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4.9萬億中東主權基金,入華投了誰?

2025-03-10 20:45

3月4日,比亞迪435億港元配售創下港股過去四年最大融資紀錄,成為過去十年全球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股權再融資項目之一。

在這張資本盛宴的餐桌上,阿聯酋Al-Futtaim家族辦公室的入局尤為醒目。這個掌控着中東20國3.3萬名員工的商業帝國,以戰略投資者身份認購比亞迪股份,在現有成功合作的基礎上,將雙方合作推升至股權層面,正式邁入戰略伙伴關係,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深化協作。

美元基金退潮、全球資本流向重構的當下,中東主權財富基金正在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最活躍的"新勢力"。從蔚來汽車的百億注資到中芯國際的產業聯姻,從大連萬達的世紀交易到生物醫藥的密集佈局,中東資本正在書寫一部"東資東漸"的商業史詩。

海灣合作委員會(GCC)成員國幾乎都至少擁有一隻規模龐大的主權基金。包括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和巴林。

手握4.9萬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的"石油資本",不僅通過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的辦公室深入中國腹地,更以驚人的投資力度重塑着中國創投生態。

來源:清科研究 來源:清科研究

20只中東主權財富基金掌管的資產總規模,佔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的40%以上。其中,海合會六國(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的主權財富基金的體量高達4.5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超30萬億元)。

來源:融中研究 來源:融中研究

僅2020-2024年四年間,就有7家中東資本參與了上海的18起投資事件,參投16加企業,累計金額高達327.17億元。

重倉中國,投資中國,成為近年來海合會六國主權財富基金的共識。

在中國的投資方向選擇上,各中東資本除保持自身長期以來的傾向外,更是將國家戰略與中國的優勢產業相結合,聚焦於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等領域。

2020年10月-2024年1月,18起上海投資事件中,就包含了7家生物醫藥企業、7家人工智能企業,明確的展示了中東資本的投資傾向。

01# 中東主權基金的中國戰略:從"財務投資"到"產業聯姻"

中東資本一直有明確的投資目標和投資風格,從2010年起,能源、科技一直都是他們的首選。

中東主權基金對華投資已走過三個階段:

1. 2000年代的金融試水(重倉國有銀行)

2. 2010年代的互聯網盛宴(押注滴滴、快手)

3. 2020年代的硬科技革命。

2021-2023年,生物技術和醫療健康成為中東資本新的關注重點,被投企業包括海森生物、泰邦生物、維泰瑞隆、翼思生物與創勝集團等。

據清科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東主權基金對中企直投事件達36起,單筆金額從千萬到百億美元不等。其中,ADIA( 阿布扎比投資局)、Mubadala(穆巴達拉)、PIF(沙特公共投資基金)三大巨頭佔據七成份額。ADIA、Mubadala都來自於阿聯酋,不僅是主權財富基金,更是國家產業升級的關鍵推手。

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是中東第二大主權基金,截止至去年7月,PIF在中國的投資額已達220億美元,約合1600億元人民幣。沙特正在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上,對比經濟上更加成熟的阿聯酋,沙特有更多的市場機會,經濟轉型,百廢待興。回顧往年的投資,PIF主要聚焦可持續發展、科技、汽車、衞生保健等領域。

沙特不僅利用石油財富,在外買馬圈地,以財生財。着眼未來,沙特王國為促進本國科技產業發展,推動國家經濟多元化,除了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吸引力外,也允許中國科技公司在該國家進行投資,此舉與中國科技公司的需求不謀而合,轉戰中東地區尋求投資和新的收入來源。

"搶灘"中國新能源

繼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下稱「CYVN」)2023年12月以22億美元(約合15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押注蔚來。阿聯酋第二富豪家族Al-Futtaim也在本月用真金白銀為中國新能源車投下信任票——參與比亞迪55.96億美元港股配售,成為2025年中東資本在華最大單筆投資之一。

來源:車東西 來源:車東西

據不完全統計,蔚來、高合汽車、賓理汽車、小馬智行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都已相繼收穫中東資本的關注。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憑藉完善的產業鏈、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能力,正成為「中東資金」佈局的核心陣地。

來源:車東西 來源:車東西

目前中東資本投資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參股,而另一種則是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在中東地區建立合資公司。前途汽車、賓理汽車、高合汽車、小馬智行的合作都體現了這一要求。這也是石油資本與中國智造深度綁定。

此外,中東富豪們還相繼投資了智能駕駛、出行服務甚至電池製造公司,創維、宏景智駕、滴滴、新石器等。幾乎將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相關公司都投了個遍。

