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iPhone 17曝光全匯總 真機機模上手實拍

2025-03-11 07:14

隨着時間的推移,科技愛好者們的目光逐漸聚焦到了蘋果尚未發佈的 iPhone 17 系列上。儘管距離其正式亮相還有一段時間,但從目前各方透露的信息來看,iPhone 17 系列有望帶來諸多令人期待的變化。

1 外觀設計:尋求突破與創新

從供應鏈和行業分析師透露的信息來看,iPhone 17 系列的外觀設計將迎來顯著變化。在標準版方面,其設計可能會沿襲 iPhone 16 的部分元素,同時採用 Deco 雙顆豎向炮筒設計,保持一定的家族辨識度。而超薄版(可能命名為 iPhone 17 Air)則採用 Deco 橫條設計,展現出獨特的風格。最為引人注目的是 Pro 版,均採用 Deco 矩形大面設計,與以往的外觀設計大相徑庭。

屏幕尺寸方面也有調整計劃。據顯示供應鏈消息,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的屏幕尺寸或分別增至 6.3 英寸和 6.9 英寸(現款為 6.1/6.7 英寸),這意味着機身會略增大以容納新硬件。

與此同時,屏幕邊框有望進一步縮窄。蘋果可能採用新一代LIPO技術,參考 iPad Pro 2024 的設計,邊框的收窄將提升屏佔比,帶來更沉浸式的視覺體驗。在材質上,Pro 系列或嘗試 「鈦金屬 + 玻璃」 混合材質,根據蘋果專利文件,這種材質組合可能會降低機身重量,在保證堅固耐用的同時提升手感。

2 影像系統:硬件升級與算法優化並重

影像一直是手機競爭的重要領域,iPhone 17 系列在這方面同樣值得期待。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預測,iPhone 17 Pro 系列將搭載 4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現為 1200 萬像素),像素的提升有望顯著提升暗光拍攝能力,捕捉更多細節。

在長焦方面,iPhone 17 基礎款或首次配備 5 倍光學變焦潛望鏡頭(現僅 Pro Max 支持),這將縮小標準版與 Pro 系列在長焦拍攝能力上的差距,讓更多用户能夠體驗到高質量的長焦拍攝。

除了硬件升級,結合 iOS 18 的 AI 算力,iPhone 17 系列可能新增 「Pro 級智能修圖」 功能。這一功能基於蘋果收購的 AI 公司技術,能夠利用 AI 算法對拍攝的照片進行智能優化,比如在色彩還原、對比度調整、細節增強等方面提供更出色的效果,為用户帶來更便捷、專業的修圖體驗。

3 芯片與性能:3nm 工藝持續進化

芯片性能是決定手機體驗的關鍵因素。由於臺積電 2nm 工藝量產延期,iPhone 17 系列或沿用 N3E 增強版 3nm 工藝。這一工藝重點優化能效比與 AI 算力,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降低功耗,讓手機的續航表現得到改善。神經網絡引擎也將迎來升級,晶體管數量增加至 30 - 40 核心(現為 16 核),這將支持更復雜的本地 AI 任務。

例如,在實時視頻處理方面,能夠實現更流暢的視頻剪輯、特效添加,以及更精準的視頻內容識別等功能,為用户在視頻創作等方面提供強大的支持。同時,爲了解決高性能場景下的發熱問題,Pro 系列或首次加入均熱板散熱系統,參考安卓旗艦方案,通過更好的散熱設計,保證手機在長時間高負載運行時的穩定性和流暢性。

從價格方面來看,根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行業預測,iPhone 17 標準版起售價或保持 5999 元(參考近年定價策略),維持基礎款的價格穩定,以吸引更多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而 Pro 系列因硬件成本上升,或漲價 500 - 800 元,這主要是由於 Pro 系列在外觀設計、芯片性能、影像系統等多方面進行了升級,成本增加導致售價有所上浮。

總的來説,從現有信息看,iPhone 17 系列更側重 「硬件均衡升級」 而非顛覆性創新,但蘋果正通過 AI 技術與生態整合鞏固體驗優勢。若 iOS 18 的生成式 AI 功能如期落地,配合 A19 芯片的算力,或許將成為該系列最大亮點。當然,目前關於 iPhone 17 系列的信息多來自於供應鏈爆料和分析師預測,最終的產品規格還需等待蘋果官方發佈來揭曉。

(958563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