能力,更以創新思路推動工業5.0、人工智能技術(AI)與衞星技術(ST)的深度融合。

  在繼續深耕衞星與衞星部組件製造的同時,與阿拉伯信息通訊組織合作覆蓋中東與非洲的6000顆通訊與遙感一體化衞星星座,也將在2025年正式啟動。在以往六年整體投入19億港幣的基礎上,籌劃在2025至2026年度與戰略合作伙伴投入3億美元,使洲際航天在衞星製造與衞星星座結合,推動雙向佈局的商業航天上下游應用領域的發展戰略。

  洲際航天科技創始人、榮譽主席、行政總裁文壹川在「百星」展覽中對中國長城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八院表示感謝,並期待在洲際泰國衞星製造中心、洲際西班牙製造中心的建設中展開更緊密合作。對阿拉伯信息通訊組織、國際宇航聯合會及六年來支持與協助洲際航天科技集團創新創業的中國及國際友人表示由衷的感謝。

  洲際航天將奮力前行,努力創新,引領衞星製造技術的普惠化與可持續發展,助力全球航天產業革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