海灣資本除了加大在華的新能源投資外,還攜手中國企業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與中國企業共享全球綠色轉型的發展機遇。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將烏茲別克斯坦巴什及贊克爾迪1吉瓦風電項目35%股權轉讓給中國南方電網,交易金額達13億美元。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32億千瓦時,將成為中亞最大風電集羣。ACWA Power與中國承包商及供應商過去15年合作累計簽約400億美元,覆蓋十余個「一帶一路」國家。

ACWA Power還將全球創新中心設在了上海,建設綠色能源研發中心、綠色能源實驗室和綠色能源實證基地。希望依託中國供應鏈與技術優勢,加速光伏、風電、儲能、綠氫及海水淡化領域創新發展。

聚焦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

從數量上看,富豪們投資對象排名第一的是生物醫藥產業,參與投資金額達49.12億元。這些生物醫藥企業幾乎來自於上海,分別是:聯拓生物、創勝集團、領健信息、翼思生物、Insilico Medicine、原啟生物和輻聯醫藥。由此可見中東資本對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信心。

去年12月以來,阿布扎比投資局、科威特政府、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在A股市場動作頻頻。

從最新的資金動向來看,「中東資金」最新加碼多項中國資產,AI+公司受到了偏愛,涉及的多家公司均與AI有關。

在人工智能大時代下,一場關於未來科技的資本暗戰已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悄然展開。

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技術不斷迎來突破,杭州宇樹科技研發的Unitree G1人形機器人,近期憑藉算法升級實現武術動作的突破性進展。這款身高1.2米、體重35公斤的鋼鐵武者,不僅能夠完成高鞭腿、側空翻等傳統格鬥動作,更在動態平衡控制上實現0.01秒級實時響應——這相當於人類神經反射速度的十倍。深圳眾擎機器人憑藉PM01的全球首個前空翻動作,近日完成新一輪2億元戰略融資。

傅利葉智能推出的GR-1和GR-2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覆蓋導覽、醫療康復等。在2024年D輪和2025年E輪融資中,沙特阿美旗下風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連續注資,累計投資超12億元。

中東"石油美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碼中國機器人軍團,在硅基生命體的關節電機與算法代碼間,尋找新的高地。

中東大國的AI野心,來源於國際競爭,來源於經濟轉型,更是基於他們的國家戰略。MENA地區最大的兩個經濟體 - 沙特與阿聯酋,對於人工智能(AI)興趣最為濃烈。

阿布扎比最富有、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的塔努恩•本•扎耶德•阿勒納楊(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 Nahyan)出任G42的董事長。這個承擔了阿聯酋國家戰略使命的公司,由一羣堅信技術變革潛力的阿聯酋企業家於2018年成立。業務涵蓋了價值10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基金、一個阿拉伯語人工智能模型、一家科技人才平臺、一家醫療保健公司和一個基因組測序項目等等。

入局AI賽道之后,中東大國的野心愈發顯現。

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複雜,面臨着與中美兩個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先鋒均衡合作的需求。這些富豪們有這自己的想法。

02# 戰略轉向背后的深層邏輯

· 產業升級倒逼

沙特"2030願景"、阿聯酋"2071環境百年計劃"等國家戰略,將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車列為轉型支柱。中國在這些領域的技術積累與產能優勢,成為中東"產業抄近道"的最佳選擇。

· 地緣平衡需要

在中美博弈加劇背景下,中東資本通過加註中國市場,構建"去美元化"的多元投資版圖。卡塔爾投資局(QIA)成為QFII資格持有者,正是這種戰略平衡的縮影。

· 本地化深耕

科威特投資局(KIA)2011年首設北京辦事處,這是科威特獨立后科投資局唯一在海外設立的投資辦公室。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 、穆巴達拉投資公司(Mubadala) 緊隨其后建立前哨站,沙特公共投資基金(PIF)亦有計劃在北京設立辦公室。沙特PIF深圳合作基金的落地,標誌着中東資本從"財務投資"轉向"在地經營"。

以中東資本為核心的投資力量,正在悄然攪動外商投資中國的版圖。

而且,他們更偏愛「投大、投強」。

當中東主權基金在北京朝陽CBD的辦公室里研究中國企業的財報時,中國企業正在沙特的沙漠里調試光伏電站。這種資本與產業的雙向流動,正在重塑歐亞大陸的經濟版圖。對於中國企業而言,中東已不再是那個躺着賺油錢的"土豪市場",而是需要深耕細作的戰略高地。那些能把中國硬科技與中東轉型需求深度融合的企業,將在這個4.9萬億美元的新戰場上,寫下屬於這個時代的商業傳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